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2012-08-02孔凡俊
孔凡俊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泰安271000)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引起的并发症几乎累及机体各个组织,其中对肾脏的损害尤为突出。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糖尿病肾病发病人数亦逐年增多,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日益突出[1]。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2005~2010年,笔者采用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自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病人50例,糖尿病病程2~25年,平均(7.6±0.7)年;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38~74 岁,平均(57±4.6)岁。
1.2 诊断标准 (1)糖尿病诊断标准:依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参考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患者;(2)临床上已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严重并发症达2个月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稳定。
1.4 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妇女,对本药过敏者;(2)合并心脑血管、肝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3)近2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4)在临床观察期间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者;(5)凡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连续及安全性判断者。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 全部病例均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胰岛素或口服糖适平控制血糖,静脉点滴丹参、黄芪注射液,适当利尿消肿及对症处理。
2.2 中药内服 内服益肾合剂(药物组成:黄芪40 g,生地 15 g,炒山药 30 g,山萸肉 20 g,茯苓 10 g,泽泻 10 g,当归 12 g,川芎 15 g,丹参 30 g,怀牛膝 30 g,桂枝 6 g,黄连 6 g,酒大黄 3 g),高压浓缩煎药机煎煮药物后,将药液浓缩分装,每袋100 mL,每次1袋,1 d 2次。每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2.3 中药灌肠 灌肠方:大黄15 g,附子15 g,蒲公英30 g,丹参30 g,生牡蛎30 g,水煎浓缩20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患者取侧卧位,将药液经灌肠器灌入,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保留20~40 min,患者自行排出,每天1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拟定。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或血清肌酐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或血清肌酐降低≥20%。无效:不符合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3.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SBP/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
3.3 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2个月后患者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下降(P<0.05),见表1。所有患者治疗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肾功能损害加重。
表1 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项目尿蛋白(g/24 h)SCr(μmo1/L)BUN(mmo1/L)治疗前 4.5±2.6 226.56±32.95 17.59±3.62治疗后 2.8±1.3* 169.38±37.86* 10.24±2.11*
3.4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2个月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值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甘油三酯、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指标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5。
项目 FPG(mmo1/L) 2 hPG(mmo1/L) HbA1c(%) SBP(mmHg) DBP(mmHg) TG(mmo1/L) TC(mmo1/L)治疗前 6.51±1.32 9.74±1.58 6.1±0.7 133.2±13.5 88.9±8.5 3.17±1.66 7.25±2.32治疗后 5.93±1.85# 9.46±1.75# 5.9±1.0# 128.9±12.9# 85.2±9.7# 1.73±1.26* 5.66±1.94*
3.5 临床综合疗效 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说明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不仅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较好的降血糖、降血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等作用。
4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DN)患者逐步增多。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肾脏病变主要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并发肾脏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3]。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目前临床应用的透析疗法和肾移植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费用昂贵、不易于大规模开展等不足。
近年来,从中医角度防治DN正受到人们关注。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由于消渴病日久,正气虚损,病渐进深入脏腑气血,瘀血浊毒内生,脏腑功能严重失调而发病。这一系列病机的发展过程,反映了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由轻转重,由浅人深,“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慢性演变过程。脾肾两虚为本,瘀血浊毒内阻为标,这种本虚标实、瘀血浊毒阻络的病机特点贯穿于DN的整个过程。据此我们拟定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浊之功效的益肾合剂。方中重用生黄芪、生地、山萸肉为君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能益气补虚损,止渴利阴气;生地清热滋阴,通过滋肾阴,使肾脏恢复其封藏、气化功能;山萸肉味酸,性微温,入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三药相伍,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之功,先天之阴得补,后天之气得善,气旺阴生,本虚可复。茯苓、炒山药健脾补肾,当归养血活血,丹参、川芎、酒大黄活血通络化浊,桂枝通阳化气、温通筋脉。纵观全方,共奏益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祛浊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发现[4],黄芪能提高血清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肌肉蛋白贮备,提供必需氨基酸,从整体改善肾小球代谢紊乱;丹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桂枝能扩张血管;大黄能降低白蛋白尿、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流变异常,改善肾功能[5]。灌肠方中大黄味苦寒,主治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宿饮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附子散寒湿,温脾肾,回阳救逆;丹参活血化瘀;牡蛎入肝肾经,可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诸药联用,有效去除肠道中浊毒,相辅相成,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通过保留灌肠途径给药,利用大肠半透膜的特点,起到类似肾透析的作用。
综上所述,益肾合剂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效保护肾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邵海晏.清氮降浊汤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4):2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198-2 199
[3]李娜,谷忠玲.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综合治疗5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5):430-431
[4]任建平,胡锡之,施玉华,等.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53-54
[5]王红纲.大黄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