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探讨——以广东省遂溪县为例

2012-07-30王守智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县域工业企业

王守智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广东 湛江 524032

对于许多欠发达地区来说,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更确切地说就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这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仅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也会促进该地域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聚集。因此,工业主导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许多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钟爱的选择。遂溪县作为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近些年为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极力推动“工业经济立县”发展战略,且成效明显。

一、遂溪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遂溪县围绕争当湛江市县域经济发展龙头和打造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经济立县、生态文明建县、协调发展兴县”战略,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1.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近几年,遂溪县依托工业园区为载体,全面落实“工业经济立县”战略,工业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如图1)。截止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更是达到了221.3亿元,同比增20.4%,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63.6亿元,同比增26.5%,居全市十县(市、区)第三,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4.1亿元,同比增22.9%。

(图 1)

2.工业企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2005年遂溪县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近几年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6家左右。截止目前,共有工业企业354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87家,个体工业企业3077家。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6亿元,增长24.2%;实现利润总额2.3亿元,增长110.7%。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8.35%,提高40个百分点,居湛江市前列。

3.工业园区、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立县”发展战略,主动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及湛江钢铁、石化等大项目上下游配套产业,遂溪县致力建设白坭坡、岭北、杨柑、城月、洋青、北坡等六大工业基地。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2864亩,已完成征用土地面积约7500亩,北坡、城月、洋青三大工业基地环评前期工作完成80%,六大工业基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落户企业46家,完成总投资41.9亿元。

4.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增强。2011年遂溪县共引进5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达92.32亿元;其中在建、筹建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达8.12亿元;新签约项目11个,计划投资35.75亿元;正在洽谈项目25个,计划投资48.45亿元。今年1月,遂溪县招商融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湛江市政府一号会议室举行,现场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额超过68亿元,涉及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包括总投资30亿元的深圳市联讯100MW太阳能光电发电站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湛江统一企业有限公司饮料二期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中电投遂溪风力电场项目等。

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长久以来,遂溪县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新一届领导班子认识到“工业强,则县域强”发展硬道理之后,紧紧围绕“工业经济立县”的发展战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工业优势地位逐步显现(如图2)。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制糖、建材、饲料、机械、电力、造纸、纺织、农海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矿产加工等门类的工业体系,产业集群效应和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呈现七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

(图 2)

二、遂溪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遂溪县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卓有成效,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瓶颈,制约着当地工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工业总量较小、企业规模不大。虽然,近年来遂溪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相比湛江市的霞山区、坡头区、开发区、廉江市等地方,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在整个GDP中比重还偏小。要把遂溪县打造成为湛江工业发展的第二高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优势,实现跨越。就目前而言,县域内中小规模的工业企业居多,支撑行业发展的优强龙头企业较少。据初步统计,遂溪县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占到总数的2.31%,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必然影响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进度(如图3)。

(图 3)

2.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从产业层次来看,遂溪县现有的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还是依靠地方资源实现的一种初级产品的粗加工型,缺乏技术含量,深加工程度不够,就决定了其产业链不会太长,产业层次还处于较低层次,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也较弱。如制糖产业、建材企业,大多只局限于初加工,且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利润少。但相对来说这些企业,多耗能、耗水,且废弃物排放比例较高,因而,节能减排任务较重。二是从产业结构来看,遂溪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较大,工业主导地位不是很突出(如图4)。且县域内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占据的比重较大,如制糖、造纸、农海产品加工等。而高新技术企业少,形成自己品牌的产品少,多数属于上游产品,附加值低。

(图 4)

3.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以遂溪现有工业企业来看,不仅规模普遍偏小,且管理水平和层次也普遍偏低。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是从个体基础上发展而来,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层面上,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方式陈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状大,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再加之管理人员观念落后,做大做强的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协作意识,致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普遍较弱。还有企业自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也比较缺乏,研发机构不健全,研发投入极低,包括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比较匾乏,导致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不高。

4.投资总量不足,园区建设滞后。目前遂溪县委、县政府正致力于发展园区和基地建设,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2010年遂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3.4亿元,就决定了投资总量不会很大。截止目前,遂溪县也未能申请到省级产业转移园,未能争取上级的建设配套资金,各工业基地的建设资金只要依赖于本级财政的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相对吃紧,必然影响到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因此,大多基地只完成了基本的“三通一平”工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影响落户企业按时进驻和顺利投产,给招商引资成效造成影响。

5.工业基地产业特色不够鲜明。遂溪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基地有:白坭坡工业基地、岭北工业基地、杨柑工业基地,虽然各基地在规划定位上比较明确,但在现实引进项目过程中,却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最终导致工业基地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引进的企业五花八门。正由于基地主导产业不突出,因而内部企业也没有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产业集聚度较低,大大降低了园区的吸引力,影响到基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6.企业融资难,资金瓶颈制约严重。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瓶颈无容置疑就是资金问题,遂溪县工业发展中也遭遇到这一困境。目前遂溪的存贷比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遂溪的贷款市场不够活跃,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充裕。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遂溪目前存在企业缺钱贷不了款,银行有钱贷不出去的两难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

7.用地指标少,企业引进难度大。由于国家对于土地政策的严控,致使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又受到用地指标少的困境。特别是现在土地征用和使用的手续不断规范和严格,加上遂溪县土地储备不足,所以对于引进项目的征地问题难度不断加大,落户企业由于用地问题不能解决,而迟迟不能动工建设,最终不得不放弃投资,也不在少数,这些无疑都大大制约了县域工业的发展。

8.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遂溪的政务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面对承接省内的“双转移”和钢铁、石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历史机遇,仍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诸如审批程序繁杂,办事效率地下,“吃、拿、卡、要”等等现象还存在,导致项目落地进展缓慢,严重影响项目工程进度和招商引资的效果,都对遂溪工业经济跨越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

三、遂溪县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依赖

1.科学规划布局,明确发展目标。作为遂溪县委县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区位及资源禀赋,立足于整个湛江市发展规划中的定位(湛江美丽的后花园)和区域发展的重点,科学规划全县产业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形成各个园区差异发展的格局。同时,要从整个县域财力和实际出发,着重发展一两个重点园区和基地,实现重点突破,兼顾全局,分布推进。目前,在遂溪六大工业园区中,白泥坡和岭北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好,进园企业的规模和档次也相对较高,应作为发展重点。再就是主导产业的定位,既要考虑既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如制糖、造纸、农林海产品加工等;也要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新医药等,统筹兼顾。对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立足长远,起点要高,要上档次,功能完善,以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还应突破各镇域、各园区的行政区划局限,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以及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需要,科学安排进入各个园区的项目,突出主导,体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有序布局。包括要根据具体产业的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准确定位支柱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及根据产业规划,制定实施一系统扶持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等,都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发展。在做好科学规划基础上,还要注意形象策划,以便于宣传、推介,争取更多投资和项目引进。

2.加强园区建设,发挥集聚效应。第一、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与否是决定招商引资成效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搞活工业基地和园区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目前遂溪地方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建设好一、两个园区,诸如白坭坡工业基地和岭北工业基地。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能基本达到企业发展所需的基本功能,能满足落户项目建设、生产需要。同时,还要完善工业园区的生活设施,做到生产、生活一体化,方便企业员工生活,才能真正将项目“招得来、留得住”,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集聚效应。在入园企业、项目的选取上,要根据工业基地的产业定位,重点选取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以便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比如积极实施“亩产吨糖县”工程,致力培育大型糖业集团,继续加大糖业综合利用项目开发,延伸糖业产业链条,构建全国最大的蔗糖产业集群基地,打响“中国第一甜县”的品牌;全力以赴支持国电集团火力、风力发电项目和粤电集团生物质发电项目尽快建设,用电力带动所有工业发展,用电力引领遂溪经济大发展。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明晰,对于采取产业链招商的措施,打造“化工基地”、“钢铁、石化配套基地”、“新能源基地”等专业园区,使基地内企业成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在入园企业的选择上,还要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欢迎“两高两低”(高投入、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企业入园。

第三、以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方向,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一方面,要扶优壮强优势主导产业。在积极响应广东“双转移”发展战略的同时,充分发掘本地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壮大遂溪县制糖、农林副产品加工、饲料、造纸等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努力解决制约这些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型能源、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与专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对接,推进产学研合作,并加强成果转化率,带动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四、引导园区企业本土化发展。一是要使企业融入本地产业链,利用本地资源发展,避免“飞地经济”。如岭北工业园区的台湾统一饮料集团,政府要有计划地促使企业研发采用本地水果作为饮料原材料的技术 (可由政府出面联系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地果农的收入,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二是企业用人的本地化,提高本地就业率。政府可采取措施对吸纳本地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奖励、或相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企业吸收本地的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管理,为本地培育高水平管理人才。

第五,进一步创新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对建设成熟、功能完善、管理规划的工业园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PK,并对胜出方给予资金扶持或者用地指标上的优待。积极推行工业园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开发园区建设。

3.紧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遂溪县域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还在于资金少,投入不足。因此,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是实现工业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严控,遂溪土地资源储备不足,用地指标少,又是制约遂溪招商引资的重要瓶颈。因此,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扩大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又要节约集约用地。所以,在招商引资时可以考虑把好两个关:一是要设置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标准(分行业制定),相同行业优先考虑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大的企业入园落户。二是在筛选入园企业时,把单位土地面积税收贡献纳入考核范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单位土地面积税收贡献大的优先考虑。三是积极争取引进国家、省鼓励项目,实现特批用地指标。这样既有利于充分整合和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也解决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资金“老大难”问题。在招商引资中,还需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及体制机制的保障。

(1)创新招商工作方式。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应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和创新。一是接对招商。在发挥领导招商、驻外招商优势的基础上,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关系,或者与驻点招商城市的行业协会、产业协会加强合作,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成功率。二是网络招商。通过建立遂溪招商网,组织企业上网,建立网上动态项目库;推介招商项目,着力扩大网上招商的成效。同时,根据各个园区产业链发展需要,通过网络广泛搜集了解相关产业的信息,提高招商的针对性。三是以商引商。以商会名义招商引商应该成为一种新模式,其招商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四是敲门招商。由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招商队,专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创新招商机制。首先,要创新考核体系。将考核指标由单纯的“数字化”向结合产业优化、技术创新、行政服务水平提高等综合考评转变。其次,要创新激励机制。对于招商引资贡献巨大的团体和个人,给予重奖,焕发其积极性。组织优势项目、成熟园区的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项目、园区做大做强。从技术创新、品牌效应、财税贡献等入手,制定相应政策,以税收反哺或者直接奖励等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可设立项目专项基金,扶持重点项目发展。最后,要创新协调机制。针对重大项目,通过建立省县联动、市县联动、企业联动的有机联动机制,促进系统协调。

(3)拓展融资渠道。在立足BOT、BT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他融资模式:一要加强银企合作。完善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性组织银企合作及项目推介活动。金融机构要创新工作思路,改善金融信贷审批、信用评级、信贷考核、抵押担保、利率定价等管理机制,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二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拓宽外资、民间资本进入遂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渠道,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体系。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销路,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高,信用度好的企业,县里可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在流动资金、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增资扩建等方面的贷款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工业园区建立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性、互助性担保基金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三要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创新民间资本投资方式,加大开放民营经济领域的力度,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简化开办手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办厂、入股参股和进入技术改造等范畴。

4.加快科技创新,构建竞争优势。(1)落实政策,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在对已出台的科技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遂溪县科技政策法规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遂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和激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使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系统和科学。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和引进外资为主要来源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资金保证体系和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与担保机制,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遂溪县工商企业投资科技、兴办民营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

(3)围绕产业,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对于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并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机制。在重点产业和优势技术领域,可借助于湛江市的高校、科研所、各类科技创新中心的力量,积极创建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具有现代化技术准备、能进行关键和共性技术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同时,还需要健全和完善产品标准与检测、科技信息数据共享资源平台,以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载体,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成果转化率。

5.完善投资环境,构建服务体系。(1)政务环境。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招商引资、税收、土地审批等环节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进入。还可成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其次,要全面落实首长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健全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尽量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甚至可推动全程代理服务,构建“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实行重点项目“直通车”制度,凡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业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所有审批、审核环节,均实行“即时受理、联合会办、全程服务”。再次,要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政府执行力。借助于“机关作风整治”契机,依法梳理行政“权力清单”,对行政管理职权、法定职责和服务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一旦触犯,立即追究责任。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提高工作节奏,降低行政成本,增强行政效能。对于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动力。

(2)法制环境。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素质和法律意识,尽力改善法制环境,实现依法治县。对于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执法扰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滥用职权、执法犯法的,包括各种为求私利,不顾全局利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保障县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3)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让所有投资遂溪、建设遂溪的个体和企业,都能拥有一个平等进入、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要严抓“三打”,尽力清除各种假冒伪劣商品,重拳打击各类欺行霸市和经济欺诈行为。同时,对于进入遂溪的企业,要建立信用档案,对各种皮包公司坚决予以清除。在不断规划和完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提高遂溪市场的档次,从而谋划建立国内一流的市场。

(4)人文环境。要加强县域文明建设,提高文化品味和内涵,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尤其要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从基层单位到普通人民群众,都要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树立文明形象,为遂溪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目光关注,并积极投身到建设当中去。

(5)生活环境。一个地方生活环境的好坏,也是需要投资者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要对县域内的卫生生活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改变以前的“脏、乱、差”等现象。尤其是要利用当前湛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契机,大力推动各个县域也做好相关的卫生整治工作,要确保消除死角,大街小巷都要落实责任,尽量完善其功能,增强其承载力,使城镇形象在亮、洁、绿、美、畅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观。惟有如此,创业者才会对县域发展充满信心,为工业发展吸引更多项目和资金。

6.建立循环经济,确保可持续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而遂溪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定位是湛江美丽的后花园,其发展战略也强调“生态文明建县、协调发展兴县”,因此,遂溪应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循环经济上,体现区域发展特色。这不仅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同时,对于提高引进企业档次、技术含量和产业集中度,确保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微观层面。即选择典型企业或大中企业,采用新的工艺设计和技术攻关,减少输入端的物耗能耗,实施污染排放的最小化、治理化。目前,白坭坡工业基地的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项目,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以此为突破口。未来应该进一步延续这样的环保产业。二是中观层面。是指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生态产业链为依托,企业间能进行废物交换、循环利用。遂溪作为一个水资源比较欠缺的县域,可以借用这样的发展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生活污水处理之后再用于相关工业企业。三是宏观层面。循环经济,不是某个企业或者个别团体的义务,而需要发挥这个地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力量,共同去推动,才能铸就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发挥舆论的作用,号召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共同维护。企业要推广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普通群众要节能减排和制造污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障县域的长久持续发展。

7.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县域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发展壮大遂溪的特色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寻求特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形成要以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资源为基本前提。特色资源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能够产生特殊经济价值的独特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与条件。计划在遂城镇内塘水库周边地块建立的广东湛江养老休闲产业基地,正是在充分发掘当地的这样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基础上,所确立的发展方向。

第二、选准特色产品。大力发展特色产品是县域经济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实现县域跨越式发展路径之一。在选取特色产品上,应立足现有特色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本地优势资源或条件,重点选择个别市场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的产品。如“遂溪三宝”,但现在对于这些特色产品,都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一旦选准特色产品之后,就要做大做强,走名牌战略。惟有如此,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培育特色产业。县域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方向,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的特色产业集群,正顺应了县域特色经济系统发展的要求。如遂溪制糖产业、生物制药等等,都可以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并延伸其产业链,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

第四、激活特色企业。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主要看民营经济是否有活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好与坏又取决于其是否有特色和竞争力。因此,县域内极具特色的中小工商企业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点。诸如生物制药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现在遂溪已经建立了像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湛江逢春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可以作为遂溪的特色企业来发展。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人才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遂溪要推动工业经济腾飞,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各种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让真正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住。对于高层管理人才而言,更需要在政策上和福利待遇上给予照顾。同时,还要加强与技术院校的联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机构积极为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等专职院校和其它社会培训机构搭建良好平台,企业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各种技术院校和培训机构就加强这些专业技能的培训,发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这样更有利于造就一支满足遂溪乃至湛江工业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级技工人才。

另一方面,要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确定县里的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作为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单位,进一步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实现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转变,并对其管理模式和经验进行宣传、推介。同时,对企业运营成本加强控制,降低其财务风险,以确保企业现金流和资金链畅通高效,维持长久发展。再就是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和信息化的手段,对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相应监控体系,确保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效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还要主动协助企业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产品品种和结构,以适应市场需要。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方面,也要协助其积极开拓新的方案,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对于企业成品方面,要强化质量管理,树立商标、品牌和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长久持续发展。

[1]姜爱林.国内外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同划分方法[J].首都经济,2002,(5):34 一 36.

[2]胡宝臣.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及比较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6.

[3]何孔海.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以怀宁县为例[D].安徽大学.2010:42-43.

[4] 盛举.亳州工业经济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37.

[5]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6-150.

猜你喜欢

县域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工业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