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运行·创新——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天津实践研究

2012-07-30李大卫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职教天津基地

李大卫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国家职教改革实验区实训基地建设天津实践成果概述

天津市与教育部共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期为五年(2005-2010),到2009年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任务基本完成①。其中实训基地建设的直接或间接成果十分显著:

第一,五年的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与创新所形成的规模、质量、结构、功能、特色、效益协调发展的局面,所聚集的资源和能力,已为深化天津职教内涵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年里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共建设了33个市级校内实训基地,遴选了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5所市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巩固、更新、完善了全市680多个“十五期间”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1500多个校级、区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及1个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3个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9个市级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组建职教集团16个,评审确定天津市职业院校首批校外实训基地93个。由教育部和天津市共同兴建的“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8个(详见下表)。

基地名称 对接院校 院校特征空客A320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 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百万吨级乙烯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千万吨级炼油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渤海化工园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无缝钢管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金融外包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海运职业学 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上述遴选的第一批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将直接对接滨海新区重大建设项目,每年将输送超过8万名高技能毕业生,确保新区重大项目建成之时,相关技术工人能顶岗操作。

第二,第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于2010年底一期工程完成,2011年春全面启用。海河教育园,规划总占地37平方公里,办学规模20万人。现已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职业院校入驻。海河教育园区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6月完成并开始运行。政府所属海河教育园区公共实训中心,以及一期进入的七所职业院校所属实训基地,均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其中园区实训中心,设计总工位数将达到7000余个②,涉及现代制造、现代控制、现代物流、现代电子、焊接、信息和创意设计等七个技术实训领域,装备的设施设备共1750台(套),能同时容纳1700人进行实训,年培训规模将达到20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5万人次;现已运行的现代制造、现代控制和信息三个技术实训中心,配备了1167台(套)设备,价值2.3亿元,其中大型设备305台(套),涵盖了近70个职业(工种)③。该公共实训中心,将围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标准研发、培训模式创新、职业能力展示六大核心功能,面向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服务。中心于2011年6月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来自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与计划单列市的5000名技能高手提供了现代化的竞技场。

海河教育园区内,其他几所先期进入园区的职业院校所属实训基地也都在专业特色、核心专长能力,及装备现代化、建筑现代化等方面凸现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各院校基地内,除矩阵般排布的数控机床等装备外,像1:1民用航空客机实体训练系统——E190型支线客机乘务员客舱模拟器;大型远洋船舶驾驶台训练系统;三菱电机自动化的三菱机器人、运动控制、伺服系统、网络系统等实训装备和实训中心都颇具先进水准,它们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与集聚合力效应,为进一步增强天津实训基地建设的实力,以及加速培养天津乃至全国急需的高技术、新技术紧缺型蓝领人才提供了现代化资源平台。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一个以园区公共实训中心为核心,以先期进入的七所职业院校所属实训基地为近心环带,以八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重点,以遍布全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群星的“轮轴向心”与“中心开花”互为、互补、互动、互通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系统配置分布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二、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发展——由投入转向运行

(一)摇篮的意义在于“篮”和“摇”的联合作用

常有人将实训基地称之为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摇篮。然而摇篮的意义在于“篮”和“摇”的联合作用,谁也离不开谁。众所周知,随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策推进,各地各校“篮”的建设已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极大的历史性进步,因此“摇”起来,“摇”得好,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当下急切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发展和深度创新的重要标志,正在由投入转向运行。向运行要资本效率和实训效果,向运行要人才培养质量。

因为投入永无完结,再好的装备最终还要看人怎么运用、怎么管理。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说以解决装备、场所等为主要特征的实训基地硬件要素建设,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的话,那么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实训基地软件要素建设,就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没有运行的校内基地就是学校堆放设备的库房或供人参观的装备展厅;没有运行的校外基地也就是一座挂了一块匾牌的工厂。因此说,大规模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达到一定水准之后,“运行”就成为决定的因素。

(二)运行的内涵与模式

实训基地的运行,当指使某一个实训基地系统发挥所有装备的功能并向实训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序前行。其本质,是对实训基地资源系统和实训项目计划落实及过程、目标、要素、效能、质量的管理。所以,实训基地运行,也称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是装备系统执行功能和管理系统执行功能的工作方式、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校统筹管理的运行模式。所谓学校统筹管理模式,就是实训基地定位于教育学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概念范畴,亦即将实训基地的存在与活动也同通常学校里的统筹管理诸如计算机和机房、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等教育技术的教育工具与教育方法相像,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属于学校一个中层职能管理机构——如实训处、实训中心办公室等。其建制的工作责任,负责设备、时间、空间、能源、耗材等实训资源要素配置,协调实训项目计划落实和保障。此类模式,学校拥有绝对的管理控制权,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学校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安排学生下工厂或车间实习。但其运行模式的最大弱点是学生实习受到实训耗材承受能力的限制,实训项目大多停留在某些通用设备和技术的“体验”、“模拟”阶段。然而,此种运行模式又是院校实训基地普遍选择的,其比例约为80%左右。

2.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模式。该运行模式也叫“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这类模式,明显加入了“生产”和“生产率”要素,也会因产出收益递减其学校实训基地要素成本。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天津轻模工贸有限公司”、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的机加工实训基地等。这类以实训为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实训基地,找到了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实践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使实训基地依托行业既承载了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的职能,也为学生“无缝”和“全真”地为学生实习、学习和深化技能、培养劳动素养提供了不出校的顶岗学习机会。这类运行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机会,综合技能得到了培养。由于学生实习是在为企业生产、加工产品,不但可节省学校实习耗材支出,还可通过实习获得企业给予的生产加工费用。同时,也使学习者通过生产感触到接受市场评价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但其运行模式的难度是“联姻企业”目标不易寻找,教育链与产业链契合度常受到体制机制制约。另外,实习的组织管理压力较大,一旦指导不力或管理不到位,生产出现了过量废品,学校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多功能并举运行模式。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西机床培训中心。中西机床培训中心是在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充分利用学院国际合作优势,成功引资976万美元,天津市发改委、教委、财政局、经委给予学院1,5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的背景下同西班牙机床协会合作创建的集教学、培训、生产、职业鉴定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多功能”实训基地。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中西机床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多功能并举运行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吸纳国际先进装备、技术和实训教学理念,产学研与核心技术一体化,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也有利于锻炼教师队伍;不但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科研;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社会;不但有利于节省运行成本,也有利于学校创收。目前,中西机床培训中心成立了教育培训部,专门负责面向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各种培训;对外业务主要负责技术服务、商务推广、对外加工等。这种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了职教特色,形成了生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了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

4.服务外包的托管模式。服务外包托管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一些以文科教育为主的地方政府所属职工大学转型而来的职业教育院校,因缺少对实训工厂、装备、车间或实训中心管理历史积淀及相应产业管理能力资源背景下出现的。此种外包托管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大大降低了院校自我管理运行的风险,通过向市场借力形成所需运行管理能力和优势,提高了院校实训基地运行的起点,使学生、学院、承包企业共同获益。例如天津滨海职院就选择了这一运行模式,该校在广泛调研基础之上,经严格考察,引入的外包托管合作企业——天津盛通有限公司进行,制定了:托管公司受学院实训中心的领导,对实训中心负责;公司全责实施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涵盖保安、保洁、设备保全、设备维护、实训器材准备、实训资料建档和管理等事务。这样的做法,破解了像滨海职院这类转制院校一直缺失企业背景和生产管理能力及经验的难题。通过避短扬长的做法,该校实训基地,不仅硬件起步高,软件也开创出新局面,让院系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实践教学开发、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同时也给学院逐步走向实训基地自我管理运行提高了积淀时间和学习的机会。

三、国家职教改革实验区实训基地建设天津实践的深度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一)运行机制的内涵

所谓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就是装备系统执行功能和管理系统执行功能工作方式、模式的政策、制度等驱动力。

广义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可以拓展到它的决策、运营、经营,如市场化运营机制、合作机制等;狭义的实训基地运行,仅局限在它执行实训、培训项目的方式与制度。

柬埔寨不仅不与中国接壤,同中国的地理距离也较远。而它的三个接壤国中有泰国和越南两个强国。柬埔寨是中南半岛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1世纪就建立了扶南国。9世纪初阇耶跋摩二世建立的吴哥王朝后来逐渐走向强盛,成为版图涵盖今柬埔寨及泰、老、缅、越部分地区的大国。不过在15—19世纪,国力衰落的柬埔寨渐成为暹罗和越南争夺蚕食的对象,甚至一度沦为暹越共同的附属国。[注]这段历史被称为“柬埔寨黑暗时代”。如今柬埔寨也同泰越两国存在领土争议,并因此发生了数次边境冲突。

(二)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

1.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已广泛为人们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1883-1950)在《经济发展概论》中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④。例如没有半导体和芯片这些新器材引入老式玻璃真空电子管构造的计算机,就不会有今天的手提电脑;没有“连锁”这一零售业革命的新理念和新制度,就不会有沃尔玛、麦当劳、国美、苏宁等服务经济的奇迹。

这便清晰地告诉我们,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通常也是在已有、现在、将来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里加入新要素、新方式、进行新组合,从而通过变革与重组,形成更为有效的运行机制。

2.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导向。就是转变方式提高实训基地运行水平、运行质量和效能,坚实职教内涵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及面对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适应性和就业质量。

3.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途径。就是通过认识和分析实训基地全要素结构中的“不适应点”,进而通过引入新思维、新元素、新资源、进行新组合、新制度或结构和功能重组等方式寻求解法。借用企业要素或生产全要素即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条件,以及“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的知识。我们可以对实训基地运要素,大体概括为:十一种资源:人、财、物、技术、能源、课程、项目、时间、场所、目标、产业行业企业;三个手段:机构、法(规章制度)和人;三个动力(激励):物质动力、信息动力、精神动力。

当然在今天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途径全要素认知分析中,最急需加入或加强的就是“产业行业企业”要素。缺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教育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也就无从谈起。“产业行业企业”要素的引入和强化是真正可以深化工学结合内涵发展,推动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的科学动力。

(三)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特点

1.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和运行,始终把“产业行业企业”要素既作为牵一发而通体全动的“吸引子”,也作为实训基地投入、运行和产出的依托和战略伙伴。“产业行业企业”的参与可使投入有支持,建设有依据,运行有标准,实训有师资,技能合需求,人才有出路。这正如鲁昕副部长指出的:“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职业教育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⑤。因此说,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运行创新,实际上也就是公共实训基地及其各个具体院校实训基地运行在引入行业企业要素、生产要素基准上在战略要素、发展要素、激励因素、效能要素等方面的个性化、特色化新成果。

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闯出一条“紧紧依托行业,多元化投入、校企融合、学院控股、先试先行”之路。在运行上创出一个“集教学、培训、鉴定、研发和生产”等五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运行的系统化机制和模式,强化了“产学研”结构功能要素,促成国内行业一流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训三部分系统整合、有机衔接与相互促进的实训基地系统运行,从而实现了以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为资源,不断拓展技能实训、培训、顶岗、就业等校企合作新机制的局面。其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线产品——注塑模具,2008、2009连续两年获得模具国家级新产品奖。其中汽车碳罐壳体注塑模具,分别荣获2008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 “精模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是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市场占有率已达全国汽车市场份额的20%以上,在这一条生产型实训基地平台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做到“尽产尽销”,创造了天津职教高端制造专业高职毕业生入厂第一周就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范例。

2.以体制为保障。天津市创新了“政府主导,行业办学(含企业集团)”的职教体制。创造了较好的“政府之手主导、行业自主办学,财政持续扶助,教企合作紧密,工学结合到位”的良性循环局面,以及“政府主导,提供信息,搭建桥梁,发现有战略眼光和责任感的优秀企业,促成企教联盟”的机制。形成政府举全市之力,用政策创新不断激活学校和行业办学与参与职教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创新的积极性。如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国际物流与现代服务实训基地”,就是天津市政府“十一五”实训基地投资支持项目和成果。在政府支持,市、区两级政府和学院按比例配套注入资金总金额达到八千余万元人民币基础上,很快形成“落凤”效应。中远物流、北京洛捷斯特、用友软件等公司纷纷对该实训基地予以了可观的资源投入。其中国际化大企业中远物流对该基地赠送了“中远物流信息系统”最新的全套企业版系列产品;用友软件公司向该基地投入了“企业信息化实训平台”,赠送安装了全部沙盘演练系统,并于2010年3月确定该基地为“天津滨海新区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洛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实训基地研发共建了世界领先的高仿真型 “未来超市实训室”等成套装备,为该校高端服务业实训基地运行和创新奠定了蓄发力量。

3.运行与运营并重,多样化创新发展。在天津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活动由于各院校的基础不同类型不同,因此其运行创新的层面、成果、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些过去没有产业行业企业背景的学校,创新活动还停留在校内基地运行管理基础能力提升方面。而像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国家级示范校,其机制创新已上升到运行与运营并举的战略发展层面。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德职院”)是首批国家级示范性建设院校,其实训基地建设的起点是中德两国政府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运行的起点是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模式。历经26年国际合作职教资源和能力积淀,学院已拥有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资源和运行管理经验。因此中德职院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与运营并重的创新层面已形成自身亮点。

(1)在德国“双元制”先进职教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引进、借鉴、消化基础上,天津中德职院创造了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多式双元”机制和特色。即:实训基地双元——学校和企业或校内生产型车间;实训师资双元——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教学评价双元——学校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双元——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实训对象双元——在校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如学院与麦格纳公司共同建设运行“多式双元”机制,在充分优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系统环境里,实施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每周在校内学习2天,在企业培训3天,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德国式的“双元制”,也检验了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多式双元”机制和特色的魅力。

(2)以先进的实训资源集聚优势、核心能力优势、品牌优势形成的战略能力,紧盯重大项目紧缺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深化与国内国际大企业联盟联动的深度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服务机会和实训基地要素效能。学院专门设立了“滨海新区重大项目办公室”,为获得重大项目和服务重点项目提供了组织和机构、信息、机制保障。通过运营,与数十家世界顶尖级企业合作建成并有序运行了多个实训中心和体验中心,如三菱电机自动化机械手技术实训中心与体验中心、德马吉(DMG)数控技术中心等。此外也积极创造了不少参与中国制造高端产业战略联盟机会,如学院和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平台于2010年底创办了“大火箭订单班”,同时一个全新的高职新专业——“航天器制造技术”专业也开发申报成功。总之,中德职院以先进的实训基地资源集聚优势、核心能力优势、品牌优势紧盯重大项目紧缺人才培养需求的运营模式,不仅创造了与国内国际大企业联盟联动的校企合作新深度,还大大提升了实训基地要素效能,为学生实训和成长提供了更为优异的工程、生产、课题、项目、岗位等实践环境及就业机会。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创造了条件。

4.达成共同价值。形成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创新“没有统一模式,只有科学原理”,即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创新,都要围绕着产业行业企业转,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技术水准需求思考和实践。让学生能够摆脱教室里培养技能的不对称、不协调局面,做到学生专业课程实训课程有校内外实训基地,顶岗有校内外车间,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有出路,人才能力可适应经济发展变化需要,造就学生利益最大化。总之,天津在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期间,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的实践,把适应不同类型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内涵发展需要;服务滨海新区开放改革,服务支柱产业、紧缺人才需求、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宗旨,以增强职教生幸福感指数和就业质量为共识。这些 “共同价值”、宗旨和共识,是天津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及创新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推动力。当然,要使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还要有更好的共同目标下的政府、企业、学校的利益联盟体制和科学的、制度的、激励的管理文化动力机制。

注释:

①天津日报.2009-12-4

②丁利群,等.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及公共实训中心方案设计[J].建筑技艺,2011,(Z2).

③2011年6月23日各媒体 “全国最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在天津落成”的有关报道。

④熊彼特.增长财富论-创新发展理论 [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

⑤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与八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N].人民日报,2011-02-20.

[1]戴裕崴,等.校企融合 系统实训 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2]向江洪.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4]龙德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职教天津基地
如果天津有“画”说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天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