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关节伤筋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42例疗效观察

2012-07-30周芬华谭春娣杨文凯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5期
关键词:瘀斑压痛局部

周芬华 谭春娣 杨文凯

1.广东省乐昌市中医院骨外科,广东 乐昌 512200;2.广东省乐昌市中医院放射科,广东 乐昌 512200

急性软组织损伤为骨伤科常见疾病,在体育运动、劳动、交通事故及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该病发病急,伤后局部瘀肿疼痛严重,患者表现很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通过中医筋伤学早中晚三期辨证,应用中药外治法治疗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骨关节伤筋油是我院骨伤科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及临床经验拟定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外搽中药油剂(协定处方)。2010年10月~2012年3月,笔者将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4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经临床实践总结本院骨关节伤筋油疗效更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442例,男302例,女14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8岁,平均38岁;门诊患者298例,住院患者144例;挫伤245例,钝挫伤22例,扭伤171例,其他4例;损伤部位头颈部28例,胸背部90例,上肢肘腕关节163例,下肢膝踝关节161例;病情分度轻度80例,中度250例,重度112例。病程为48 h以内。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2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单盲法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外伤性质、病程长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情分度标准

轻度:受轻微外力,局部轻微瘀肿、压痛,可以从事日常活动,无须用镇痛药;中度:受中度外力,局部肿痛较剧,皮下瘀斑较深大,压痛明显,服止痛药可缓解;重度:受暴力损伤,局部肿胀明显,持续剧烈疼痛,有大面积瘀斑或皮下血肿,有波动感,压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服用止痛药难缓解[1]。

1.3 诊断标准

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筋伤学(第2版)》[2]制订诊断标准。①有急性外伤史或关节扭伤史;②四肢相应部位疼痛、肿胀、瘀斑或皮下血肿、压痛、肢体或关节功能障碍;③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及骨病。

1.4 纳入标准

①有明显外伤史,病程不超过48 h,无皮肤破损出血及皮肤湿疹,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②局部肿痛、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有波动征,肢体或关节功能障碍;③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及骨病;④未经内服、外敷药物及其他治疗者。⑤中医辨证标准:有外伤病史,痛有定处,为刺痛或灼痛,夜间为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将我院协定骨关节伤筋油处方(生川乌120 g、生草乌120 g、生南星120 g、 生半夏 120 g、生蒲黄120 g生大黄 120 g、生栀子 120 g、生黄柏 120 g、生白附子60 g、羌活 120 g、独活 120 g、木香 60 g、丁香 60 g、乳香 60 g、红花120 g、当归 120 g、大川芎 60 g、王不留行 120 g、白芷 60 g、土鳖虫 60 g、桑枝 120 g、伸筋草 60 g、透骨草 60 g、山柰60 g、樟脑粉30 g、续断120 g、络石藤60 g、甘松60 g、鸡血藤120 g)上药碾粉用60°烧酒50斤、米醋10斤浸泡3~4个月,滤尽渣后按烧酒500 g∶20 g冰片∶20 g薄荷脑的比例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用配制好的药液外搽治疗组患者患处,每日5~6次,必要时可将药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疗程为10 d。

1.5.2 对照组 用正红花油外搽患处,每日5~6次,疗程为10 d。

1.5.3 注意事项 ①药液不能外搽会阴部及眼睛等皮肤黏膜处;②有皮肤破损出血处勿外搽;③小孩皮肤娇嫩或对药液有过敏者禁用。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标准评定。痊愈:疼痛、肿胀、瘀斑、压痛等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完全恢复;显效:疼痛、肿胀、瘀斑、压痛等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正常参加工作;好转:疼痛、肿胀、瘀斑、压痛等症状体征稍缓解,功能活动稍改善,能做轻工作;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7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有统计数据处理均在SPSS 13.0的软件包中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为63.68%,总有效率为99.50%,对照组治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副作用

治疗组除1例因对药液过敏出现皮肤红斑、水肿,经停药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均无任何不适。

3 讨论

急性软组织损伤多因挑担、抬杠、搬挪重物等用力过猛、闪转扭伤等原因,而扭伤软组织,引起肌肉、筋膜、韧带损伤,甚至撕裂其病理变化为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突及滑膜的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如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韧带可能撕裂或断裂,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其早期(指伤后24~48 h以内)为组织出血和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期。属于中医学“急性伤筋”范畴。病因病机为外伤血脉受损。人体生理情况下,血流于脉中,运行通畅,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及脏腑,温煦四肢百骸,濡润经脉、络脉。一旦受到外伤,则脉络受损,血溢脉外,蓄留于内,积成瘀阻;瘀阻不通,则气血运化失常;瘀积不散,则生肿痛。《灵枢·痈疽》云:“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多以凉血清热、行瘀止痛为要[4]。

我院协定方以四猛将(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为先,皆为热、毒之品,四药合用具有消肿和很好的麻醉止痛作用;四清凉(生蒲黄、生大黄、生栀子、生黄柏)为清凉苦寒之品,可解毒祛瘀,散肌热,可以很好地缓解患者损伤早期因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外渗所引起的红肿热痛现象;三辛开(生白附子、羌活、独活)为辛散之品,三药合用可散结消肿,行气止痛;三香窜(木香、丁香、乳香)为气味芳香而辛散之品,具有温中而长于调中,宣滞行气止痛,三药合用行肌肤之气最佳,是消一切气肿气滞之良药;红花活血行气,散瘀止痛;川芎、山柰可益气化瘀、消肿止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改善外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形成,具有镇静、镇痛、抗炎的作用。白芷祛风消肿止痛;当归可抗菌、抗炎、镇痛,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对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的机体具有调节作用[5];续断养血柔筋、散瘀止痛;土鳖虫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疗伤止痛之功;透骨草引药入络;伸筋草、络石藤、桑枝、鸡血藤具有通筋活络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薄荷脑、樟脑用于皮肤能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具有清凉止痒及温散止痛的功效,在医药上用作刺激药,并有轻度麻醉作用以减轻局部疼痛[6]。冰片辛苦、微寒,局部应用,通过其对感觉神经的轻微刺激,具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之作用,作为透皮剂能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7]。全方组合中西结合、相得益彰,共奏以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之效,消除局部软组织炎症,减少局部组织液渗出,修复毛细血管破裂,改善患部微循环,故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我院自制骨关节伤筋油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方面具有独到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9.50%,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本药价格相对较低,特别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贺延新.三七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7,19(4):14.

[2]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

[4]王自强.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篮球运动员急性软组织损伤31例[J].河北中医杂志,2008,10(30):1043-1044.

[5]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156.

[6]林伟萍,陈其云.药物油纱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的治疗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8):56-57.

[7]罗毅文,孙之镐,谭新华,等.西红花软膏修复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6,18(6):1.

猜你喜欢

瘀斑压痛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