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坡肿瘤的低场MRI表现

2012-07-30丁长青崔智慧孙迎迎张玉娜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5期
关键词:脊索低场原发灶

丁长青 崔智慧 孙迎迎 张玉娜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丰县 221700

斜坡位置较深,位于中线颅底区域,原发病变以脊索瘤最常见,继发病变以转移瘤最常见。斜坡病变因常规X线及CT检查信息量较少,易于漏诊,MRI具有多序列、多层面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能早期显示斜坡病变,尤其对于较小的早期病变。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11月20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斜坡肿瘤的低场MRI资料,以探讨低场MRI对斜坡肿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斜坡肿瘤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0~75岁,平均60.3岁。原发性8例,其中括脊索瘤6例(图1、2),神经纤维瘤各 1 例(图 3、4);鼻咽癌直接侵犯 7 例(图 5~8);转移性6例,原发灶肺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1例。全部病例原发灶均经本院手术或病理证实,转移灶由临床随访证实。头颅部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及Ⅲ~Ⅵ级颅神经损害症状。

1.2 MRI扫描使用仪器与方法

使用沈阳中基AG3500型0.35T低场永磁型MRI机,正交单接收头线圈,采用大视野快速扫描方案进行扫描:扫描方位均包括轴矢冠位,序列包以T1WI、T2WI为主,部分加扫STIR,主要扫描参数:T1WI(TR/TE 为 400~450/15~17),T2WI(TR/TE 为 3 200~3 600/130~145),FOV33~35 cm,激励次数1次,层厚:轴位5~10 cm;矢状位及冠状位 3~6 cm,层间距1 mm。15例增强采用静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0.2 mL/kg。重点观察病灶各序列信号强度及累及范围。

2 结果

2.1 斜坡原发性肿瘤

脊索瘤6例,中术后残留及复发3例,表现为斜坡正常形态信号消失,部分或全部被不规则膨胀性生长得肿瘤替代,信号多不均匀,多呈T1WI稍低T2WI高信号,内见T2WI点状、条状低信号,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肿瘤大小:5.3 cm×4.1 cm~8.8 cm×6.7 cm;均伴周围侵犯:5例侵犯中颅窝骨质,1例侵入鼻咽,2例向前下生长占据蝶窦,2例包绕颈内动脉,1例肿瘤向后压迫脑干。神经纤维瘤1例,为术后复发,病灶侵及两中颅窝,前侵及蝶筛窦,前下达后鼻孔,呈T1低T2高信号。

图1 矢状位T2WI

图4 轴位T1WI

2.2 继发性肿瘤

继发性12例,其中,鼻咽癌直接转移性6例,原发灶肺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1例。肿瘤多呈浸润性改变,轴位斜坡对称性T1中高信号消失,部分或全部为T1WI低信号取代,T2WI多呈等高信号,瘤灶多均匀强化,但T2WI及T1WI增强多难以区分病变。

3 讨论

蝶骨、颞骨和枕骨所围成的斜坡区域,构成了颅底的中、后颅凹。有研究表明正常斜坡T1WI上的信号随年龄增长黄骨髓渐替代红骨髓而信号逐渐变高,约至24岁时斜坡几乎T1WI上呈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正常斜坡红骨髓区呈轻度强化而黄骨髓区多无强化。慢性贫血、心力衰竭、骨髓病变及化疗后等可致红骨髓重新替代黄骨髓使斜坡呈T1WI低信号,但形态多无变化,轴位斜坡信号两侧对称(本组1例20岁患者因两侧轴位T1信号不对称结合随访进展得以诊断),同时其他部位骨髓信号也呈类似的改变。斜坡肿瘤表现为正常斜坡被肿瘤组织部分或全部取代,这些均是MRI诊断斜坡肿瘤的基础[1-2]。

原发病灶多呈膨胀性生长,以脊索瘤最为常见,其他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相对少见。原发瘤灶多呈T1WI稍低T2WI高信号,增强多呈中度以上强化[3]。继发性早期外形多较完整,逐渐失去正常形态,可伴软组织肿块形成。本组中3例常规CT显示阴性而MRI中T1WI显示肿瘤,部分性转移者强化后T1WI有时难以与正常区域相区别,以T1WI显示斜坡的早期侵犯最敏感,对于左右偏侧病变上下部分性病变因头部双侧对称可较好显示,上下部分性病变矢状位T1显示更佳,T2WI因黄骨髓较多显示高信号更难以区分。近处直接侵犯以鼻咽癌、鞍区、鼻窦及蝶骨嵴等毗邻结构常见。远处转移很少见,本组均合并脊柱等骨质及其他器官广泛转移,提示可能为晚期肿瘤全身侵犯的表现之一。多序列、多方位结合可较全面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和对周围组织的侵袭。MRI无需增强即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大血管,对其被包绕或侵犯容易显示[3]。

因斜坡病变以脊索瘤及转移瘤最为多见,其主要特征及鉴别诊断如下:脊索瘤呈膨胀性生长,骨质破坏较广泛的T1WI低T2WI高的信号影和瘤内呈T1WI低及T2WI低的钙化灶;斜坡脑膜瘤,宽基底附着于斜坡上,多不伴斜坡破坏,多向后生长,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垂体大腺瘤,以鞍区为中心,多可见“束腰征”,多不伴斜坡骨质破坏;较大的脊索瘤还应与鼻咽癌近处直接侵犯鉴别,后者表现为以鼻咽区为中心的异常;斜坡转移瘤,明确的临床病史,与原发灶相似的信号特征,其他部位多有相同信号的转移等有助于鉴别[2-4]。

总之,MRI对成骨性转移及钙化成分显示稍差甚至难以判定,但多序列结合能明显提高斜坡肿瘤的早期诊断率,与CT结合应用能较为准确地评价斜坡肿瘤病变。有研究表明对于斜坡转移性病变,MRI诊断准确率高于核素扫描[5],越来越成为骨转移瘤首选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6]。

[1]柏根基,王德杭,洪汛宁,等.斜坡骨髓信号的磁共振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21(5):441-443.

[2]王东,张挽时,熊明辉,等.斜坡肿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336-338.

[3]何光武,项华,何江波,等.斜坡脊索瘤的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4(2):10-11.

[4]耿伟明,冯秀江,刘伟民.神经纤维瘤病17例MRI表现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501-7502.

[5]李卉,谢传淼,李建鹏,等.骨显像与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2):2279-2281.

[6]张德翻.低场MRI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214-1216.

猜你喜欢

脊索低场原发灶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胸椎脊索瘤1例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脊索瘤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鲟鱼脊索的解剖结构及其教育教学价值*
低场MRI及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脊索瘤组织中Brachyury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