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2012-07-28王卓尔史一成
王卓尔,史一成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浙江 绍兴 31240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笔者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循环血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和心功能的变化,来分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均符合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修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均排除合并有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全身免疫性疾患、严重感染、创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近期(6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42~81岁,平均(66±3.2)岁;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50例,Ⅳ级32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5例),高血压病36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合并糖尿病32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不高于50%。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河南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20 mg/片,以C33H35FN2O5计)20 mg,每日1次。所有试验者过夜禁食,静脉抽空腹血,ET检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仪器采用上海SN-695型智能放免测定仪;NO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操作严格按要求进行,以超声心动仪测定LVEF。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仪器为韩国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大量自由基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致使出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心肌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NO是活性氧簇(ROS)系统中重要成员之一,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的促心肌细胞肥大效应;能有效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善血管重构,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肥厚相关的信号通路或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而使环磷酸鸟苷(cGMP)的生成增加有关[1]。ET主要由内皮细胞产生,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NO和ET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病情监测的指标[2-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后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P <0.05。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严重感染、创伤、动脉硬化、血管病变、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可明显升高,可作为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性病变的指标[4-5]。研究证实,当炎症性免疫系统被激活时,CRP、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的增高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收缩力,而他汀类药物可抑制CRP及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6]。本试验中亦发现,患者体内CRP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正常水平,用药后则有明显下降(P<0.05),加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组体内CRP水平较常规治疗者又有明显下降(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可抑制体内的炎性反应。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近年来有关阿托伐他汀独立于调脂之外的其他方面作用机制,如抑制ET水平、增加NO合成、改善心肌肥厚等的报道有所增多[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ET降低,NO升高,说明阿托伐他汀可通过增加NO含量、降低ET浓度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逆转心室重塑效应的潜在机制。同时发现,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可明显提高LVEF,与其他报道相符[9],说明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提高LVEF来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对改善心肌重构这一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充分应用此类药物。
[1]Cheng TH,Shih NL,Chen SY,et al.Nitric oxide inhibits endothelin-1-induced cardiomyocytehypertrophythrough Cgmp-mediated suppression of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phosph0rylation[J].Mol Pharmacol,2005,68(4):1183-1192.
[2]王矩伟,王锡田,陈春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1):36-38.
[3]李春盛,顾 伟,贾志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血乳酸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313-315.
[4]Van Leeuwen M,Van Rijswijk MH.Acute phase proteins in monitoring of inflammarory disorders[J].Bailliere’s Clinical Rheumatology,1994,8(2):531.
[5]Muir KW,Weir CJ,Alwan W,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9,30(5):981-985.
[6]Node K,Fujita M,Kitakaze M,et al.Short-term statin therapy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an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Circulation,2003,108(7):839-853.
[7]Lee TM,Chou TF,Tsai CH.Effects of pravastatin on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nd ventricular vulnerability in normolipidemic ra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Mol Cell Cardiol,2003,35(12):1449-1459.
[8]Plenge JK,Hernandez TL,Weil KM,et al.Simvastatin lowers C-reactive protein within 14 days:an effect independ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eduction[J].Circulation,2002(106):1447-1452.
[9]Yamada T,Node K,Mine T,et al.Long-term efect of atorvastatin on neurohumoral activa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m Heart J,2007,15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