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2012-07-28石敏娟高锦成王卫峰秦明莉
石敏娟,高锦成,王卫峰,秦明莉,杨 柳
(1.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3; 2.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3.陕西省西安冶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ienxis Fisch的根及根状茎,性味甘平,能调和诸药,为常用中药[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2-4]。其主要有甘草、蜜炙甘草两种炮制品[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二者调节免疫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蜜炙甘草作用显著强于甘草[5]。孙付军等[6]研究表明,甘草蜜炙后可增强补益功能。笔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以探讨中药炮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 269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控温电热套(北京科伟电子仪器公司)。甘草、蜜炙甘草,均购自北京同仁堂西安店,经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卫峰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豆科植物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的干燥根及根茎;甲醇(fisher),水(去离子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d C18柱(20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表 1);柱温: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30 μL。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甘草、炙甘草各1.0 g,加入30倍蒸馏水回流提取60 min,过滤,提取液分别浓缩至1 mL。将制备好的两种药液3000 r/min离心10 min,即得供试品溶液,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
2.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结果见图1。可见,炙甘草的色谱图保留了甘草的大部分特征峰,但是23,24 min时甘草的2个特征峰消失,而在29 min出现1个新的特征峰。
3 讨论
生甘草性味甘、平,炙甘草甘、温。生用治疗咽喉肿痛、痈疽、解药毒或食物中毒,炙用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脉结代[7]。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甘草蜜炙前后药效学存在一定变化,本研究结果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解释了这种药效学的差异。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蜂蜜的化学成分以还原糖为主[8],能防止或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氧化变质。此外,甘草在蜜炙过程中需要加热,这两个因素可能是造成色谱图差异的主要原因。
今后,笔者将继续研究,从根本上阐明甘草蜜炙的原理,证明其科学性。
[1]孙 鹏.甘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30(8):226-227.
[2]刘 磊,吕冬梅,杨 薇.炮制因素对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0):637-640.
[3]朱卫星,李爱光,陈 方,等.蜜炙甘草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67.
[4]王存琴,龙泉江.甘草炮制的文献研究[J].甘肃中医,2007,20(3):42-44.
[5]王明喜,石志强.生甘草炙甘草临证应用考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4):383.
[6]孙付军,周 倩,王春芳,等.甘草炮制前后药效学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4):115-118.
[7]黄泰康,丁志遵,赵守训.现代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662.
[8]闫玲玲,杨秀芬.蜂蜜的化学组成及其药理作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