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特征:从《到灯塔去》谈起

2012-07-24李伯利

外国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到灯塔去伍尔夫灯塔

李伯利

(重庆工商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0067)

一、引言

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以下简称《灯塔》)堪称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它以逼真再现人的意识活动为宗旨,着重刻画人物朦胧晦涩、流动不息的意识。从认知构建的角度来看,《灯塔》完美地保留了语言的“原生态”,很大程度地再现了概念化的原始表征过程。[1]7全文以“到灯塔去”为贯穿中心,描述了Ramsay一家及他的朋友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女性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经历的艰辛、困惑及女性主义的真谛。在叙事手法上,伍尔夫融合了意识流的“心理空间”特征,大胆地将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交错重叠、穿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心理空间,因而给习惯于阅读常规叙事语篇的读者的解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学界过去对于《灯塔》文本的研究往往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文本主旨思想、人物性格及写作技巧等。而近年来,胡壮麟[2]、赵秀凤[3][4][5][6][7]等学者开始涉足于该文本的语言学研究,他们从语言形式、功能的角度论及该语篇中的引语、衔接与连贯、主述位模式、前景化等现象。赵秀凤、刘辰诞[8]等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该语篇中的指称、视角化等现象。对于该文本的认知诗学的探讨,赵秀凤[1][9]堪称该领域的领航人,她曾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阐述了《灯塔》中人物意识的隐喻表征与合成,还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归纳了意识流文本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建构过程。本文拟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探讨《灯塔》中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特征,旨在引导读者构建起文本的心理空间网络框架,提高对该语篇的领悟力及审美情趣。

二、心理空间网络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表征,语言研究必须与认知研究结合起来。文学文本由语言构成,必然也涉及到认知过程,因此,对于文学文本的研究也应该考虑到认知的因素。Fauconnier[10]149-151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尝试。该理论是一种以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语言理论。Fauconnier[10]149-151认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思考、谈话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和行为目的而建构起来的小概念包,是由框架和认知模型建构起来的聚合体。同时,他还认为心理空间并不是语言结构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temporary container)[10]149-151,这个储存器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语言使用者不但可以建构一系列心理空间,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等空间,而且还可以增添心理空间中的概念元素。

心理空间的构建是通过空间构造语(Space Builder)来构建一个与现实空间(Reality Space)相对的心理空间或可能空间(Mental Space)来实现。[10]149-151空间构造语有多种,比如介词短语(under the table、in that year等)、副词(hardly、likely等)、连词(if、then 等)及主谓结构(she believes Tom hopes Elicia claims 等)。心理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一个语篇通常由一系列心理空间构成,但这些心理空间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而且每个母空间都包括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是一个“二维点阵”[10]149-151。在这个点阵中,人们的心理可以从子空间跨域回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

认知诗学是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文学研究范式。它将认知科学理论和文学阅读结合起来,为文本的解读和文学批判的提供理论依据。心理空间理论,作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把语篇中出现的各种实体、各种关系和过程理解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心理空间,为语篇的生成与理解提供了全新、可靠的视角。本文拟以该理论为根基,就《灯塔》中的心理空间网络构型作一探讨,以便读者能清晰地分析该语篇的动态运行机制,理清语篇的组织脉络。

三、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特征

1.物理空间背景化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2]曾把时间区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前者为可以用时钟来计算的“物理时间”;后者为可以通过感官来感知的、作为强度和变动的“心理时间”。

在《灯塔》中,整个语篇的结构框架和总体的情节演进都是在物理时间的基准坐标蓝本下进行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那“跨越十年之久的灯塔之旅”。伍尔夫按照先后顺序把作品的物理时间划分为窗、时光流逝和灯塔三段:用一个黄昏、一个夜晚和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完成全文的叙事。这三段物理时间在全文的顺序上依次递进,但在作用和关系上又相互平行、并列。物理时间刻度的作用在于给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提供一个符合常规的时空坐标,以形成一个可以用来发生事件、表现情节的客观物质环境。

《灯塔》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在叙事技巧上的创新,她采取了一种“作家退出”的叙事策略,大量采用限知视角、以第三人称作为叙述主线,以人物的意识为媒介,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听觉和想法来观察、感受和反映事件,以物理时空为背景,心里时空纵横交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互补、共建时空网络体系。如下列所示:

(1)①Old Mr.Carmichael came padding softly in, ②The extraordinary unreality was frightening;but it was also exciting.③ Going to the Lighthouse.④But what does one send to the Lighthouse?⑤Perished.Alone.⑥The grey-green light on the wall opposite.⑦ The empty places.⑧Such were some of the parts,but how bring them together?She asked.⑨As if any interruption would break the frail shape she was building on the table she turned her back to the window lest Mr.Ramsay should see her.⑩ She must escape somewhere,be alone somewhere…[13]161

这一段描述了Lily相隔多年后重返昔日度假小岛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的心理感受。①刻画了与Lily一起故地重游的Carmichael的动作,属于当前故事世界内的物理空间;②描写了Lily的触景生情,物是人非的心理感慨;③讲述了Lily由当前情景联想到即将发生的事件——到灯塔去;④再现 Mr.Ramsay提出的问题,是Lily脑海中的回响,该提问发生在当前话语空间之前;⑤展现了由上述提问引发Lily对Mrs.Ramsay思念与感慨:十年前 Mrs.Ramsay对灯塔之行早有周密安排,而此时却是人去楼空;⑥和⑦是Lily的思绪穿越过去回到现在,触目所及的眼前世界的描写,属于当前物理空间;⑧再现Lily由人虽远去,青山依旧的感慨联想到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对艺术追求的质问,是她无声的内心话语,表达了“意识虽远,灯塔尤存”的深刻含义;⑨是Lily由沉思重回现实,由假设空间转成现实行动,而后又回到虚拟空间的视觉;⑩是Lily的内心独白,面对此情此景,她心潮澎湃,决定继续完成那跨越十年之久的作品——那幅未尽的画。

在这一段中,伍尔夫打破了常规叙事的时空链条,一反物理时空主宰故事进展的叙事,以Lily的意识为媒介,让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重叠交合。物理时空或定格停滞,或绵延流长,它的作用是为主要人物Lily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一个符合常规的时空坐标。用图形—背景理论来看,此时的物理空间是背景框的作用,它时隐时现地映衬着被置于前台放大的、跳跃的心理空间中,从而推动了事件空间的发展,形成了立体的多层事件空间。这种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交错更替可用图1表示。

图1 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交错更替图

如上所示,横坐标是物理时空,被划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段;纵坐标是心理时空,是Lily的意识活动。其中①,⑥,⑦属于物理时空,②,③,④,⑤,⑧,⑩是心理时空;⑨是Lily由意识活动回到现实的转折,是心理空间向物理空间的转化,故其空间位置介于其它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上图中箭头是故事的推移,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两者穿梭更替,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空间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物理空间是基础,是引发人物心理的媒介和思想的着陆点,是意识子空间的起点和回归点。[1]8物理空间与人物的感知、思想、回忆、想像、假设等心理空间层层相扣,交织相融,推动语篇向前发展。

由上分析可知,心理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是物理空间的确立。在解读该文本时,读者首先应该确立文本的宏观故事框架,勾勒出故事世界内的人物、时间、地点、场景等概念;其次读者还应立足于客观物理世界,创建起物理时空,并以此为根基,探寻其子空间——心理时空的运行脉络,从整体上搭建一个立体的心理时空网络,重构人物意识的过程,以便降低文本解读难度,增强文本欣赏的愉悦性。

2.心理空间层级化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灯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伍尔夫的全新的叙事视点的选择。伍尔夫扬长避短,在全知视点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叙述视角,即多重选择性全知视角。所谓“多重”视角,指的是叙述视角的不断转换;所谓“选择性”指的是“叙述者”把他的“所知”局限于故事中的某一人物,并从该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推动故事的发展。《灯塔》以表现纷繁复杂的意识为主,外部世界作为人物意识的折射物反映在人物的视线和思想活动之中,使人物内在意识和外在言语行为夹杂在一起形成了文本语篇。在该语篇中,心理语段是主体,事件语段主要是经过人物的意识过滤出来的,通过回忆、感知、假设、联想等方式显现在人物的意识之中,使文本叙述和人物的意识之间、不同人物的意识之间、同一人物意识的不同层次之间频繁转换,就形成了层级化的心理空间体系。如:

(2)①“Do you write many letters,Mr.Tansley?”asked Mrs.Ramsay,② pitying him too,Lily supposed;③for that was true of Mrs.Ramsay—she pitied men always as if they lacked something—women never, as if they had something[13]93

图2 并列式心理空间结构

外界触媒引发自由联想,听觉诱发人物的意识,这是伍尔夫在《灯塔》语篇中创造的基本空间结构范式:物理时空叙述在场人物自由联想。[1]又如:

(3)①This sound suddenly thundered hollow in her ears and made her(Mrs.Ramsay)look up with an impulse of terror.②They(her husband and Mr.Tansley)had ceased to talk;that was the explanation.③Falling in one second from the tension which had gripped her to the other extreme which,as if to recoup her for her unnecessary expense of emotion,was cool,amused,and even faintly malicious,she concluded that[13]20(括号系笔者所加)

①从叙述者视角描写海浪的轰鸣声给Mrs.Ramsay造成了心灵上的惊惧而引发出她的观察行为,是基础空间描写;②是Mrs.Ramsay抬头看到她丈夫和Tansley的行为,过去完成时had ceased开启一个隶属于概念主体Mrs.Ramsay的视角子空间;③是Mrs.Ramsay由看到他们停止谈话的情景引发的心理活动。其中,as if、cool、amused及malicious等带有评价意义的词语和结构体现了她对 Tansley给小儿子的愿望泼冷水的行为感到不满,聚焦于她的视觉及她对观察对象的解读。就心理空间结构而言,as if开启了一个属于Mrs.Ramsay观察视角的虚拟子空间。这样,整段就出现了内嵌式心理空间结构,如图3所示:

上文中①是引号标示的直接引语,是从全知视角来叙述当前故事世界内Mrs.Ramsay对Tansley的有声言语。②是Lily的听觉诱发的对Mrs.Ramsay的行为猜测,是她心理的无声话语;③表明Lily对Mrs.Ramsay猜测的理由:她总是可怜男人,好像他们缺乏什么东西,而对女人却置若罔闻。Lily supposed起着“空间构造语”的作用,表明②③是概念主体Lily的即时视角,是她对外界触媒Mrs.Ramsay的有声话语产生的共时性心理反应。该段中,说话者Mrs.Ramsay的言语空间与听者Lily的意识空间并列嵌入基础空间内,形成并列式网络结构体系。如下图2所示:

图3 内嵌式心理空间结构

并列式心理空间和内嵌式心理空间都是空间层级化的体现。层级化心理空间体系是小说《灯塔》的显著特征。在建构此类空间的过程中,读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调用已有的基本经验或知识图式,才能感受纷杂的意识流动所折射出的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领悟人生的真谛。

3.心理空间回归越级化

Langacker[14]376认为解读一个语段的过程就是在读者心里构建一个当前话语空间(Current Discourse Space,简称为CDS)的过程,也即话语双方共同构建一个由描述状态和叙述事件组成的心理空间的动态过程。

在叙事手法上,《灯塔》中的外物叙述和意识流动分属不同的话语空间,他们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所有心理空间都是嵌入基础空间内的子空间。[1]随着叙事的展开,多个心理空间建立、整合、连接起来,形成连通的、开放的空间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体系中,诸多空间在结构上往往呈现出回归越级化特征。如:

(4)①[[“It is a triumph,”said Mr.Bankes,laying his knife down for a moment.]CDS2②[He had eaten attentively.]CDS3]CDS1③[It was rich;it was tender.It was perfectly cooked.]CDS4 ④[How did she manage these things in the depths of the country?he asked her.]CDS5⑤[[She was a wonderful woman.]CDS7 ⑥[All his love,all his reverence,had returned;and]CDS8]CDS6[5]118

用 Langacker[14]376的当前话语空间 CDS 来标注该语段的话,该段有八个空间。整体上来说CDS1是从叙述者角度叙述的事件空间,①是人物Bankes的话语,是直接引语开启的一个基础空间CDS2,②描述Bankes细细品尝佳肴的动作,也是一个从属于叙述者的基础空间CDS3,①②并列进入CDS1;③为Bankes内心对食物的评论,词汇rich,tender及perfectly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心理评价空间 CDS4;④是Bankes询问Mrs.Ramsay食物的配方,小句he asked her表明是叙述者视角的基础空间CDS5;⑤是Bankes心里对Mrs.Ramsay的评论,是他的意识空间CDS7;⑥是Mrs.Ramsay从Bankes的言语、动作表情中意识到他对她的爱慕敬仰。小句she knew it表明⑥属于Mrs.Ramsay的心理空间CDS8;⑤⑥并列进入意识空间CDS6中,表明此由Bankes询问引发的两人各自的心理空间。此段中各空间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回归越级心理空间结构

如上所示,人物的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意识空间,可以随时被基础空间内的叙述事件切断、分割之后,意识流又可以继续延展。也就是说,空间结构呈现出回归越级化的特征。如Bankes的心理空间CDS4被基础空间CDS5切断后,又回到他对Mrs.Ramsay评述的意识空间CDS7,其意识流得以延续。

在《灯塔》中,这种空间结构回归越级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构建此类空间结构时,正如赵秀凤[1]指出的那样:读者在立足于基础空间的同时,还需要利用语篇知识,如时态,空间构造语等,逐步积累形成关于人物或故事世界的心理表征。这也是识别空间类型和空间层次、理清意识归属的前提。

四、心理空间转换标识

《灯塔》中引发空间转换的手段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符号标识和语言标识两种。[1]101就符号标识而言,伍尔夫惯常使用括号插入语来表示叙述者或人物的外部评价和解释、推理,引导读者构建起不同的心理空间。如:

此段是Lily对Bankes主观印象的内心独白。括号内的插入语是Lily心理空间暂时转换成现实空间的标记,表明由Lily的视角转换成了全知叙述视角。伍尔夫通过这种手段使读者感受到叙述主体视角的转移及叙述的双重性,插入语作为评注对心理空间网络的建构起辅助作用。又如:

(6)①Lily would have liked to pay him a compliment;you're not humble,Mr.Bankes,s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said.②But he did not want compliments(,and she was a little ashamed of her impulse[13]79

如上②小句中,作者在全知视角的叙述空间内,用括号穿插进了Lily的心理空间,引导读者穿梭于母空间与子空间之中。

当然,《灯塔》中最主要的空间转换标识手段还是语言标识。语言符号是讲话人引导听话人穿行于心理空间的路标。[10]141-151在意识流语篇中,常用的引导构建空间体系的语言符号是时体、情态、语气、指称等。其中,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是标识人物意识最直接的语言手段。[1]10

在《灯塔》中,伍尔夫多次利用进行时或过去完成时,标示视点空间的切换、或叙述焦点的转移、或回移时间空间等,引导读者跨越和整合当前话语空间。如:

(7)①He wished he could say something to Mrs.Ramsay, He turned to her.②But Mrs.Ramsaypeople he had never heard of to William Bankes.[13]95

上例中①是从叙述者Tansley的角度对人物心理及由此引发的动作的叙述,属于基础空间。②中的进行体表示动作talking与观察动作turn to and look at同时发生,暗示在场人物Tansley的观察或感知,引导读者把②归于人物的视觉感知空间。

此外,伍尔夫在文中还使用空间转移的明显标志,如例(4)中划线部分she knew it,用第三人称的笔法或解释性论述来表达人物的间接内心独白,使叙述者介入人物的意识中,引导读者构建起不同的心理空间。

五、结语

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灯塔》凌乱的表层之下隐藏着一定的脉络和肌理。[1]11基础空间背景化、心理空间层级化和心理空间回归越级化,是《灯塔》心理空间网络总体特征。在破解该文本结构时,读者应该立足于这些基本特征,在空间标识和语言符号的指示下,积极调用已有的世界知识和基本认知图式,理清文本时空穿越纹理,并结合文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认知风格等特征,克服畏难情绪,领略小说的艺术魅力,构建起立体心理空间网络体系。

[1]赵秀凤.意识流语篇中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认知诗学研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赵秀凤.时体在意识流语篇中的衔接功能[J].外语论坛,2004a(1):31-35.

[4]赵秀凤.意识流体裁特征前景化的功能解析[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b(6):95-98

[5]赵秀凤.过去完成时在意识流语篇中的空间构建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a(1):19-22.

[6]赵秀凤.语篇的主观性等级,与指称形式的选择——意识流语篇的认知解读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b(4):25-31.

[7]赵秀凤.语篇视角的语言表征——指称在意识流语篇中的视角标识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a.

[8]赵秀凤,刘辰诞.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投射结构及功能[J].外国语,2009(2):8-15.

[9]赵秀凤.意识的隐喻表征与合成——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去》的认知文体学分析[J].外国语文,2009b(2):11-17.

[10] 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1]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2002.

[12]柏格森·亨利,吴士栋.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Woolf,V.To the Lighthouse[Z].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92.

[14]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猜你喜欢

到灯塔去伍尔夫灯塔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我心中的灯塔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灯塔看守人(节选)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灯塔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
《到灯塔去》来洞见回忆的再现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到灯塔去》中的莉丽·布里斯科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