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刍议
2012-07-18李四克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李四克 (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 湖北 咸宁 437100)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其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在近两次的修订中将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类目作为重点之一[1-2]。《中图法》(第5版)确定了“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目为修订的3个重点大类之一,其中“TP39计算机的应用”类目下的“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也有较大变化,修改类名、增改类目注释及增设、停用类目共计40多处,较全面地反映了近10年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笔者结合学习、工作体会,指出了“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一孔之见,求教大方。
1 “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修订概况
1.1 停用类目
{TP391.5} 诊断机<停用;5版改入R44>{TP391.6} 教学机、学习机
<停用;教学机,5版改入G434;学习机,5版改入TP368.39>{TP391.8} 控制机<停用;5(排版错为4)版改入TP368.4>
“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3个停用的类目仍以“{}”的形式标注,并以沿革注释的方法加以说明解释。一般而言,论述一种设备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应用的文献归入应用的学科主题所属的类目中[3],所以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诊断的诊断机改入“R44诊断学”类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机改入“G434计算机化教学”类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文献的大量出版,《中图法》(第5版)设置了“TP368.39(个人计算机)其他”类目和“TP368.4工业控制计算机”类目,依据文献内容的学科和专业属性,类目注释明确规定个人数码助理、学习机等入“TP368.3个人计算机”下的“TP368.39其他”类目,控制机入“TP368.4工业控制计算机”类目。
1.2 修改类名
《中图法》(第5版)的“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修改类名13处,具体为:把“TP391.7/.77”类名中的“机器”全部改为“计算机”,体现了类名所用语词的科学性、准确性及相同概念所用语词的一致性[4];“TP391.4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及其下位类的类名都省略了“装置”一词,而改由类目下的注释说明,使类名的表述更为精炼、准确;将TP391.4类目的类名改为“模式识别、射频识别”,使其由单一类目变为类组,容纳新的学科和新的主题,增加了属性相同的新学科内容“无线射频识别”;“TP391.2翻译系统”类目和“TP391.3检索系统”类目的类名分别由“翻译机”和“检索机”改名而来,原来的类名过时、陈旧且范围过窄,造成类目容纳性较差,新的类名扩大了类目的外延,增强了类目的容纳性,使对应的软件及其应用都可各入其类。
1.3 增设新类目
《中图法》(第5版)在“TP391.4模式识别、视频识别”类目下增设了下位类“TP391.45无线视频识别(RFID)”;扩充、细化了“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将《中图法》(第4版)“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的注释改为新增设“TP391.411计算机图形学”、“TP391.412图形识别”、“TP391.413图像识别”、“TP391.414三维动画制作”4个下位类;扩充了“TP391.9计算机仿真”类目,增设了“TP391.91计算机仿真原理”、“TP391.92计算机仿真技术、仿真系统”、“TP391.97计算机仿真测试、评估”、“TP391.98计算机虚拟现实”、“TP391.99计算机仿真应用”等类目。通过细分、扩展上位类,可增加标引深度,解决相关文献过于集中的问题,有利于文献的分类排架管理,方便读者检索利用。新增设的类目也反映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成果及其文献的出版情况,充分体现了《中图法》与科学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修订指导思想。
1.4 增改类目注释
《中图法》(第5版)的“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增加类目沿革注释16处,并将其置于其他注释之后且用<>加以标识,揭示了《中图法》(第5版)和《中图法》(第4版)在类号、类名、内容范围等方面的联系与变化;修改类目注释8处,明确了类目的涵义及类目之间的关系,划清了类目之间的界限,增设了主题概念,提供了主题检索途径,如 “TP391.3检索系统”类目的注释明确为“总论检索系统、网络搜索引擎的构建原理和技术、检索机等入此,信息检索技术及系统应用的著作入G254.9有关各类”;补充建立了“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反向参见注释“参见G202”,充分揭示了类目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编目人员准确分类。类目注释是对类目进行解释的一种补充性说明文字。增补和完善类目注释可以使类目容纳更多主题,及时反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解决该类文献的分类问题,增强《中图法》不同版本之间的相容性。
2 “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存在的问题
《中图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实际分类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但是有些地方仍值得商榷,有待改进。
2.1 类目设置不一致
《中图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没有设置与“TP317.5多媒体软件”类目相对应的类目。影视音软件作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一部分,在《中图法》(第4版)中并没有设置专类,而是把它归入“TP317.4图像处理软件”类目下,影视音软件的使用归入“TP391.41图像识别及其装置”类目。鉴于影视音软件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及其文献的大量出版,《中图法》(第5版)在“TP317应用软件(程序包)”类目下增设了“TP317.5多媒体软件”类目,明确规定“多媒体制作与管理等软件开发研制入此”,其包括音频、视频、网络影音等软件。“TP317.5多媒体软件”类目的设置把有关多媒体软件的图书集中起来,使其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图书区分开来。但是,依照“TP317应用软件(程序包)”的类目注释“使用入TP391有关各类”,我们在“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无法为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分类;如果仍将其分入“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下的类目,则该类目应与 “TP317.4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TP317.5多媒体软件” 类目是同位类,二者相矛盾。因此,必须在“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增设关于影视音软件的学习及使用类目。
2.2 类目注释矛盾
文献分类首先必须遵循学科属性原则,即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以其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只有在不适于以学科属性为区分标准时,才考虑以其他方面的性质(如体裁、地域、时代、语种等)作为分类标准。根据应用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论述一种(或多种)理论、方法、工艺、材料、设备、产品等在某一主题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的文献,归入应用到的学科主题所属的类目;论述一种理论、方法、技术、材料在多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的文献,则归入该理论、方法等本身所属的类目[3]。而“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的注释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入此”。因此,在具体的分类实践中,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照片处理的文献有的归入“TP391.413图像识别”类目,有的则归入“TB885相片修整”类目,导致内容相同的文献无法集中。笔者认为,“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的注释应改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入此,具体应用入有关各类”,那么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照片处理的文献就会集中在“TB885相片修整”类目下。
2.3 类表编排不合理
2.3.1 某些类目的逻辑关系错误
《中图法》是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类目之间按逻辑关系层层展开,上下位类目、同级类目的编排必须科学合理。文字信息处理与图形图像处理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属同位类,类目的设置也应该并列。然而《中图法》(第5版)不仅把他们隔类而列,并且将文字信息处理设为六级类目TP391.1,而将图形图像处理设为七级类目TP391.41,二者不仅不属同位类,甚至连同级类都不是。
2.3.2 某些类目未进行系统归纳
《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的类目表。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一个类目就表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文献。《中图法》(第5版)的“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的类目,除了“TP391.7计算机辅助技术”和“TP391.9计算机仿真”类目外,可以把其余类目归纳到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技术两个概念之下。
(1)“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类目的下位类设置标准为“研究对象”,而“TP37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类目却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设置在同一类目之下,采用“计算机科学内容”和“研究对象”双重标准,造成类目设置混乱、不科学[5]。这就需要把多媒体技术从该类目分离出来且单独设类。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以及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处理等,经过概括可为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属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多媒体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信息综合处理的一种具有交互性的、系统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处理技术[6]。这说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与计算机处理相关的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把“多媒体技术”设置为“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一个下位类就是类目设置从总到分、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过程。
(2)智能技术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机器翻译系统、模式识别系统、检索系统等都属于它的研究范畴[7]。智能技术与信息处理相结合成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更高效地提升了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因此,把智能技术设置为“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下位类,把机器翻译系统、模式识别系统、检索系统等归纳到智能技术的概念下,符合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的原则。
3 “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修改意见
综上所述,笔者在《中图法》(第5版)的基础上,保持“TP391.7计算机辅助技术”和“TP391.9计算机仿真”类目不变,重置“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及其下位类如下:
TP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总论图像处理入TN911.73。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研制入TP317有关各类;软件的学习、使用入以下各类;软件的具体应用入有关各类。参见G202。TP391.1 多媒体技术TP391.11 多媒体信息处理TP391.111 文本信息处理[TP391.111.1] 汉字信息编码宜入H127。TP391.111.2 汉字处理系统参见TP317.2。TP391.111.3 表格处理系统参见TP317.3。TP391.111.4 汉字录入技术中英文打字、汉字输入法等入此。TP391.112 静态图形图像处理TP391.112.1 图形处理TP391.112.2 图像处理TP391.113 计算机动画TP391.113.1 平面动画TP391.113.2 三维动画TP391.114 数字视频信息处理TP391.115 数字音频信息处理TP391.12 多媒体存储技术宜入TP333。TP391.13 多媒体压缩技术TP391.14 多媒体传输技术宜入TN919.8。TP391.15 多媒体产品设计制作TP391.2 智能技术TP391.21 翻译系统翻译软件及其应用入此。机器翻译及其理论入H085。TP391.22 检索系统总论检索系统、网络搜索引擎的构建原理和技术、检索机等入此。信息检索技术及系统应用的著作入G254.9有关各类。TP391.23 模式识别、射频识别总论模式识别与装置如此。模式识别技术、软件应用、自动读版装置等入此。模式识别理论入O235。
TP391.231 图形图像识别[TP391.232] 声音识别宜入TN912.34。TP391.233 文字识别TP391.234 光模式识别总论条形码的著作入此。专论条形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入有关各类。TP391.235 无线射频识别(RFID){TP391.5} 诊断机<停用;5版改入R44>{TP391.6} 教学机、学习机<停用;教学机,5版改入G434;学习机,5版改入TP368.39>TP391.7 计算机辅助技术……{TP391.8} 控制机<停用;5版改入TP368.4>
TP391.9 计算机仿真……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5-11.
[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4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7-12.
[3]俞君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08.
[4]钟 萍《.中图法》第四版“TP391”类的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36-39.
[5]杨 树.计算机科学文献的特点及《中图法》TP类的修订[J].图书馆建设,2009(8):40-45.
[6]金永涛.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7]曹承志, 王 楠.智能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