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

2012-07-17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心理药物

李 君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期,即(25~55)岁之间,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排尿困难等排尿异常或会阴部、下腹部、阴茎、阴囊、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短期疗效不显著,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我院对116例慢性前列腺炎门诊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进行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组116例患者,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及以上32例,大专以上62例。职业:行政人员18例,专业技术人员36例,农民30例,工人19例,其他13例。

1.2 方法 采用心理状态及需求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

2.结果

表1 患者心理状态调查(n=116)

表2 患者身心需求调查(n=116)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或缺乏,它作为一种性器官疾病,社会人群往往对其存有偏见,对这些负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病耻感”,从而在寻找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上受损,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疗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疾病治疗的需求迫切性和疾病知识的正确认识上还存在着矛盾,这也说明了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还远远不够,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健康宣教,提高群体知识,消除患者“难言之隐”感,正视疾病,早日得到正规治疗。

4.护理措施

4.1 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首次接诊患者医务人员的态度及言行十分重要,进行交谈时要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谨慎地询问,不急于安慰,对患者的抱怨、诉苦表示认同、接受和理解,让患者意识到对方已将他的烦恼作为现实接受下来,患者才有安全感,才能积极配合治疗。

4.2 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方法等基本知识,告知在治疗中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该病并非不治之症,只是病程长,容易复发,坚持正规综合治疗是可以根治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预防感冒、禁烟酒、忌辛辣、保持大便通畅、少骑自行车、不坐潮湿之地、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等。

4.3 应用药物治疗时既要重视药物引起的生理效应,又要重视药物治疗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护士在给药前必须掌握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巧妙地积极暗示,由于前列腺包膜药物不易穿透,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嘱患者严格用药半月以上,可避免患者短时间用药后无效或疗效不佳而引起情绪紧张、烦躁、失望、恐惧。

4.4 针对患者担心性生活劳累或害怕传染给女方而长时间不敢同房的心理,告知适当的性生活可减少前列腺内分泌的积蓄,减少刺激,有益疾病康复。

4.5 社会家庭支持可减轻患者的自卑、无助心理,稳定情绪,增加自信和生存的价值。交谈时尽量让家属及好友参加,让他们也了解到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治疗过程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亲友宽容、安慰、关爱患者,在情感上给予体贴与理解,在精神与经济上给予支持与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与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及自己生存的价值,激发对生活的信心。

4.6 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患者表现出烦躁、愤怒,在进行心理疏导过程中,教会患者如何发泄怒气,允许其表达痛苦的情绪体验,鼓励向家属和医务人员倾诉自己的感受,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5.小结

通过疾病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患者不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也认识到此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心理状态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调整其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身心平衡,以利疾病的康复。

1 胡春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道德心理护理及康复教育[J].家庭护士,2007,2(5):43-44.

2 徐金美,周楠.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3):304.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心理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心理小测试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感受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