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
2012-07-04冷静
冷 静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中小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义
(一)供应链融资降低了融资门槛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和资产规模小、财务信息不完整等原因,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融资。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中小进出口企业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
由于供应链融资一般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以上下游配套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核心企业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相关的担保,从而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降低了融资门槛。以加工贸易为例,我国加工贸易环节中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但加工贸易核心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实力,可以为整个供应链融资提供信用基础。此外,供应链融资可以以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银行授信审查不再只侧重审核企业的财务报表,而是关注融资企业的合作伙伴,关注其所处产业链是否稳固及供应链管理水平。若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账款可控,商业银行便可为其制定解决方案和提供融资组合。
(二)供应链融资节省了融资成本
传统融资方式中,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低,即使获得贷款也要付出很高的融资成本。而供应链融资由于有了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参与和担保,金融服务渠道范围更广,融资条款往往要比成员企业分散融资更加优惠。
(三)供应链融资满足了中小进出口企业多种金融服务的需要
供应链融资是一种综合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等外部机构合作,针对中小企业在不同供应链节点的融资问题,“量身定做”整体解决方案。将装船前融资与装船后融资、预付款融资与应收账款融资、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联结起来,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规避汇率和信用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四)供应链融资增强了中小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进出口企业,采购环节往往占用其大量资金,而销售资金回笼的周期又很长,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影响整个企业生产计划。通过供应链融资,企业只需支付较少的保证金或提供成本很低的信用担保,就可以迅速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与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及时、顺利地完成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中小进出口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的模式
(一)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以买卖双方签定真实贸易合同所产生的预付账款为基础,以预付账款下买方对卖方的提货权或以在途存货或库存存货作为融资担保,由银行向买方提供的授信服务。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在交易中往往需要向核心企业支付预付账款,才能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延长了企业资金的占用时间,从而产生融资需求。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一般业务流程包括:1.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并向经办行申请办理融资业务;2.买方从银行获取既定仓单质押的贷款额度,专门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该项交易的货款;3.银行审查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及回购能力,若审查通过,则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及回购协议;4.银行与仓储监管方签署仓储监管协议;5.卖方收到银行同意对买方贷款的通知后,向指定仓库发货,并取得仓单;6.购买方向银行缴纳承兑手续费及保证金;7.卖方将仓单质押给银行,银行为卖方开立以买方为出票人,卖方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8.买方向银行缴存保证金,银行发放相应比例商品提货权给买方,直到保证金账户金额等于汇票的金额;9.买方获得商品提货权后提取货物(见图1)。
图1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流程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实现了中小企业杠杆采购,中小企业通过该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权利,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有效缓解了短期资金压力。
(二)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是指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以其拥有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存货为融资担保,银行以存货的价值和合作企业提供的信息为基础,为该融资企业提供所需贷款,并以销售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模式。企业为满足自身业务发展,往往需要提前备货,加之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时间较长,库存将占用大量资金,难以实现资金的迅速回笼,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和扩大经营。而存货融资模式则是针对从存货入库到销售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
存货质押融资应用于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的是仓单质押,即进口商以在库动产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物流企业经银行审核授权后,以第三方的身份承担监管责任,受银行委托在进口商品运输、报关、报检、通关和转运等过程中实施监管,提供服务,以协助银行控制到港商品。在融资银行、进口商与物流公司签订了抵押物管理协议,融资银行与进口商签订了仓单质押融资协议的前提下,一般业务流程包括:1.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购货合同;2.进口商作为借款人向融资银行缴纳保证金,请求开立信用证;3.融资银行向出口商开立信用证,由出口商银行通知;4.出口商银行向出口商通知信用证;5.出口商发货;6.出口商将包括提单在内的全套信用证单据提交至出口商银行;7.出口商银行向开证行(融资银行)交单;8.开证行(融资银行)在审核单据无误后付款;9.出口商银行向出口商划拨款项;10.融资银行将提单交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提货、存仓并签发仓单给融资银行;11.在仓单融资期限内,进口商向境内经销商转售货物;12.国内经销商向进口商支付货款;13.进口商用该货款偿还银行贷款;14.融资银行向物流公司发出指令,要求其放货给进口商;15.进口商结清有关仓储费用,物流公司向进口商放货;16.进口商向经销商放货。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利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贷款的融资模式。金融机构首先要对企业本身资信进行评估,然后要着重关注买方(核心企业)是否具备还款能力,交易风险是否在掌控之内以及整个供应链是否稳固等。核心企业在其中起到担保作用,如果融资企业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应收账款融资可以帮助出口企业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管理成本,并且可以通过提前结汇,减少汇兑损失。
常见的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商以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质押品向金融机构融资,如果购买方无力或拒绝付款,金融机构可向供应商要求偿还贷款;2.应收账款保理,在该种方式下由银行承担坏账风险,对融资企业不附有追索权;3.应收账款证券化,即企业将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在金融市场可流通的证券。
应收账款融资的一般业务流程包括:1.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购货合同;2.进口商(核心企业)向出口商(中小企业)发出应收账款单据;3.出口商将应收账款单据质押给银行,申请贷款;4.进口商(或进口商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向银行出具付款承诺书,为出口商贷款进行担保;5.银行发放贷款给出口商;6.应收账款到期后进口商按应收账款单据的金额支付给银行。
此外,银行还可以针对接到订单但存在采购资金紧张和赊销账款风险的中小企业提供“订单融资(或打包放款)+装船后应收账款融资”的解决方案。企业将所采购的未出口货物或者其他现货质押给银行,由银行指定的仓储管理公司监管,从而获得出口装船前采购、生产和装运的资金。
图2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流程
(四)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由于供应链中涉及多种生产经营活动,它们相互交织,没有严格的划分,因此各种融资模式的适用条件也并不绝对,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模式,当然也可综合多种模式加以运用。
当前,国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供应链融资业务,但总体来说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如中国银行的“达”系列贸易融资产品;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和“池金融”;工商银行的“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招商银行推出的针对进出口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汇丰银行的“以买方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浦发银行“浦发创富”旗下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以及光大银行的“金色链”等。
表1 常见供应链融资业务
三、中小进出口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供应链融资业务知识
很多中小进出口企业主本身不具备专业知识,竞争意识不强,对供应链融资缺乏认识,不了解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资源,不能利用融资业务将上下游企业结合起来,针对供应链特点与自身情况进行有效融资,因而失去了许多融资机会,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中小进出口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部门及岗位设置混乱,一些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企业账目混乱,财产信息不实、数据失真等现象屡见不鲜。由此,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或财务混乱的局面,使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以及供应链中其他机构的信任,在融资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三)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
在供应链融资中,中小进出口企业通常依附于核心企业,往往在交易中处于弱势,没有主导权,容易成为短期利益的牺牲品。如果核心企业通过损害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来满足自身要求,将导致整条供应链企业集体非理性操作等情况发生,使中小企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四)信息流无法共享
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信息流贯穿于各企业之间商务活动的始终,而处理好信息流也是供应链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国内各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参差不齐,进出口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不尽相同,使得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所必需的信息流共享很难得到满足,进而影响到物流与资金流的对接程序。
(五)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
由于供应链融资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核心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国内物流业管理尚不规范,加之金融行业对供应链融资体系建设尚未完善,风险控制手段较落后,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这些因素都使中小进出口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面临巨大阻力。
四、推动中小进出口企业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对策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于低廉的资源和人力成本,我国中小进出口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受国际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中小进出口企业应转变传统观念,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积极进行供应链融资,降低成本、形成价值增值,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供应链管理,强化供应链竞争意识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与挑战,中国进出口企业亟须加强供应链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从供应链内部提升资本运转效率,积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融资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当今的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整体实力的较量,企业不能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必须发挥整个供应链的效能,这就要求成员企业应从供应链整体利益出发,强化供应链意识,自觉维护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二)与物流企业、银行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物流企业是供应链融资得以实施的基础。贸易企业可以借助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来改造升级自身的物流体系,减少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可以消除贸易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建立互信机制。
银行对贸易企业信用度的评价是贸易企业能够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关键。贸易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和长远利益关系,可以有效克服贸易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大大增加贸易企业自身的信用度。
(三)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育企业融资能力
首先,通过培养内部员工,引进先进人才,更新技术与管理理念,研究市场需求和资金运作方式,以诚信为本打造企业的信用形象等方式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应努力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逐步提高信誉度,以增强筹集资金的能力。第三,企业应强化信用理念,努力在融资活动中树立起诚实、守信的形象。
(四)构建企业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
供应链上的进出口企业应团结起来,努力构建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共享与管理技术水平,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转效率,使企业能够根据动态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对供应链中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高效整合,实现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
[1]徐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112 -113.
[2]房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6):22-29.
[3]孟庆方.存货质押融资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