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官员家属如何“助廉”

2012-07-02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2年47期
关键词:李清照

古代官员家属如何“助廉”

清代焦秉贞在《历朝贤后故事图册》中描绘了东汉明帝明德马皇后约束外戚时的情景。

近日,“广东肇庆四会市针对近400名官员配偶开展廉政课程培训”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场针对全市副科级以上的干部配偶的培训课程有一个生动的主题:做个精明的“廉内助”。

随着反腐倡廉的呼声高涨,近年来,我国曾出台多部法规约束干部及其亲属。

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提出“特定关系人受贿犯罪”,将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纳入受贿罪主体,突破了受贿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传统判断。2010年《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颁布施行,旨在加强对官员配偶子女的监管。

当代如是,在我国古代“家天下”的背景下,家人的“廉洁”尤为重要。

除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还有不少家属更是起到了 “纪检监察”的作用,时刻提醒着自己的丈夫或者儿子。所谓“妻贤夫祸少”。妻贤,除指贤淑之外,便指的是廉洁。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不少母教子廉、妻阻夫贪的佳话。

母教子廉

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强大,其中名相田稷功不可没,在他辅政期间,齐国政治清明、官吏廉洁。而田稷成为一代名相,他的母亲可谓功不可没。

某日,一位大夫因渎职而受罚,便私下送给田稷一大笔金钱,希望他能帮忙游说、让自己受罚轻一些。田稷是个清官,执意不取,但这位大夫不断求情,最后说:“就当做是孝敬田老夫人的,请您收下吧!”田稷是个孝子,拗也拗不过,最后只好收下。

田稷回到家中,向母亲问安后,就从袖中掏出百锭银钱捧予母亲,说是要孝敬母亲。田母看到这么多钱财,感到怀疑,便问:“你为官多年,俸禄从来不曾如此丰厚,这些钱是哪来的?”田稷心亏,不敢作声,田母见状,又再次询问,田稷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

田母听后,怒道:“吾闻士修身洁行,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收受贿赂,必须为其脱罪,此乃破坏国家吏治法度的行为,不诚实又失礼义。君王让你做了齐相,享受优厚的俸禄;作为国家的重臣,事事处处应当作群臣之表率,应尽心竭能,忠信不欺,廉洁公正。然而你现在却背离忠义,为臣不忠、即为子不孝,以老母之名收受不义之财,就是陷至亲于不义。“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田母说完就转身回房,看也不看田稷一眼。

被老母如此责骂,田稷满面羞赧、冷汗涔涔。之后立即将钱财退还给属下,并于次日,向齐宣王恳求治罪于己、罢免相职。

齐宣王了解事情始末后,对田母刚正不阿的性格称赞不已,说:“有贤母必有良臣!相母之贤如此,何愁齐国吏治不清。”并告诉田母田稷自愿请罪改过的行为,赦免田稷的罪行,恢复相位,并亲自赏赐田母金子和布帛,以表示对她的敬意。从此之后,田稷更加注意自身修为,成为战国一代名相。

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古代并不在少数,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史,专门监管鱼坝。一次,他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没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将干鱼送回,而且写信责备他:“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陶侃读毕母亲来信,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自此以后,他将严母训导铭刻在心。其后为官40年,勤慎实职,始终如一。

古代君臣家属的“助廉”工作绝非只是劝诫他们拒收他人财物,在不依仗权势为家人谋取利益方面,这些家属的工作也相当细致。

东汉永平十八年,明帝崩,太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因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处理军国大事。

章帝和几个舅舅感情很好,即位不久便想依照惯例封赏舅舅们为侯,但马太后坚决不同意。

她耐心解释说:“我并非想得到谦让的美名而让皇上落个刻薄寡恩的名声,而是鉴于西汉那些后族几乎没有不因为宠荣过盛而导致灭亡的。先帝封皇子为王时,国土和赋税收入比较建武时期减少了一半,我曾问过先帝为何这样做。先帝说:我的儿子怎敢和先皇的儿子一样。此言我一直铭记在心。”

可是,章帝总觉得舅舅不封侯,自己心中有愧。他不断向母亲苦苦哀求说:“舅舅们年岁日增,身体欠佳,万一有所不讳,生前得不到封典,儿子我可要抱憾终生!”

眼见儿子三番五次求情,且态度诚恳坚决,马太后只好让步。作为补救之策,她在下诏册封前一天,把自己的兄弟们召进宫,谆谆告诫他们封侯之后,切忌权势过大,应记取历史教训,千万不要自蹈覆亡之祸。

马太后的兄弟们体会到她的良苦用心,接受封侯后,便坚决辞去在朝中的职务,以列侯归第,不再过问政治。

妻阻夫贪

我国文学史上最具有盛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生于官宦之家,才情少有人能比。但她却身处北宋、南宋交替时代,后半生更是动荡流离。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是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两人结婚后感情笃深,常常投诗报词。可惜公元1130年赵明诚不幸客死他乡。

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由于生活所迫,绍兴二年(1132年)夏天,李清照在大病无助的情况下,只好改嫁张汝舟。然而,婚后不久,李清照就发现张汝舟是个贪官,经常虚报数额贪污军费。李清照对此毫不姑息,据实控告了丈夫。官府查证属实后,张汝舟被判了罪。按宋朝《刑统》规定:妻告夫,即使属实,也得“徙二年”。李清照因此而陷囹圄。后来,幸亏曾与高宗皇帝共过患难的翰林学士綦崇礼出面营救,她在被关押了9天后,释放出狱。

历史上另一位以贤德出名的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夫人。她出身卑微,原本只是一名帮佣养女,所以没有缠足,时常被势利无知小民笑话消遣,说她是“大脚皇后”、“淮西妇人好大脚”等等。

马氏性格仁厚善良,虽然出身贫穷,但是成为皇后之后却没有骄奢淫逸,反倒是事事简朴,并且好学历史;她最喜欢那些古代贤后的故事,并学习效仿之。

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带着马皇后赏玩宫中的奇珍异宝,马皇后却不为心动,只是淡淡地说:“元朝正因为有这些奇珍异宝而亡国啊。”

她虽贵为国母,却依然生活简朴。平日只穿旧衣服,并且命宫女动手织布做被子,赠于年老孤寡之人。剩下有瑕疵之布,则做成衣裳,赐给众王妃及公主,“使其知悉农桑艰难”。遇有灾荒欠收,“辄卒宫人蔬食”,并开仓赈济灾民。

对于马皇后来说,真正的宝物乃是能辅佐治国的贤士,她时常提醒朱元璋,身为建政君王,要防范骄奢安逸之心,“骄纵生于奢侈,危亡其于细微”。

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提出欲寻访马皇后亲族,以封爵禄,但均被马皇后婉言谢绝。她说:“爵禄私外戚,非法。且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其后果不堪设想,前朝外戚之覆政,皆由于此!”

一次,马皇后问朱元璋:“今天下民安乎?”朱答:“此非尔等所宜问也。”她说:“陛下天下父,妾为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清朝咸丰孝贞皇后,收到官员进贡的冠服首饰等,都叫宫女拿去退还。她常对妃嫔说:“臣子的贡献万万收不得,臣子多一份贡献,便是百姓少有份钱财。倘若受了他们的贡献,便无异于去教他们做贪官。”尽管孝贞皇后不参朝政,但她的这番话颇有见地,而且还有一点体恤百姓的味道。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这些古代女性廉洁人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从而有助于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长远发展。

亲戚的嘱托、父母的命令或是家人的虚荣心很可能将一名官员推向腐败的深渊。

广东肇庆四会市官员配偶廉政课程培训课上的一个事例令人印象深刻:山东省供销社原党组书记、主任矫智仁曾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

(陈萌综合整理)

□ 编辑 张子琦 □ 美编 王 迪

猜你喜欢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性格刚烈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谈李清照词中独特的女性审美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