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08~2011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2012-06-30武丽娟李新建
武丽娟 李新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及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除通过性传播外,还可通过血液传播。近年来,梅毒的感染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防止梅毒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我国早已把梅毒抗体筛查列入献血者必检项目。虽然我站逐年发现并淘汰了梅毒筛查阳性反应的无偿献血者,但因其阳性反应率逐步升高,已经成为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我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情况,笔者对2008~2011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情况做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站2008~2011年无偿献血者标本183852份。
1.2 仪器与试剂 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HAMILTON公司,瑞士),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HAMILTON公司,瑞士)。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经批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献血者标本进行初复检两次检测,两次检测均为阳性判为阳性,一种试剂阳性者用相同试剂对血袋的辫血进行双孔双试剂再检,再检结果一种试剂阳性即判为阳性。所用试验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偿献血人群流行强度(见表1)。
表1 2008~2011年安阳地区不同性别献血者感染情况
2.2 无偿献血梅毒感染者男女之间比较(见表2)。
表2 梅毒感染者不同性别感染情况
2.3 不同年龄段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见表3)。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来看,本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0.45%,低于海南省(0.86%)[2]和百色市(1.09%)[3],高于包头市(0.27%)[4]、毫州市(0.28%)[5]、南昌市(0.297%)[6]。2008~2010年梅毒抗体阳性率每年呈上升趋势,与国内大部分地区报道基本一致,2011年阳性率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2010年7月新版中国药典的实施。我站2010年底开始使用两步法酶免试剂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梅毒抗体阳性率。表2统计资料显示,男性献血者的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献血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与男性社交活动普通比女性频繁,危险行为会相应增多,感染机会大于女性。从表3的统计结果看,5个年龄段中以3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可能与此年龄段的献血人群具有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有关。18~20岁和21~30岁两个年龄组感染较低,尤其是18~20岁年龄组。这个阶段多以在校大学生和部队军人为主,属于梅毒传播的低危人群,这与学校和部队管理严格,生活规律有关。采血部门应对献血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梅毒的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7],鼓励低危人群积极献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我国大部分地区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这对血液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输血安全已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保证输血安全,应重视以下环节:(1)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阻断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咨询,加强普通人群的健康教育,做好高危行为咨询,对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劝其放弃或暂缓献血。同时,在低危人群中发展其成为固定献血者;(1)检测标本时,应尽可能使用全自动酶免系统,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提高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同时把假阳性尽可能降到最低;(3)避免使用新鲜血。由于存在病毒变异、免疫静默、窗口期等因素,仅靠检测并不能保证血液的最大安全性[8]。输注4℃保存3d以上的血液,也能一定程度降低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
[1]张君炎.我国性病流行和控制工作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3):381.
[2]杨先伍,唐秋萍.海南省2002-2008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74.
[3]覃顺节,莫鲜春.某市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81.
[4]马波,彭成,王爱萍,等.包头地区献血者梅毒检测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8(12):1024.
[5]谭有为,邓芳,彭衫.毫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3):256.
[6]韩玲,钱榕,吴欣欣.2006-2009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1):64.
[7]周宝琴,许雷,戴云,等.青岛地区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62.
[8]韩璐,周先桃,刘涛,等.武汉市无偿献血人群五项传染指标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