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探讨

2012-06-30吴志川

当代医学 2012年30期
关键词:申请单解决办法切片

吴志川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临床上应用病理技术辅助临床治疗及明确诊断,已经广泛应用,对于病理技术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日常的操作技术中常会遇见许多的问题,为更好地进行病理技术工作,为准确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的避免和处理在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现对我院病理科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病理资料42例,分为两组:改进前组20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前病理资料;改进后组22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后病理资料。对两组的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日常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及制定解决的办法,对比两组的制片质量及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病理科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病理资料42例,分为两组:改进前组20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前病理资料;改进后组22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后病理资料;其中两组在进行病理检查时所进行的取材、组织切片及染色所采用的方法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为两组:改进前组20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前病理资料;改进后组22例,为制定解决办法后病理资料。对两组的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日常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及制定解决的办法,对比两组的制片质量及诊断价值。要注意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其中包括在接收标本时,进行详细地确定细小的标本送检时是否存在标本组织,严格审查申请单资料及详细情况,认真核对并且进行登记;在制片时按照步骤认真地进行制片,如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对待严重影响诊断及观看的切片应抛弃。

1.3 切片分级标准 对两组病理切片进行分级。优质切片:厚薄均匀、贴附端正、平坦无皱褶、无刀痕、无污染、色彩分明清晰、树胶适当而无气泡、编号清楚,比较容易进行观察,及时做出明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良质切片:厚薄均匀、贴附端正、有少量皱褶、无刀痕、无污染、色彩清晰度稍差、无气泡、编号清楚,尚能够进行正常的观察和进行准确地判断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差质标本切片:切片清晰度极差,很难进行观察及明确地判断,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失败的病理标本切片,不能进行正常的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理标本切片的分级:在进行改进后组制片的质量明显优越于进行改进前组制片的质量,对比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制片质量比较

3 讨论

在病理技术工作中,根据统计分析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标本接收问题 在标本接收的环节常见的问题有:(1)在接收标本时没有记载患者资料的病理检验申请单,或是没有标本单纯出现申请单;(2)在所接收的标本同申请单上所记载的部位及组织不符;(3)申请单填写过于简单或是没有进行正确地书写。(4)在进行登记时出现偏差漏登,或是错误登记;(5)病检号码同登记本上病检号码不符;(6)申请单上的姓名同标本瓶上姓名不符。

3.2 在取材环节上问题 取材环节常见的问题有:(1)在选取病变组织体积不适宜,或是厚薄不均,或是病变组织变性、坏死;(2)对标本的描述过于粗略;(3)对标本的组织部位记载及描述存在差异;(4)在进行取材后没有进行及时地处理;(5)标本没有良好的保存被异物污染。

3.3 在组织切片制作的问题上出现的问题 组织蜡块制作出现的问题:在进行组织蜡块的制作时较易出现的问题:(1)没有使用固定液进行标本的及时处理,导致标本干涸而不能使用或影响使用;(2)在组织脱水、透明、浸蜡操作时,没有设置好准确的时间,导致标本组织出现脱水不充分,在进行切片时缺乏完整性;(3)一个标本存在较多的小点组织时不能把它们靠近并包埋在同一平面上;(4)皮肤、囊肿和管状结构的组织没有垂直包埋[1]。

在切片环节上出现的问题:(1)在进行切片时标本组织缺乏完整性。薄厚均匀较差;(2)切片被异物或是其他的组织污染;(3)存在刀痕及褶皱的情况;(4)不连片、不成片或是在进行切片时上卷;(5)蜡块上的病检号同载玻片上不相同。主要导致的原因是:在进行切片时刀片缺乏锋利性,不能良好的切片;切片时力道缺乏均匀性,速度不均匀;捞片摊片的水面存在污染物;在摊片进行水浴时温度不适宜;没有仔细认真的核对;不成片、不连片或切片时向上卷主要是蜡块冰得不够或是包埋的组织上、下余蜡少或没有余蜡引起切片不连续[2]。

染色环节出现的问题:(1)切片有白色呈云雾状,组织与细胞结构模糊不清;(2)染色色彩欠分明清晰;(3)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掉片。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干净的脱蜡;伊红及苏木素染色时间缺乏合理性;盐酸酒精的分化及碱性溶液的蓝化处理不恰当。

封片贴标签环节出现的问题:在进行封片贴标签时,存在溢液及气泡产生。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够熟练、认真导致。

3.4 应对措施 在进行病理技术工作中所遇见的问题都可影响标本切片的质量,导致不能准确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不能进行及时有针对性地治疗及指导用药。所以一张质量较好的标本切片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临床意义[5]。

依据上述统计分析的病理技术工作中较常见的问题,分别进行制定相应的对策及办法。在进行标本接收时详细认真地核对,要求送检者认真地填写申请单,并对标本及申请单严格地核查,进行仔细地登记患者及标本的资料,以便于进行辅助诊断。在标本的取材上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免取材不当影响切片的质量及观察。在制作上熟练操作,严格仔细地按照步骤进行,不可马虎大意,以免影响制作切片的质量,导致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以上统计分析证明,进行改进后病理标本切片的制作质量明显优越于改进之前的切片质量,有效制片率明显的提高了,两者对比存在差异性,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统计在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可有效的提高常规病理技术工作的效率,提高有效制片率及准确的诊断依据,可在工作中广泛应用。

[1]莫文法,曾思恩,陈峰,等.常规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和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2009:75-78.

[2]葛英顺.常规病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4):54-55.

[3]闵静.常规病理制片的质量控制及体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47-47.

[4]周导.常规病理制片组织包埋的注意点[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2):118-118.

[5]刘颖.常见病理技术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09,15(12):71-72.

猜你喜欢

申请单解决办法切片
电子申请单在病理检查流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