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思维能力训练
2012-06-24陈兆明
陈兆明
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创造性五个方面。在思维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来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门课程。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笔者针对学生思维品质中存在的缺陷,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训练和矫正学生思维的方法。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思维的深刻性,又叫做思维的准确性或逻辑性,它是指思维活动抽象程度的逻辑水平。这种思维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思维过程中,要有强大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条理性。在概念、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中,遵守各项逻辑规则;二是思维成果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就是说通过思维活动能产生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由于学生的认知符合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陷阱、判断是非、上机验证等手段,使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算法思想,达到训练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思维严密性的训练
编程序是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有机结合的纽带,也是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不能用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的思维,而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需要在某些技术环节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即可。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引导学生细致、周密、全面地分析设计过程,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当上机验证学生所编的程序时,有时屏幕上会显示“xxxIS A PRIME NUMBER”这句话,这个结果激发了学生找出根源、解决问题的决心。这时,教师再从旁提示,或列举两个相反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思维中的漏洞,在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深刻性为前提的。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适应迫切的情况,进行积极、周密的思考,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脱离固定的思维模式,另辟蹊径,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在解答“找出100以内的合数”这道题时,如果按照常规思维,就需要判断每一个数。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数字的特征,学生就会发现除了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这样不仅缩短了解题的时间,而且还能从剩下的奇数中发现“大于7的奇数,如果能被3或5或7整除也就是合数”的规律了。通过多种思维活动的互相联结、互相补充,使他们透过问题的表面,迅速分析出解题思路。
四、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思维创造性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引发他们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勇于打破消极的思维定势。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经常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直觉思维去大胆地猜测,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在解决排列方法这类问题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找出不同排列方法之间的规律,再通过直觉大胆猜测,从而得出所有排列是按升序排列的规律。即当从前排列产生下一个排列时,必然会造成某一位置上的数字变大,而这一位置显然应尽量靠右,并且它左边位置上的数应尽量保持不变,找到这一位置即可产生下一排列。
总之,通过思维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教师一定要把教学知识、训练思维和开发智力统一起来,全方位地打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南萍.关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