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2012-06-20陈孟华
陈孟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重庆 409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的发生率为10%~15%;在痛经的妇女中发生率为40%~60%;而在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30%[1]。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疾病,但自从1925年sampson提出内异症恶变后,关于其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已经屡次出现在国内外文献中。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内膜异位症恶变的诊断标准是1953年scottz在1925年sampson的三原则基础上加以补充提出的四原则[2]:(1)在同一卵巢中, 内异症和癌并存;(2)内异症和癌的组织学关系相类似;(3)肿瘤起源于内异症, 除外转移性恶性肿瘤;(4)有内异症向恶性过渡的组织形态学证据。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提高,其恶变特别是卵巢恶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国内文献中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肿瘤的相关研究进行一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恶性肿瘤”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94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的相关文献。
文献纳入标准:(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有关的研究,包括发病率、恶变机制,恶变的临床、组织学和病理等方面的特点,恶变类型以及治疗。(2)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排除标准:排除单个病例报告。
1.2 评价方法
通过关键词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96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共排除80篇与研究目的不同的文献,对筛选后的12篇文献进行研究。
2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恶变倾向。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特点是[3]:(1)卵巢内异症最易发生恶变;(2)在合并内异症的卵巢癌中主要为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和黏液性癌较少见;(3)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较少,以腺癌为主,主要发生在肠道、阴道、膀胱等部位;(4)患病年龄比未合并内异症的卵巢癌患者年轻;(5)合并内异症的卵巢癌患者细胞分化较好,临床分期主要为Ⅰ期和Ⅱ期;未合并内异症的患者细胞分化较差,临床分期为Ⅲ期较多;(6)内异症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较普通人群高,且其病程越长患卵巢癌的相对危险性越大。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卵巢,其发生率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80%。流行病调查发现卵巢癌患者中内异症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人群。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国内外研究认为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激素:高水平的雌激素,特别是同时伴有肥胖者,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高危因素[4]。国内外文献已经多次报道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发生率。(2)基因突变:国外学者已经在内异症来源的恶性肿瘤中检测出抑癌基因(PTEN)发生突变、缺失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等情况,但没有样本在无恶变的内异症检测出PTEN的突变和缺失,可见PTEN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关系密切。(3)细胞凋亡:龚丽红[5]通过总结国外研究认为细胞凋亡的异常减少是肿瘤的重要特征,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比值上升,是导致内异症发生恶变的原因之一。Heaps等回顾调查了2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发现存活素与癌前病变有关, 并且癌变的主要类型是子宫内膜腺癌和透明细胞癌,可见存活素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重要因素。(4)免疫功能:有研究发现,内异症及卵巢癌中均存在着病理性的血管增生、免疫低下以及免疫细胞的不正常激活的情况,而这表明免疫机制可能在内异症恶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遗传:研究发现内异症与卵巢癌有相似的遗传特点,其候选基因有相同的染色体位点。(6)环境因素:环境毒素也可能导致内异症的发生,环境毒素可以引起体内激素紊乱,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内异症的发生[1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二恶英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恶变有关。(7)芳香化酶:有研究报道在内异症中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的表达递减。
表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的相关性临床分析情况对比(例)
目前对内异症恶变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放疗以及激素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现在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内异症恶变引起的卵巢癌预后要优于未合并内异症的卵巢癌。目前国内关于内异症和卵巢癌的相关性临床分析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主要发生在卵巢,可以将其看作为卵巢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卵巢肿瘤主要以内膜样腺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患者年龄较轻,并且临床分期较早,以Ⅰ期、Ⅱ期为主,Ⅲ期较少。但其预后与卵巢原发性肿瘤相比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充分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倾向,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1]Epidemiologyand aetiology of endometriosis,Annual EvidenceUpdate(2009),Women's Health Specialist Library.2010,http://www.library.nhs.uk/womenshealth/ViewResource.aspx?resID=307258.
[2]戴淑真.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倾向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9):648-651.
[3]任凤岩,李一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问题[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2):1 848-1 850.
[4]Zan etta GM,W ebbM J,L iH.H yperestrogen ism:a relevan t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 en t of can cer from endom etrios is[J].Gynecol Oncol,2000,79(1):18-22.
[5]龚丽红,韩凤娟,侯丽辉.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相关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2):98-100.
[6]曲玉清,王 丽,朱慧庭,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2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8):470-472.
[7]杨开选, 孙 亮, 徐 炼,等.24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 790-2 791.
[8]陶敏芳.卵巢恶性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4):77-79.
[9]王 雁,孔为民.卵巢透明细胞癌7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2):101-103.
[10]热 娜,季 菲,艾星子.艾里,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5):331-334.
[11]付稳,章明放,陈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半非司酮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医药.2012,7(3):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