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的调查
2012-06-01郑秀林陈建芳
郑秀林 陈建芳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指受精卵在任何宫腔以外部分的着床发育,包括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残角妊娠、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输卵管妊娠等。95%的异位妊娠为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为壶腹部妊娠,占异位妊娠的78%[1]。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逐渐上升[2]。异位妊娠破裂后发生的出血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3]。本文对异位妊娠发病因素方面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3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异位妊娠的患者均经病例确诊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为21~46岁,平均年龄为28.5岁。对照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103例正常孕妇。患者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为29.1岁。两组年龄对比后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病史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统计异位妊娠患者和正常孕妇的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史、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手术史、IUD应用史、盆腔炎史、末次妊娠史等。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发生率、发病部位对比
发病部位在输卵管的患者有94例,占91.26%。发病部位在卵巢的患者有3例,占2.91%。发病部位在子宫角的患者有4例,占3.88%。发病部位在阔韧带的患者有1例,占0.97%。发病部位在腹腔的患者有1例,占0.97%。
2.2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统计分析(见表1)
3 讨论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异位妊娠时,受精卵于子宫体腔意外的部位。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可造成急性腹腔积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异位妊娠主要病因包括:(1)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粘膜炎可引起管腔完全阻塞而致不孕,也可引起输卵管黏膜粘连和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的运行受阻而在该处着床,输卵管周围炎症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淋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输卵管炎常累及黏膜,而流产或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输卵管周围炎。(2)输卵管手术:腹腔镜下电凝输卵管绝育及硅胶患套术等绝育术后即可引起输卵管妊娠,因不孕原因接受过输卵管开口术、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成形术、输卵管分离粘连术等。(3)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放置IUD后发生输卵管炎,宫内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聚集,改变宫内环境,妨碍了孕卵着床,但不能完全组织卵子在输卵管内的受精和着床。(4)输卵管功能异常或发育不良:输卵管黏膜纤毛缺乏、肌层发育差、输卵管过长、输卵管副伞、输卵管憩室、双输卵管等输卵管发育不良,雌孕激素分泌失常,可影响受精卵正常运行,引起输卵管功能异常,另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输卵管功能异常,影响输卵管的运送。(5)受精卵游走:输卵管一侧的卵子授精后,受精卵经腹腔或宫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移行时间长,受精卵发育增大,在对侧输卵管着床。(6)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等引起输卵管压迫,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卵巢周围组织、输卵管的粘连,影响输卵管管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吸烟、人工流产、胚胎本身的缺陷也可引起异位妊娠。
表1 103例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统计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影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中,输卵管炎发病率最高。与既往研究[4-6]的研究结果类似。减少输卵管炎、盆腔炎的发生可减少异位妊娠发病率。其中引起输卵管炎症的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炎症使输卵管黏膜不规则、狭窄、粘连,导致输卵管壁的肌肉蠕动减弱,影响孕卵运送,阻滞孕卵在输卵管中的运送。另外,有宫外孕史的患者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高。人流次数越多,异位妊娠危险大。
综上所述,减少盆腔炎、手术史、IUD应用、流产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13.
[2]Barnhart KT.Ultrasound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J].Hum Reprod,2007,22(5):1493.
[3]杨蕾.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7,36(13):1325-1327.
[4]李国屏,李晓红,杜风霞.异位妊娠相关发病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7):901-902.
[6]Poonam,Uprety D,Banerjee B.Ectopic Pregnancy-two years review from BPKIHS.Nepal [J].Kathmandu Univ Med J (KUM),2005,3(4):365-369.
[7]Simms I,Stephenson JM,Malinson H,et al.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J].Sex Transm Infect,2006:45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