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姐”,再见

2012-05-30观熙

37°女人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妇女报婚姻状况香奈儿

观熙

2012年2月21日这天,对法国女人而言意义非凡。从这天起,在填写各种文件中身份一栏时,“Mademoiselle”(小姐,特指未婚女性)选项将不复存在,改由“Madame”(女士)统一描述女性身份。

新闻一出,很多人都举出可可·香奈儿的例子表示对该词逝去的遗憾。香奈儿女士终身未嫁,曾在饭店里纠正服务生对她的称呼,她强调自己是小姐而不是女士。“如果伊人尚在,是否会黯然泪下?”部分法国人认为,称呼一位女士为“小姐”是对她的肯定,而被这样称呼的女人通常也会感到荣耀。然而,单从保护女性隐私、承认女性独立个体来说,这应该是一个进步。

早在1952年,美国就发明了“Ms.”一词,用于称呼所有女性。原因是为了避免搞错女性的婚姻状况。从此,政府开始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女士”一词;1972年,名为《女士》的杂志问世。如今,该词已被广泛运用,与“Mr.”(男士)一样,不透露婚姻状况。它所表达的是女性有自主选择透露隐私的权利,并且这样的意愿得到了尊重。

婚姻是女人的选择,但结婚并不意味着从此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那些嫁人后要随夫姓,在称谓上消灭自我的做法,让人总想问一句“凭什么”。其实,一种称谓的变化,也反映出社会观念和性别关系的演变。

在当代汉语中,女性称谓经历了从无性别的“同志”到区分性别、年龄的“小姐”“女士”的变化,而“贱内”“老爷”等带有男尊女卑色彩的称谓被渐渐淡忘,这正是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体现。

当人们为“小姐”这一称谓的逝去而纠结时,多少也在为某种社会关系的改变而纠结。然而,纠结归纠结,社会进步是不容改变的。

(摘自《中国妇女报》)

猜你喜欢

中国妇女报婚姻状况香奈儿
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实现”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融媒时代如何创新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以《中国妇女报》探索为例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香奈儿只产5号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欧盟酝酿化妆品新标准香奈儿5号或将消失
稳定与变迁: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报》女性人物的分析
“香奈儿”批评香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