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2020-05-09赵雅馨
赵雅馨
摘要:大众媒介影响着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行为,新闻报道对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偏少,报道倾向于主题模式化,使得受众难以通过新闻媒介获得对女性群体客观全面的认知。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妇女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报道中所塑造的女性工作者形象进行分析,结论指出该报为受众呈现了客观真实的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突破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新闻报道 女性工作者 媒介形象
研究背景
媒介作为“议程设置者”,往往对大众的认知及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大众媒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媒介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媒体正在进行媒介融合,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从移动终端的多种平台获取新闻信息。因此,作为大众媒介的中坚力量,新闻报道在信息整合与分发、构建信息系统、塑造受众认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然而,当前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与价值取向上仍然受到男权文化主导,女性议题在新闻报道中的呈现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与此同时,新闻议程往往对立塑造男性与女性形象,男性常以“ 热衷政治财经”的中心形象呈现,女性则以“与社会脱节的”家庭妇女形象呈现。作为女性报刊,《中国妇女报》有着和其他媒介不同的报道思想与报道原则;作为由全国妇联主办、全国唯一的女性大报,始终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妇女有关的新闻事件,鼓励广大妇女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因此,本文对《中国妇女报》呈现的女性媒介形象进行探究,分析其平等性别意识构建和客观塑造女性形象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的女性工作者
2019年12月,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随后,全国各地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遏制疫情蔓延。1月20日,国家领导人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新闻1+1》发声,媒体对疫情的报道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主流媒体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占据了媒体报道的主体部分,为大众呈现了大量的疫情数据、抗疫人物事迹、疫情科普知识等内容。
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行各业的抗疫战士成了媒体报道焦点,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面对疫情,她们不仅是女儿、妻子、母亲,更是医护工作者、警察、建筑工人、记者……她们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因此,当前的新闻媒体是否能全面客观地塑造抗击疫情一线的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一方面可以鼓励一线工作者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另一方面可以为受众塑造更加真实的女性媒介形象,从而改变受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消除两性关系对立,推动性别关系的和谐、平等。
作为全国女性报刊里唯一的党报,《中国妇女报》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比其他市场化媒体更具权威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该报自2020年1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以“疫情”“抗疫”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共得到51篇描述疫情防控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新闻报道。基于探析女性一线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的目的,本文从报道时间与篇幅、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三个方面,对这51个样本进行统计与分析。
报道篇幅、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
报道时间与篇幅。根据对2020年1月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妇女报》所有报道的调查统计,以1月23日的报道作为时间节点,1月23日前,所有版面均无关于抗击疫情的女性工作者的新闻报道。1月23日,该报头版无关于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新闻报道,仅在内版刊登一篇关于女性医务工作者参与抗击疫情的报道,且篇幅较少。从1月30日开始,该报逐渐增多对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报道,每日约刊登3~5篇相关报道,占每日所有版面报道总数的10%~15%(每日所有版面报道总数在15~35篇之间浮动),并且逐渐使用抗疫女性工作者的新闻作为当日头版头条。
报道主题。根据51个样本的标题及主要内容,可以将关于女性抗疫工作者的身份分为以下几类:湖北本地女性医护人员、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女性医护人员,如《为什么第一个上报疫情的是她?》《近3500名女医务工作者援鄂抗疫》等报道;参与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女性建筑工,如《决战火神山,“娘子军”给力中国速度》等报道;市区和乡镇基层干部和妇联成员及广大女性群众,如《战“疫魔”,有我农村“娘子军”》《一名社区女书记的抗疫24小时》等报道;坚持普法及法律服务的法官与律师,如《云南女法官线上开庭》《云南女法官线上开庭》;冲在抗疫一线的女性院士,如《李兰娟乔杰兩位女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等等。
所有的报道均以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杰出事迹为主题,结合对家庭生活或日常工作学习的描述,突出展现了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在疫情面前坚定的决心、认真的态度、高效的方法和令人瞩目的成果。
报道倾向。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后,可以总结出所有新闻的报道倾向均为颂扬女性的正面报道。所有描述防控疫情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报道都以女性群体或个体为主要新闻人物,从民间化、生活化的视角,以典型的个性化的语言及特殊情境下人的行为举止塑造了鲜活的女性工作者形象,对广大女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极大的肯定与褒扬。颂扬女性群体的相关报道有《发挥妇女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作用》《战在前线 她们直面疫魔》等;颂扬女性个体的相关报道有《湖北给予张继先记大功奖励》《该是我们这一代承担责任的时候了——43名“90后”的最美逆行》等。
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
综上所述,抗疫一线鲜明的女性工作者形象通过《中国妇女报》的新闻报道跃然纸上。全国各地女性医护人员坚守病房,不在病区的女性医生线上为患者答疑;女性警察及其他女性基层工作者认真摸排疫情、宣传防疫知识;在知识水平和卫生条件较为低下的农村,村干部和妇女群众自力更生消毒测温、生产口罩;法务工作者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开通线上免费法律咨询等;呼吸内科医生张继先敏锐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李兰娟院士受命驰援武汉一线……该报用较多的篇幅与报道数量让抗疫一线的女性工作者摆脱传统的女性媒介标签,以全新的形象走入大众的视线。
同时,《中国妇女报》还关注到了她们作为不同个体的个性差异。报道同时展现了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或是“80后”“90后”的标签,并没有笼统地将女性工作者套进雷同的叙事框架,而是按照新闻人物的个性特點或背景故事,将女性工作者的生活与工作相结合,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完整的新闻人物,一个个鲜活的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该报的相关报道涉及抗击疫情中多行业的女性群体,包括社区和乡镇基层干部、建筑工人等常被传统媒体以男性群体作为主角呈现的行业,突破了以往的媒介刻板印象。
结语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具有新闻信息“编码”的功能。受众接受信息后进行“译码”,将新闻解读并形成相应的认知与行为。长期以来,部分媒体将女性形象固定化、模式化,男性形象活跃在权威、理性的公共领域,而女性则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性形象,主要活动场所通常在家庭。这样的新闻报道将女性形象边缘化,剥夺了女性群体的话语权,影响了大众对女性群体的认知,加重了大众的刻板印象。
然而,《中国妇女报》对于抗疫一线女性工作者的报道突破了以往性别差异的刻板成见,塑造了在抗击疫情一线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作出了极大贡献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这样的报道鼓励了更多的女性将女性新闻人物作为榜样,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女性的半边天作用。除此之外,以性别平等、鼓励女性的视角进行报道,还充分占领了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在特殊时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舆论环境,传播“积极情绪”,促进社会协同。在构建新时代女性形象,打破传统媒介男女报道比例不均,关心女性发展、维护女性话语权的道路上,《中国妇女报》为大众媒体做出了榜样。(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1页-92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206页。
3.栾轶玫,张雅琦:《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信息呈现与媒体表现》,《新闻战线》,2020(2)。
4.李林容,李茜茜:《“大妈”媒介形象的嬗变(2007-2017)——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和〈中国妇女报〉相关报道为例》,《编辑之友》,2018(11)。
5.马 藜,石潇纯:《追求性别和谐:〈中国妇女报〉的舆论导向》,《编辑之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