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刊速递

2012-05-22

天津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残障儿童牧羊内向

要刊速递

《目撩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18期

美国高官清华受训

授课教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坐在圆形长桌的一端,他没有准备讲稿,言辞犀利。在他面前,围坐于桌边的十几名学生大多西装革履,身兼重职——他们是一群“厅局级”美国官员(高级政务官)。这是第二届“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上的一幕。

《新民周刊》2012年第21期

“淘宝大学”“颠覆”教育?

“淘宝大学”倍受争议。有人说,让学生掌握谋生的技能是教育应有之义,也有人反驳说,教育不应如此短视和功利。把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行为还原到特殊的环境中,一切将更容易理解:在义乌这个“微企业”最为活跃的城市,创业成功是一个诱人的人生目标。

《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4期

牧羊地上的儿童村

25年前,美国人贝天牧和妻子潘姆拉来到中国当老师。1991年,因为一次在福利院当志愿者的经历,他们与孤儿结缘,并收养了一个中国的残疾女孩;之后又陆续收养一对双胞胎兄弟和一个患有唇腭裂的男婴。贝天牧夫妇和更多的好心人共同努力,建立了牧羊地儿童村(动工前是周围村民牧羊的地方),成功帮助3000名残疾弃儿接受了康复治疗手术,抚养了900余名中国孤儿。儿童村位于天津武清与河北廊坊交界的大王古庄,在微博的传播下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18期

乳娘村的孩子

从合肥市区向北20公里,再走一段坑洼的沙土路,就到了吕面坊村。三十头镇的吕面坊村只有28户人家,却备受关注,因为这28户人家中有近20户寄养了福利院的残障儿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合肥市福利院就选择吕面坊村作为首批试点,将残障儿童寄养在农户家,每月给予适当补贴和其他实物资助。吕面坊村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乳娘村”。在这里,孩子们在爱的包围中成长,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这份与血缘无关的爱,已经超越了亲情。

《南都周刊》2012年第22期

内向者的“静”争力

不久前有条新闻:某位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并且总成绩排在专业岗位第一名的应聘者,却在准备上岗前被告知取消录用,理由是——性格内向。关于“内向者是否适合职场生存”的话题,早已有人进行过讨论。事实上,内向的性格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法律与生活》2012年第9期

李玫瑾:在孩子6岁前对其说“不”

父母在孩子3岁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在孩子4~6岁时实施性格抚养,要学会在孩子6岁前对其说“不”。在培养孩子性格的过程中,父母要克制其任性,防止其压抑,抵制其冲动,避免其自私和娇气。

(责任编辑 邓 蕙)

猜你喜欢

残障儿童牧羊内向
“互联网+”下农村残障儿童远程送教实践研究
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法律保护
苏武牧羊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庄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浅谈优势视角理论下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
全民阅读背景下残障儿童阅读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