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分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2012-05-06邹永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3期
关键词:抑酸食管炎流性

邹永红

信丰县古陂卫生院,江西赣州 341600

反流性食管炎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该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烧心、胸痛和反酸,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咽下困难和消化管出血等常见的并发症现象。本次研究中选取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例,对应用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随机抽取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4~82岁,平均51.8岁;治疗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2~83岁,平均52.2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 mg,1次/d,口服西沙比利,每次10 mg,3次/d;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每次10 mg,1次/d,口服西沙比利,每次10 mg,3次/d。对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效果、并发症率和复发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治疗后症状表现完全或基本得到缓解;有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78.0%;治疗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证率和症状复发率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9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22.0%;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2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4.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比较[n(%)]

2.3 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8.42±3.27)d,治疗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1.61±4.08)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采用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但该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①该类药物在对不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多次给药才能够保证达到最大的抑酸效应,即使每天服药次数保证在2次仍有出现夜间酸反跳症状的可能。雷贝拉唑是新一代的质子泵阻滞剂,该药物的主要特点是Pka值相对较高,对胃酸分泌具有快速抑制作用,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对酸相关性疾病进行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非常理想的抑酸效果;②抑酸作用的起效速度相对较快;③可以使较高的抑酸水平得到完全维持;④在大范围患者中均可以达到有效抑酸效果,不会对其他药物产生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前者在应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应用后患者症状再次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后者,可以使临床治疗时间大大缩短。

猜你喜欢

抑酸食管炎流性
“拉唑”和“替丁”,治疗胃酸哪家强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抑酸治疗对声带白斑术后相关症状的影响分析
使用抑酸药物增加医院感染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从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探讨TKI与抑酸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