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教学制度改革探索
2012-05-04蒙宗宏梁艳玲
蒙宗宏 梁艳玲
[摘要]传统的大学教研室制度已经逐渐脱离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初衷,逐步沦为一种日常教学工作组织与评价的基层行政组织。改革试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为中心”,以项目为平台,跨院系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建立以科研项目或专业基本课程为基点的工作室以及配套的制度、硬件设施,整合教学、科研与服务,有效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教研室制度工作室制度制度改革
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经过40多年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已经基本满足社会需求[1]。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最初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高等院校计划经济模式的教学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高校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以及招生人数激增带来的实践资源紧缺,作为实践基地的外环境的作用随之被弱化。学校教学逐渐偏重理论而轻于实践。传统的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因外界对毕业生各种具体的能力与技能的要求显得越来越有限。不仅如此各种知识与理论的累积使基本理论教学占用了绝大部分比例,进一步促使大学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逐渐脱离。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具体工作。但社会用人单位会因此而对毕业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质量产生质疑。
进入大学阶段,课外学习的自由支配时间与自由探索的空间相比中学阶段有了质的变化。然而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主导的接受学习,对于课外自主学习形式——包括当前与中长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时间安排、持续而有效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并无明确的概念。相应地,大学的教育者们对这个关乎学生学习质量的问题也缺乏普遍而有效的关注。例如怎样在大学学习起始阶段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其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与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会对学生在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针对未来社会实践的要求把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就以上方面,大学教学制度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长期以来存在有效结合的问题。
由此观之,目前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微观层面的瓶颈可具体体现在教学制度建设方面,而这种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是否能从可操作层面实现教学制度创新,以使学生的大学学习结果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实际的效用。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管理
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科研组织结构, 直接承担计划、组织、实施教学与科研及学科建设任务。我国的大学教研室制度建设借鉴了前苏联的制度建设经验。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成仿吾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详细地说明了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具体工作的项目。此后,教研室这种教学组织在全国高等学校里普及开来[2]。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这种制度已经逐渐脱离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初衷,逐步沦为一种日常教学工作组织与评价的基层行政组织。同时,这种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大学教学管理的日益行政化倾向而变为一个上传下达的形式化机构,且这种上传下达仅止于教学管理层与具体教学一线的联系,最为关键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层之间的联系被淡化了。如何将教学、科研与服务有机统一,改变以教研室为单元的传统教学制度,更好地服务于院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这几乎是每一个高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在此,更为具体的问题在于以何种对于学生更为切身的方式帮助学生把经过抽象的知识与理论还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建构过程更为开放、灵活并富有实效?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结果对其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有效的帮助?为此,我们进行了以“工作室”为基本单元的教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鉴于此,改革试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为中心”,以项目为平台,跨院系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建立以科研项目或专业基本课程为基点的工作室以及配套的制度、硬件设施,整合教学、科研与服务。通过制度探索,在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材建设、项目培育、专业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思路和成功经验。对于本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项目组成员: 梁燕玲、孙宏恩、范牡丹、马雅菊、蒙宗宏
(二)项目平台:《教育经典著作导读》双语课程
(三)项目建设情况
导读课程本身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经典著作的介绍和与现行教育目的、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对比,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原始状态理解、审视与评判现有的各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因此,课堂学习的重心在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发现教育活动原初就在而后来逐渐被忽视的领域,从而产生进一步在阅读中探寻的兴趣与动机。基于此,学生的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就导读课程的目的而言超越了课堂中的学习。
在导读课程进行的初期,本项目的负责人与参与者从这一目的出发,不仅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同时也把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情况尤其是课后的实际进展作为关注的焦点。为此,项目组成员先是通过建立网上讨论群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在后续过程中,经项目主持人提议,通过与其他主要参与者的商讨,专门开辟了导读课程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用途是(1)教学管理方面,定期开展学生与授课教师及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不仅如此,从参加导读课程的学生中间选出了各个专业学习素养较好并善于组织活动的同学每日在工作室值班,定期就同学们在课外阅读工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以这两种主要的形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使工作室成为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有效平台。(2)把工作室日常活动的结果汇总起来,形成各种形式的资料,为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服务。在此基础上参与双语课程建设的各科类教师可以借这一平台定期交流与研讨,使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工作室的各种相关制度经过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制度建设不断探索的过程。
(四)项目实施效果:
1.学生(学习、研究、考研、实践等)
工作室制度首先对参加导读课程学习的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机会。通过与教师和前来交流的专家学者的面对面的小范围交流,学生可以获得关于自身学习问题的具体、详细和具有针对性的解答。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着重从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向推荐学生阅读的材料从感性角度的延伸。针对学生学科基本理论架构的初始状态,强调借助阅读材料中具有概括性的、易于理解的部分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基础理论架构。最主要的策略在于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尽可能的与日常可见的教育现象充分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教育生活经验理论分析与应用的敏感性。在这一场所中师生间的话题与相应展开的内容因此会更加灵活和多元,并会更富于建设性。
工作室这种非正式的场所独有的开放性使在正式课堂上独白的教师真正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展开更为有效的、开放性的对话。同时,在工作室这个不同于宿舍和自习室的特殊场所中,学生可以就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更为严肃和自由的讨论。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每一学生或者学生群体而言就有切身的意义。具体如下:(1)更为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脱离现象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加大越来越明显。与之俱在的现象是高校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往往由于时间限制未能充分展开。这两种现象的交叠更使得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变得越来越充分和必要。这也正是学生着眼于有效学习而对教师的期待。不仅如此,由于导读课程所独具的理论开放性特征,学生可以就自身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度思考有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从而为深入的研究打开思路,并逐步形成自主的、就某一专题开展研究的能力。(2)初步建立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架构。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教育的结果形式上基本表现为课堂笔记与课本注释。这种形式上的理论架构如未经内化过程就会被逐渐遗忘。通过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基于理论的追根溯源与比较的深入讨论,形式上的理论架构经领会、解构及重新建构,便会由模糊而清晰。因此,工作室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维度把握专业理论,站在新的高度审视各种理论之间的原始联系,从而对学生考研工作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3)理论还原于生活。在工作室这种直接接触的学习方式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丰富。由局限于纯理论的探讨将自然地过渡到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现实,并不断被迫涉及到与理论相关的生活实际。当“体”与“用”之间的自然关联在不断的言谈中逐渐显现出来,实践的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这种基于理论领会之上的实践也会一定程度上脱离盲目,更有实效。
2.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大学课程设置本身的特点,除课堂教学与论文与实习指导而外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较其他学习阶段为少。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师将会因为独白式的言说缺乏学生领会的实际效果而苦恼。这种苦恼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每个人的言说都会下意识的期望对象的积极回应,从而打开言语交流的境遇,激发表达与相互交流的热情。工作室制度作为师生之间意见相互通达的平台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更为灵活、充分的机缘,为教师指向于学生实际的教学开拓了更为便利的途径。
不仅如此,工作室这种独特的空间由于其具有相对自由的对话为教师思考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关联提供了翔实生动的资料,从而摆脱在科研工作中一厢情愿的假定与流于说教的建议。教师的教学成果总结与理论思考也因此会逐渐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思考问题的空间由于问题情境的丰富被拓展,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指向性与实用性得到增益,对关乎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也会更加敏感。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同时也有益于教师的科研与晋职。
3.制度建设(双语工作室、领班导师制、研究学习、服务学习、国际交流)
工作室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的过程。起先只是由于教育经典导读课程本身需要更多的师生之间的探讨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专门开辟了一个场所。
在使用这个场所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如活动的时间与频次的随意性,学生与教师交流话题的随意性以及讨论内容如何深入、具体的问题。随后为解决以上诸种问题,领班导师制被建立起来。由于导读课程根据不同的专题分阶段进行,负责某一专题的主讲教师作为领班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就这一专题的或与之相关的交流活动。活动时间为每周两次,每一专题持续四周。在这个时间段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包括:研究式学习、服务学习与国际交流三种基本形式。研究式学习主要以专题讨论的方式展开。学生根据课后阅读的体会与主讲教师课堂上提出的具体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由答疑解惑逐步转向理论的比较与解构以及向着日常生活延伸,尽可能打开讨论的语境以使谈论的空间更开阔、更灵活。服务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两个方面:服务于学生观念领会与能力建构的过程以及服务于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的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工作室就某一学生关心的问题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讲学或者举办专题讲座。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安排学生与专家、学者在工作室面对面的座谈活动,言说者与听者的充分交流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启发。
项目后续计划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设想:
1.将工作室制度与网上讨论群有效结合起来。在工作室制度建立与实践的初期阶段,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原先实行的网上讨论群学习被搁置起来。这两种方式并无矛盾冲突,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替进行。可以发现并设计更加合理的途径把这两种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以工作室的专题研讨为主线,把网上讨论作为更具开放性的延伸。
2.增加每一专题阶段的总结性评价。对每一专题的目的、内容、过程与结果的阶段性总结不仅会对教师教学,也会对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明确的借鉴作用。对整个活动的全面审视将使教师与学生更加明了导读课程对每一个参与者所带来的益处,也会对下一次的活动如何更有效率提供更为切身的指引。
3.通过工作室的集体讨论逐渐密切各个专题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读课程由不同内容的专题组成,一直以来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以工作室为平台,通过各主讲教师与学生的集体讨论,可以逐渐发现各部分之间本身就在的关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具系统性。
4.向其他课程推广工作室制度。在这种制度逐渐显出充分的实效性时,可以向类似的课程推广。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验证这种制度的实效性是否具有普遍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工作室制度的各个具体环节。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http://news1.ruc.edu.cn/102731/53921.html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