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
2012-04-29陆正林顾永安
陆正林 顾永安
摘 要:产学研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清晰界定产学研的内涵外延和相互关系,理顺产学研结合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
产学研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政府、产业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从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到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从本科高校到培养大量研究生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都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这对于高等教育走出狭隘的“象牙塔”、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履行“服务社会”的大学职能,无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数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或经验层面上,理论层面的研究数量不多且有待深入”[1]。在产学研的概念界定和相互关系、产学研结合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内在关系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一、产学研的概念界定
产学研结合相关的概念问题,主要是清晰界定“产”、“学”、“研”这三者的内涵外延。一般来说,产学研结合就是“生产”、“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结合,是以产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本主体的合作。[2]这是毫无疑议的。然而,无论是产、学、研这三种活动,还是产的主体、学的主体、研的主体这三个基本主体,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内部分化。由于这种分化,产学研结合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因而,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我们所说的产学研结合指的是其中的某一种组合形式,还是某几种甚或全部的组合形式。
研即研究,或学术研究,实际上包含了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和运用已有科学知识(规律)开发新技术的“技术研究”两个方面。人们习惯于称前者为“基础研究”,称后者为“应用研究”,并用“科研”或“学术研究”一词统领之。然而实际上,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在相互联系的同时,又有着极大的差别,科学与技术不可合二为一。[3]同样地,在技术研究领域,也可以细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等几个不同的层次。技术开发致力于技术创新,发明新技术,是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发明的新技术有很多实际上难以直接在生产中运用,因此还需要进行技术转化工作,这是技术从有到实用化的过程。技术应用则是对可以和已经应用到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行管理、控制、诊断和局部优化。可见,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应用,是一个知识技术化、技术现实化的过程,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操作而最终得以完成。我们认为,在产学研结合的语境中,“研”主要应该指的是技术研究,即技术开发、转化和应用,因为纯学术研究、基础研究如果不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是无法与“产”结合的。当然,技术研究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成果(规律性的科学知识)为前提和起点、以实际生产为导向和目标。脱离了前者,技术研究就成为无本之木;脱离了后者,技术研究就成为无的之矢。
产即生产,或社会生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生产及生产中的关系有过深刻的阐释。他认为,人在生产中发生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自然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意识(人的存在与人的思维的关系)。[4]由此,人的生产活动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物质产品的生产(处理自然关系的活动)、社会秩序的生产(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和观念产品的生产(意识活动)。[5]第一类活动,除了人的生理活动、生殖活动,主要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即经济生产。第二类活动,旨在协调、稳固和革新人与人之间社会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其“产品”是组织形式或制度、机制,其创新表现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第三类生产则是思想观念的生产(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产学研结合中的“产”首先是第一种生产即经济生产。在这种生产中,生产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知识)、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并且通过“社会生产”的形式(分工合作)从事实际的生产活动,从而生产出最终的物质产品。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主体追求的是利润,因而,任何能够带来利润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生产。这样,产就不再局限于经济生产,还包括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咨询、服务和组织制度(管理模式、组织体制等)创新等活动。所以,理工类高校(学科专业)可以进行产学研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类高校(学科专业)同样可进行产学研结合。
学即教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学习”、“传承”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6]。对应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研”,学实际上也会有所侧重。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偏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当然那时的知识主要是宗教知识),并不关注科学和技术,更别说与产结合了。19世纪初洪堡等人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理念。这样,学不仅是学习已有的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创新知识(发现新知识)。美国自赠地学院兴起后,高校开始强调与社会的直接相互作用;世界范围内则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出现,强调应用的“新大学”不断涌现。从而,学习的内容增加了生产知识、实践知识:不仅关注如何将已有的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而且重视将学生已有的内在的知识素养外化、对象化为实现的产品。应该说,这是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原因。
二、产学研的内在关系
产学研结合是产、学、研三种不同活动的结合,也是生产主体、教学主体、研究主体这三种主体的结合。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三角关系。
其一是产学结合。生产部门(企业)的内部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进修等,是偏向产的产学结合;而教育系统的顶岗实习、见习、参观考察、实训等则是偏向学的产学结合。后者构成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系统的特色和优势。这些学生上手快、实践能力强,颇受用人单位喜爱。但是产学结合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适应性学习、“只见树木”的学习、只见其然的学习——难以有效解决长远和长期发展问题(对企业、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是如此),这一点在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时尤其明显。
其二是学研结合。学研结合,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办学模式: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研实际上是隶属于学的。相反,在各种“研究所”中(如博士后流动站),情形往往相反,学隶属于研。只是这两种学研结合,如果不进一步与生产结合起来,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一般很小(实用价值小不代表价值小,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显然,单纯的学研结合在高校与市场的距离不断拉近、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不断凸显的现代社会,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三是产研结合。产研结合,往往表现为企业内设研究所,研隶属于产。这些研究所能够面向现实,培养和培训技术人员,开发各种新技术。其不足是研究成果的受益面局限于企业内部(不像学校面向所有学生甚至全人类),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深受企业的利益驱使,研究的内驱力不足。当然,综观国内外运行良好的这类研究所,往往都与高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从对产学研三者两两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研是学与产深层次结合的中介,构成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性因素。在学研结合或产研结合中,研究活动和研究机构及其人员,往往过多地受到大学、个人的理想化牵引和企业、市场的功利性驱使,结合难免以一方为手段而以另一方为目的,从而使合作无法持久、深入。当社会要求大学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要求甚至逼迫企业关注技术持续升级的趋势不断强化时,两方面研究人员及其活动的结合就成为必然。“知识转让可以从大学转让给工业,也可以从工业转让给大学。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常常超过有关的大学科研人员的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7]这样,高校的研究人员从企业研发人员那里获取市场信息、研究课题及至“技术反哺”,企业的研发人员从高校学者那里获得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持并寻求市场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适当平衡,二者共同丰富、深化和完善学的内容与手段。从而,当产学研较好结合起来时,研总是具有双重的性质:既相对独立(表现为独立形态的各种“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又同时与产和学有着密切关联(这些研究人员深层次上往往仍然隶属于“产”或“学”,是企业的员工或高校的教员)。这种特殊性,是其联结学产、协调二者关系的秘诀之所在。研的性质和水平,往往能体现产学研结合的性质和水平。
所以,根据产、学、研的结合程度,我们可以将产学研结合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完整形态和不完整形态。不完整形态的产学研结合实质是产、学、研三者的两两结合,包括产研结合、学研结合和学产结合。在这些不完整形态的产学研结合中,两者中总有一者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另一者处于次要和附属地位——第三种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完整形态的产学研结合,由产、学、研三者共同构建一个“三权分立”式的机构和活动。这种新的机构及其活动,既与三者密切相关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立品格,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我们所说的产学研结合,正是这个新事物。因而,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传统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对于“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相分离的“纽曼式”中世纪大学是一个进步。现代的新型大学强调“产学研结合”,将“知识传授”、“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现实生产”结合起来,更大地拓展了大学的职能和功能,使大学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密切相关。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产、学、研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三者的结合,既是“围绕着知识运行”展开[8],又是“围绕着产品生产”展开,也是“围绕着文明传承”展开——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产学研结合体。问题不在于哪种视角和立场更“好”,而在于如何协调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协调的关键在于抛弃单一狭隘的(教育的、研究的、生产的)视角和立场,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这个更高的视角和立场来看待产学研结合:产、学、研从最初的浑沌不分(没有社会分工,只有自然分工),再到相对独立(社会分工),再到密切结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学研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的规律,是教育的规律,也是研究的规律。产学研结合,既是提升产、学、研的过程和手段,又是产、学、研三者的目标所在;产、学、研三者正是在“分离—结合”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力量和发展手段并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三、产学研结合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
应该说,不完整形态的产学研结合古已有之,现在仍然广泛存在,它是完整形态的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后者将教育活动、产业活动、学术研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9]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建的、转向应用型的)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产学研结合是这类高校共同的基本特征。本文基于以上理论分析,试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于这类高校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助益。
第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强调“技术研究”(技术开发、转化、应用和培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不要搞科研,这是很有争议的。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搞科研,当然首先和主要的是“技术研究”,并高度关注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要为生产而技术研究,不能为研究成果本身(论文、专利等)而研究。也就是说,要将研究的实用取向置于学术取向之前。当然,技术研究的发展,在增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其深入发展又会逆向引发具有基础性和前导性的纯学术研究,增强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并可能进而使学校迈入“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行列,这是有很多先例的。如台湾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重视“社会服务”职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其强化的“社会服务”职能,这与研究型大学强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