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这样过了一生

2012-04-29王海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四季歌贺绿汀短笛

王海

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提琴是贺老在延安鲁艺时随身相伴的,但极少在人前演奏,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是第一次听他拉这把小提琴。所以,“贺绿汀拉鲁艺小提琴”的照片,可以说是独此一家。要不是摄者祖忠人缠住贺老翻出那把小提琴,就连贺老的子女都无缘得见这一幕。这张照片中,右一为大女儿,右二小女儿,身后是小女儿的女儿,即贺绿汀的外孙女。

我和贺老在一个城市很多年,却从未谋面。我成年后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时,他已经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他是传说中的牛人,曾经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检索到他的简历,进入他浓酽而丰满的一生,你会感喟,我们这些寻常人的一生,是多么地苍白。

他23岁参加广州起义,海丰起义;28岁来上海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选修钢琴与和声学,课余翻译《和声学理论与实用》。3年后,在俄国作曲家齐尔晶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他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一曲成名,学校将他改为公费。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译著。百代唱片公司为他的得奖作品灌制唱片发行海内外。《牧童短笛》成为各国钢琴家了解中国曲风的首选作品,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33岁那年,他经过另一位牛人聂耳的介绍,进入电影界,中国人的耳朵有福了,《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从他的笔端倾泻而出。36岁那年,更让人讶异的事情发生,创作出缠绵悱恻的《四季歌》的他,写出了振奋国人抗日精神的《游击队歌》,一点点激昂加一点点雄浑,一点点诙谐加一点点快意,貌似小品但格局见大。多年之后还能让人随口哼出不能自已是臧否一部作品的最好标准,《游击队歌》算一个。

46岁那年,他是上海音乐高等学府的开山鼻祖,多年耕耘不辍,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之后十数年,佳作无数。

1963那年,这个从湖南邵阳走出的汉子成为一名“弹硬”的上海人,面对特殊年代的特殊际遇,文气的他激发出侠气的风骨。吃尽苦头的十年,宁折不弯的十年,拒绝随波逐流的十年,坚持美与真的十年。他的气质足以警醒同时代的文人墨客,也足以让后辈如我钦羡不已。做人当如贺绿汀啊,人生数十载,关键时刻要有“去他娘的”的勇气。那不是鲁莽是对圣洁的尊崇。

96岁那年,他溘然西去,留下260余首歌曲和一堆货真价实的“杰出”名号。他这样度过了一生,浓酽而充满正向的能量。他的简历,即便随意拆分成三份,派给任意三人,他们各自的人生,都称得上足够精彩,更遑论三合一。

看着照片上形容削瘦的贺老,一副悠然的牧童放牛图仿佛跃然而出,他就是那头看似缓慢然生命力惊人的牛,牧童的惬意其实来自于牛的踏实与勤勉,短笛的悠扬,是人的心境,也是牛的自白。古法天人合一,在“牧童短笛”里边,音乐与生命的高度融合,才是打动不同种族、肤色、生活背景的各色人们的元素。差不多80年前,年轻的贺绿汀窥破了这个秘密。今天,我们中的很多人,依旧不甚了了。

猜你喜欢

四季歌贺绿汀短笛
春风
立足传统 立命时代——贺绿汀声乐作品创作研究
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与理念研究
——评《贺绿汀与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清晨的短笛
浅析短笛在乐队中的运用
校园四季歌
四季歌
歌剧《贺绿汀》剧照
四季歌
“花岗岩脑袋”的贺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