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社会公器”的摄影

2012-04-29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普利策纪实摄影家

本刊编辑部

说到摄影,很难绕过闻名全球的“普利策奖”。虽然它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大类中还有若干小类,但是毫无疑问,其中最著名的当为新闻摄影奖。人们记忆中的经典摄影画面,那些关乎战争、饥饿、种族、疾病,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纪录,生动可感地定格了历史;无数难以说清的重大主题,浓缩于刹那间。而由此引发的感叹与众议,也绵延不绝。影像所蕴含的丰富含义,足令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与艺术家们反复玩味。作为历史的缩影,这样的摄影,无疑具有“社会公器”的功能。或许,这位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后又移居美国的普利策先生,在1903年写下遗嘱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会在全球产生如此的震撼力与影响力。

关注普利策,不是因为“普利策获奖情结”;如同关注诺贝尔,不仅仅是“诺贝尔获奖情结”。我们更关心的,是权威奖项背后的构成因子。假如一个摄影家,没有踏进战场,没有走进灾区,没有目睹饥饿,没有亲历事件——尤其是,没有一颗敏感而慈悲的心灵,没有一个深邃而敏思的头脑,没有一双鲜活而艺术的眼睛,他能够用最短的瞬间留驻历史和引发思考么?摄影理论家说,“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它总是记录与表态同时兼顾地实现了人类需要了解自身、解释自身、定义自身以及反思自身这个重要目的的视觉手段,它提出可能为人忽视甚至无视的事关人类前途的社会政治议题,引起对于社会进步与改革的思考与行动。”请注意,了解自身、解释自身、定义自身、反思自身,这些近乎学术的字眼,似乎与形象思维的摄影艺术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正是一切顶级优秀摄影的底蕴所在。同样的战争硝烟,在人道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镜头里,必然是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

为何在这里,要把愉悦心灵的摄影说得那么沉重?何况除了新闻纪实,摄影还有其它的类别。无它,乃是因为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国际风云变幻,还是国内转型发展,需要摄影家对准的镜头太多太多了。就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生态的恶化,城乡的解构,阶级的变化,事件的频仍……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未来的种种可能和警示。就我们居住的城市而言,在超越外表的浮华与繁荣之后,真正进入城市内在的生存状态,由此获取的图像,可能比美丽的风光影像更有价值,更能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可能。这难道不是“社会公器”的职责所在么?

所谓的“海派摄影”,如果立足于这样的高度,就能将移民城市的丰富性得以展示。诚如摄影家雍和所说,“上海有着比较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既受到欧美思潮的影响,也保留着江浙一带人的习惯风俗、生活方式,这也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居民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上海人的目光不仅仅面对国内,还面向世界。同时,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中国内地的老百姓会把上海作为迁徙地,世界各地的人也会把落脚处选在上海,而且在和时代的紧密性方面,上海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所以上海是一个融合体,要比外地中小城市复杂得多,纪实摄影在这里大有作为。”既为“融合体”,也就意味着在此打造具有亮度、力度、高度、深度乃至难度的摄影佳作,成为可能。

“上海国际摄影展”和“上海国际摄影节”作为文化品牌,已然众望所归、众星捧月。“摄影”之于“上海”,如同“摩登”之于“巴黎”,乃天然盟友。此品牌持续至今,业已硕果累累,一批中国摄影家脱颖而出。其中令人信服的细节是,在此次不知摄影者为何人的“盲审”中,14个金奖全被中国摄影师摘得,即便是“国际题材”,也被“国内同行”俘获,可见他们已具“国际视野”,值得欣喜。但是面对“重塑辉煌的上海摄影力量”的凝聚而成,我们尤其有必要重提普利策——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摄影展与摄影节,何时能够在这里涌现普利策奖的摄影作品?甚至,在这里诞生具有国际权威的“准普利策”摄影奖?

猜你喜欢

普利策纪实摄影家
砚边纪实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闻思考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承诺,草率不得
浅析普利策新闻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