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
2012-04-29贺筱华程亮
贺筱华 程亮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仍然建立在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主体性哲学观念基础之上。这种观念模式将学生视作被动接收知识、技术和观念灌输的纯粹客体,是被教育主体塑造和改造的对象。这种观念决定下的教学模式脱离了时代要求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0世纪兴起的主体间性哲学和交往理性理论,为我们探索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提供了启迪。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45-02
我国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促使其了解、认同、接受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党的领导的特殊使命。它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受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强烈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列宁的“灌输”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倡的“思想改造”理论。这两种理论背后的哲学基础都是立足于近代西方的主体性哲学。
一、西方近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变迁
西方近代科学与哲学的兴起,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主—客体二元对立与分裂。在这种观念模式中,人因为具有理性的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而成为整个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者与确立者。与此相对的,处于被认识、被理解、被确立地位的对象,即成为人认识的客体。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关系转化为实践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观念模式中,当认识与改造的目标指向人本身时,人即被当做客体来对待。比如,生理学与医学即以人的身体作为客体;而精神科学、心理科学则以人的精神、心理为认识改造对象。
近代西方哲学的这种主客体划分与对立原则是近代西方科学认识方法背后的哲学基础,事实上也是资本主义技术文明时代来临的意识形态。萨特认为康德哲学是“工程师的哲学”, 海德格尔也说“笛卡尔以来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技术意识的一种表现”[1]。
近代科学与技术产生以来,人类认为自己凭借科学的武器可以认识宇宙中的一切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发展技术,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使人类将整个世界改造为自己理想的状态,而且可以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然而近代科技几百年的发展证明,当这种观念泛化到一切领域,造成的是技术理性统治整个世界,人反而沦为自己所织就的技术罗网中的囚徒与奴隶。在无止境的贪婪驱使之下,人类以改造世界的名义对自然界进行无止境的掠夺和榨取,造成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追根究底,所有这些人类发展中的乱象都要归结到近代哲学中主客体对立与分裂的观念模式上去。
为了解决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现代哲学家们在批判其主客分裂对立的基础之上,扬弃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建立起新的主体间性哲学,即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改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再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同样是在近代科学与哲学的主客体观念指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以及精神与思想观念被认为像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可认识,能够找到并把握其内在规律,并能够依照这种规律将学生改造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教育工作者成为教育领域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教育的客体。因此,在近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更像是工厂,教师是生产者,而学生则是产品。教师通过自己的能动教学过程将知识、技术、观念灌输到学生的身体与大脑之中,使其朝着国家、社会和学校既定的教育目标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建立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首先,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与观念的纯粹客体,是一个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的能动的学习主体;其次,教育的过程不是作为主体的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教与学交流互动的过程,甚至主要是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反而在其次;第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利化过程,更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装填知识、技术与观念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由学生通过亲身的、自主的体验和参与才能完成;第四,学生不是被人塑造的,而是需要自我塑造的。对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能力,这种权利和能力不可、不应被剥夺。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我国教育界兴起了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改革思潮,在此影响下广泛开展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迄今为止教学改革最有力的领域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教学理论探讨上比较领先,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上反而落在基础教育的后面,诸多课程教学仍贯彻填鸭式教学模式,教与学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面临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第一,当今社会环境较为宽松,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并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要想用一种单一理论去塑造一种统一的思想氛围,本身面临的困难较大。第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高速流动,大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极为容易,而每一种信息和知识中都隐含着各种各样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学生本身思想情况多元复杂。第三,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其中包含很多社会矛盾、负面现象,而现有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难以解释众多矛盾和问题,难免对学生的说服力会打折扣。第四,大学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其人生观、价值观已趋于定型,在大学阶段影响其思想,本身难度就大。第五,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较强,具有很强的质疑精神和青春期特有的逆反心理,对其进行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效果非但不好,还有可能适得其反。第六,大学生由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和学习方法、手段与渠道,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而强烈的求知欲也使其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能发挥这种主体性,反而可能压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教育效率低下。
由此可见,以上种种特殊性使得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落伍于时代,教学效果普遍不甚理想。其原因在于思政课的教育思维仍建立在传统的主客体二分对立哲学基础之上。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构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观念上,不能将学生当做无自主性、无独立意识的思想改造对象,而必须当做对等的活生生的主体
大学生的思想只能通过平等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无法全盘改造。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只可能是一种对等的交互关系,而不是单向的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关系。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问题上,要完成两个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目标上,要完成从以知识理论的灌输为中心到以学生人格、情操、能力、素质的培养为中心;.在教学两个主体之间的地位上,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三)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需要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索
1.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尽可能让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学生讲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关于知识与理论性质的部分,只需学生介绍,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的;也可以是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学生可以大胆谈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学生讲课的过程不需设限,应允许其自由发挥。学生讲解后,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精华,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影响等以及纠正错误、查漏补缺。
2.课堂教学以主体间的双向对话与交流取代主体
(教师)对客体(学生)的单向灌输与改造。应大量使用讨论式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就一些学习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引入小规模讨论。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学生讲解和提出观点之后鼓励其他学生对此开展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一家之言,通过自身见解的深刻性和辨证性取得学生的认同,而不是以教师或权威的地位压服学生。
3.打破教材限制,面向社会现实。思政课的时政性较强,与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故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热点,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矛盾和具有负面影响的现象与问题,尤其要加以重视,不能回避。对这些问题的解读,不能简单地以教材和官方理论为依据,而应加以中立的辩证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背后的深刻社会根源及解决之道,以社会责任感化解其不满情绪。
参考文献:
[1]郑建辉,于守武,南守宇.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