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文化差异的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
2012-04-29钱毓英
钱毓英
摘要:管理沟通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本文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入手,从跨文化管理沟通的视角,分析地方高校管理沟通的现状特点,指出高校管理沟通中存在的沟通障碍和问题,探讨有效的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方法。
关键词: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74-03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会将75%以上的时间花在沟通上,沟通问题在现代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实现良好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任何管理活动,从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与物的管理,二是人与人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效率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技术过程,而是与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人与人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沟通。那么,何为管理沟通?沟通者为了某一目的,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取得客体相应的反映和反馈的整个过程称为管理沟通[1]。而跨文化管理沟通强调的是沟通者和沟通客体都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他们要共享信息,这使得沟通之间传递信息、理解信息、反馈信息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开放性加强,人力资源在国内跨地域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在经济比较发达、比较开放的城市中,多元地域文化融合的机会更多。地方高校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方言的人,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教职员工有自己的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方式、性格特点和价值观。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或者管理者之间常常因语言文化不同导致工作中出现意见甚至激烈冲突。国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推行,使得高校管理部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内容和使命,管理人员的沟通职能也被赋予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沟通障碍问题是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通病,因此,探求有效的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方法势在必行。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溯源
管理沟通学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理论。它萌芽于20世纪初,从企业实际管理研究发展而来, 20世纪80年代取得深入发展。对它最早研究的学者是亨利·法约尔,之后梅奥、申农、维纳、巴纳德等也都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管理沟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稚嫩,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此才开始真正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效的沟通》之后,相关译著和专著陆续出现,如《管理沟通》(康青等,2009)、《管理沟通》(王怀明等,2007)、《管理沟通》(苏勇等,2005)等。跨文化管理沟通是管理沟通学理论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发展,跨文化沟通问题越来越多,带动了一大批学者开始专注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研究。美国人较早地掀起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在总结和介绍国外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跨文化管理》(胡军,1995)全面介绍了跨文化管理理论,朱筠笙(2000)、马春光(2004)、陈晓萍(2005)等人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诸多中西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2]。
纵观国内外关于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发现,学者们着眼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着眼于跨国企业的管理研究居多,研究的关注点是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员工有效沟通,从而达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本文是基于国家内部的语言文化差异性,对高校管理中因不同语言文化交互作用导致的沟通障碍进行分析研究。
二、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特点
高校管理沟通指的是高校为了达成各种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各类管理信息交流的行为过程。高校各类管理过程如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都离不开沟通。通过沟通交流使得全校人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协调步伐、共同实现学校学院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相比,高校管理者和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管理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文化差异性
首先,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存在文化差异性。高校教师文化层次高、知识水平高,是“文化人”。“文化人”一般来讲性格具有多样性、对事对物都会趋于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趋于批判性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比较感性,但有时也未必能站在学校学院发展的大局上考虑问题。这与高校管理工作中崇尚制度化、数字化、量化标准有矛盾冲突,高校管理需要制度化,同时又需要人性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矛盾在这个差异性中常常被激化。其次,地域文化因素给教职员工带来的沟通差异。每个地域都蕴含着独特的人文气息,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教育特点等所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都会在沟通者身上有所体现。同时,需要注意社会大文化背景对教职员工的影响。高校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对社会发展变化特别敏感,各类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在校园中都会很快表现出来,这些都使得高校的管理沟通具有强烈的文化差异性特点。
(二)学术性
高校是学术和知识的聚集之地,沟通对象、沟通内容都带有学术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总是围绕学术知识开展各类沟通。不难发现,与知识分子的沟通有别于一般的沟通。“学术”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是高水平大学的立校之本,这点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高校因学术能力突出而被提拔的现象比比皆是,双肩挑的干部也不在少数,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院士等高级知识分子。高校的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学者参与治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这无疑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受语言的影响
语言是实现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手段,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是达成预期沟通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的教师、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方言区地域,语言的差异性对管理沟通的影响更大。高校师生在社会中是一个文明程度和综合素养较高的群体,但在现实中,高校师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现象极为常见,教职工常存在语音不标准、方言词汇滥用、语调表达不当等现象,导致开会时大家听不明白,上传下达中信息失真或遗漏等,这些在管理沟通上形成比较大的沟通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紧密结合。语言上的差异性体现出说话者不同的“圈子”文化。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以能说一口上海话、广东话、浙江话而自豪,而一些本地域的教职员工也总喜欢用本地话来交流沟通,以显示其身份信息。他们以各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自己的本土文化。能讲同一个方言,说明大家是属于同一个“圈子”的。这种“圈子”语言文化也给高校管理沟通带来一定的沟通障碍。
(四)组织松散性
高校管理部门与企业组织不同,他们之间虽互相联系却又相对独立,马奇(James G.March)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松散联接”的系统,其内部存在着“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管理者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与独立性,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各职能部门和学院之间更多地存在着分隔与断裂。有时因某职能部门不断改革创新,下达各项任务指标,导致二级学院管理者疲于应付,未能配合默契。与此同时,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展,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组织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种扩展不仅增加了信息的数量,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路线长度和渠道数量,沟通中信息易失真。从教师方面看,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不同,具有更大的松散性和自由度。教师上课安排自由、科学研究自由、上课以外的时间大部分都可以由自己支配使用。教师所在的学院系所的高度专业化也削弱了大学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一致性,弱化了一般组织所具有的超强秩序的结构[3]。组织松散性导致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存在较多沟通障碍。
三、高校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沟通的对策
从上述高校跨文化管理沟通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沟通效率低下、信息沟通障碍阻碍信息传递或曲解了信息内容等问题。这可能来自于信息发送者,也可能来自于信息接受者,也有来自于环境的因素。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高校管理者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要具备较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管理者的主观思想、文化水平、工作经验、思维能力等因素对沟通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跨文化管理沟通理论中,我国的沟通文化属于高情境文化,是一种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沟通者之间不太喜欢用直接、明了的语言完成沟通过程,所以管理者常常要综合考虑很多外在信息去“意会”和“揣摩”沟通对象。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高校管理者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文化有识别和判断能力。在具体交际中能够注意获取对方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地域、宗教、学科专业、职务、喜好等,敏锐捕捉到沟通对方的心理态度是积极的、中性的还是消极的。其次,从心理管理学来看,需要管理者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管理对象的认知方式和潜在要求,遵循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沟通交流。
(二)管理者要了解管理对象的需要和动机,选择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敏锐捕捉到对方的心理信息和文化信息以后,能快速把对方需要的和自己所能提供的结合起来考虑,了解对方“要什么”和自己能“给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努力实现建设性管理沟通。所谓建设性管理沟通,是指在不损害,甚至在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的确切、诚实的管理沟通方式。简单地说,建设性管理沟通既能解决目标问题,又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沟通效果的成败。针对不同的人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有的可能用电话沟通或网络沟通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坐下来面谈分析、了解和交流,有的则可以选择书信、邮件等方式谨慎沟通。针对不同的沟通范围,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沟通模式。当然,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沟通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网络沟通方式因其沟通便利、节约成本、互动性高等特点成为高校办公室管理的新宠,如网络聊天工具、网络短信发送平台、电子邮件等。
(三)管理者要妥善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高校具有独特的学术性特点,管理者在强调“学术”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妥善处理好“学术立校”、“教授治学”理念与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如何权衡取舍的问题,否则会导致沟通障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沟通要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和人文性,而一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方面充满个性和创新性,因此,在管理沟通中可能会与管理者产生矛盾,往往体现在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冲突上。高校在大力崇尚学术、追求学术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服务学术,也要妥善处理管理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者在学术上的权力,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行政力量做好学者资源的调配和安排工作。在制度化前提下,使学者的知识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管理者要做好管理沟通的有效控制
控制是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的职能,跨文化管理沟通中的控制活动就是确保沟通目的的实现,对沟通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调整的一系列活动。高校管理者除了主观上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要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减少知识结构差距的障碍,减少信息传递失真等现象外,在客观环境因素上要做好管理沟通的有效性控制活动。比如,要构建平等快捷的多样化沟通平台,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减少信息输送的环节。另外,必须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反馈形式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设置内部意见箱、不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非正式谈话等,实现良好稳定的沟通反馈模式。反馈不应是简单的对与错、失败或成功,而应是核实沟通对象是否真正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对沟通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管理者能够准确及时获得沟通对象反馈的相关信息,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和分析,不断调整和创新管理工作的方法。
高校要建立“开放”、“包容”、“自由”的校园语言文化氛围。面对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语言文化,高校要传承优秀语言文化,创造新鲜文化内容,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内化”过程。从语言上来看,高校要继续普及和推广普通话,进一步丰富和建设推普工作的内涵,通过在校园内组织各类丰富生动的语言文字活动或者举办语言类讲座逐渐减少教职员工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消除“圈子”文化现象。在管理沟通方式上尽量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使沟通过程既有信息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又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持久性;对各类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高校要积极找到各种差异性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优势,缩小差异,让校园中的个人文化、地域文化、群体文化逐渐从属于校园主流文化,产生文化协同效应。高校管理部门或者校工会可以组织文体活动消除人际交往隔膜,尤其针对新入校的教职工,还可以几个部门或学院联谊开展活动,或不定期面向全校师生举办有关地域文化差异比较的讲座,进一步促进了解,增进彼此友谊。通过各类活动消除部分教师因对管理模式和主流文化不了解导致与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格格不入的现象,努力减少在日常管理中发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沟通障碍问题。
五味沟通谓之“和”,五音沟通谓之“谐”,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管理者开展积极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沟通。总而言之,良好的管理沟通对提高管理工作总体绩效作用甚大,管理者要善于倾听、鼓励和换位思考,积极实现建设性沟通,努力做到四多四少:即爱多厌少,表扬多批评少,关心多冷落少,理解多偏见少。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清除和避免跨文化管理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魏江,严进.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0.
[2]晏雄.基于文化维度视角的跨文化管理理论述评[J].消
费导刊,2008,(3).
[3]陈运超.现代大学管理沟通的本质特征[J].重庆工商大
学学报:社科版,2008,(5).
[4][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方海萍等译.管理工作的本质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