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证分
2012-04-29刘宇鹏李彤赵慧峰
刘宇鹏 李彤 赵慧峰
摘要:运用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区168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以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的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户增收;Pr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8;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86-04
Empirical Analysis on Radiation and Driving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Promoting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LIU Yu-peng,LI Tong,ZHAO Hui-feng
(College of Business,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1,Hebei,China)
Abstract: Probit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farmer of 168 villages in the are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and factors promoting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ject di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And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 in family,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cultivated land in family, number of farmer covered by the project, time of guidance and training per year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for food production;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Probit model
收稿日期:2011-10-24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201101064);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457205D-6)
作者简介:刘宇鹏(1977-),男,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电话)15831205789(电子信箱)
lewispeng2002@126.com。农业科技进步是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也是促进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1]。为深入了解近几年来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对工程区粮食生产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析工程实施对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区粮食生产和农民种粮收入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Probit模型对粮食丰产工程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与模型选择
1.1研究假设
种粮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种粮意愿取决于种粮的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必须能够通过科技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丰产工程才能顺利实施,才会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
从理论上讲,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要通过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生产资料扶持和技术培训来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水平。所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种因素:
1)农户个体特征。主要包括户主的文化程度、户主年龄以及户主的就业状况。一般而言,户主年龄越大,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越深,接受粮食种植新技术的意愿和程度就会越低,学习速度也较慢,种粮收入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户主接受和学习新种植技术的速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户主,因为一般情况下,户主文化程度越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越快,可以较好地分析不同种植技术的比较收益,更敢于创新并尝试新技术[3]。户主的就业状况也是影响粮食丰产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户主属完全务农型,其运用新种植技术的积极性和程度则高于其他农户,相应地通过粮食丰产工程获得收入的比例也较高。
2)农户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农户家庭规模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一般来说,农户家庭人口越多,其参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也越多,粮食产出量就可能越大。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大的农户,其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可能性和程度较高,从粮食丰产工程中增加种粮收入的可能性也较大[4]。
3)农户生产特征。主要包括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参与工程时间、听从专家指导程度。从理论上说,农户中农业劳动力数量越多,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积极性越高,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农户拥有的耕地越多,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愿望越强烈,而且可以通过粮食丰产工程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户参与工程时间越长,对粮食丰产工程越了解,新技术应用对农户收入影响越大[5]。农户听从专家指导程度越高,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越快,越有利于农户增加收入。
4)工程组织特征。主要包括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一般而言,工程覆盖农户数量越多,每年指导和培训次数越多,工程辐射带动能力越强,农户接受、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就越快,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也比较强。
1.2模型选择
由于本文选择的变量主要是非连续的离散变量,所以选择Probit模型对粮食丰产工程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Probit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常用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因变量为定类变量的回归分析中。Probit模型可以具体表示为:
Y*i=Xi βi+ui;Yi=1(Y*i>0) (1)
(1)式中,Y是实际观察到的二值选择变量,Yi*是未观察到的潜变量,Xi为影响第i个样本的选择行为的诸多因素,βi为相应的系数,随机误差项ui服从标准正态分布。Yi=1(Y*i>0)表示:当Y*i>0时,Yi=1;否则,Yi=0。由此可以推出Yi=1的概率表达式:
P(Yi=1|Xi)=Φ(Xiβi) (2)
(2)式中,Φ(Xiβi)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在随机样本中,各项观测值相互独立,Probit模型的对数似然估计函数为:
LL=ln(L(βi))=∑(YilnP+(1-Yi)ln(1-P))
=∑(YiLnΦ(Xiβi)+(1-Yi)ln(1-Φ(Xiβi))) (3)
利用极大似然法可得到未知参数βi的估计值。根据理论分析,结合表1中有关变量的定义,建立如下Probit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β11X11+β12X12 (4)
模型中所采用的因变量Y是农户家庭收入中通过参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所获得收入的变化,种粮收入的变化结果有增加、不变和减少3种情况,对收入增加的赋值为1,否则(不变或减少)为0。选择的自变量X表示各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生产特征和工程组织特征4个方面。反映农户个体特征的变量有户主年龄(X1)、户主文化程度(X2)、户主就业状况(X3);农户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农户家庭人口数(X4)和家庭农业收入比例(X5);农户生产特征主要用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X6)、家庭耕地面积(X7)、农户参与工程时间(X8)和听从专家指导程度(X9)等变量来表示;工程组织特征则用工程覆盖农户数(X10)、每年指导次数(X11)、每年培训次数(X12)来表示。β0和βi表示回归系数。模型变量的定义和具体统计描述见表1。
2调查问卷与数据的特征说明
2.1 调查数据来源
2008~2010年利用教学实习的机会带领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20多名研究生和上百名本科生在各工程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入户访谈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保定、石家庄、邢台、沧州、承德、邯郸、衡水、廊坊、唐山、张家口、秦皇岛等11个地市,共计选择了79个粮食主产县110个乡168个行政村的种粮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入户访谈法。共收回问卷689份,其中有效问卷632份,有效率为91.73%。
2.2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
户主的个人特征:男性占68.36%,女性占31.64%;户主年龄分布:30岁以下占17.40%,31~40岁占29.20%,41~50岁占23.30%,51岁以上占30.10%。户主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7.41%,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2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0.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56%,小学占18.52%,只有3.12%的农户没有受过教育。家庭特征:在所调查农户中,每户平均人口4.29人,劳动力2.36人,平均每户耕地面积0.274 hm2。
3粮食丰产工程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Probit回归处理,回归结果见表2。从回归结果看,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
3.1农户个体特征分析
户主年龄的系数为负,虽然不显著,但调查结果表明50岁以下的户主对粮食丰产工程新种植技术的接受程度确实比较高,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户对粮食丰产工程的认可程度略低于50岁以下的户主,从而影响了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户主文化程度的系数极显著,表明文化程度对农户通过粮食丰产工程增收影响极显著。这是因为文化程度对农户学习并应用新技术有很大决定作用,文化程度高的户主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强,并且在粮食种植过程中更容易提高经营水平、积累种植经验,这与调查结果完全吻合。户主就业状况的系数显著,说明完全务农的农户通过粮食丰产工程获得收入的比例也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完全务农的调查户中有78.33%参与了粮食丰产工程,而非完全务农的农户参加粮食丰产工程的比例只有21.67%,正是由于完全务农农户参与粮食丰产工程比例较高,相应地通过工程获得收入的比例也较高。
3.2农户家庭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户家庭特征中农户家庭人口数的系数不显著,表明家庭人口与参与粮食丰产工程并获得收入关系不明显,而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对收入增长有极显著的正面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大的农户很少从事其他产业,多数是完全务农的农户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程度比较高,从粮食丰产工程中获得收入也明显较高。
3.3农户生产特征分析
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户收入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多少虽然与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程度没有必然联系,但家庭耕地面积的系数极显著,说明家庭耕地数量多的农户想通过粮食丰产工程增加收入的动机更强。可能是因为家庭耕地数量多的农户大多以种植业为主业,更希望通过参加粮食丰产工程来学习种粮技术并提高收入水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推测。农户参与工程时间的系数显著,表明农户参与粮食丰产工程的时间越长,对粮食丰产工程的信任程度越深入,随着对新技术的认可程度加深,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听从专家指导程度的系数不显著,与理论预期不符,原因可能是调查地区大多数属于核心试验区和技术示范区,农户对于粮食丰产工程的认知态度比较一致,导致对工程专家提供的各种种植技术认可度较高,绝大多数农户乐于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
3.4工程组织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在工程组织特征的3个变量中,工程覆盖农户数的系数不显著,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的系数极显著。专家的定期指导和培训在粮食丰产工程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农户接受、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程度,而且可以通过指导和培训的不断强化,使农民较快地积累种粮经验,因此具有提高农户种粮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功能。调查结果也显示,一方面,专家和农民接触的机会越多,农民对专家的信任程度越强,专家的指导措施越容易被农民实施。另一方面,指导和培训次数多的年份,农户学习新技术的速度就快,农户种粮收入增长也比较明显,这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4结论与政策分析
本研究利用Probit模型,运用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区168个行政村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2004年以来,随着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不断发展,各县领导越来越重视粮食丰产技术对当地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对种粮农户的扶持政策逐年增加。分析结果表明,省、市、县种粮扶持政策不能没有主次之分。一方面,应在巩固新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工程区覆盖范围,积极推广新的种植技术,重点支持粮食增产潜力较大地区,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粮食丰产工程宣传力度,在全省更大范围内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粮食丰产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 刘小鹏,陈再高,何懋武.提高科技对粮食增产效果及对粮食的贡献率的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5-16.
[2] 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江海学刊,2005(5):82-88.
[3] 李成贵,王红春.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J].国际经济评论,2002(3):7-15.
[4] 李春海.以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J].天府新论,2004(3):44-46.
[5]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林毅夫.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