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新闻价值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012-04-29高涵
高涵
【摘要】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它优于现有传统媒体的特点,使其逐渐成为新闻采集与发布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平台,其专业性虽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但在突发事件及直播事件、娱乐事件等新闻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微博这一新媒体发现新闻、创造新闻及制造舆论的能力愈发增强。本文将在论述微博的媒体特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微博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新闻价值;媒介融合
微博的兴起与发展
所谓微博,也称即时博客,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建立在Web2.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AP、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并即时分享信息。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传播密度紧、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裂变传播。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早在2006年3月,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最先推出了Twitter,它一经推出就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Twitter在牛津字典里的意思是“激动地或紧张地唧唧喳喳地说话”。口语化的说法就是“唠叨”或“碎碎念”。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迅速影响到国内。校内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就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他在2007年5月在国内创建了饭否网,借鉴了Twitter的运作模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为广大网民提供类似于Twitter这种网络产品的微型博客服务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IM软件(包括QQ、MSN、Google Talk)和上百种API应用在自己的饭否页面上发布消息(限定140字以内)或上传图片。用户间通过互相关注、私信、或@对话等方式互动。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新浪微博一经推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微博,比如垂直门户微博、电子商务微博、独立微博客、综合门户网站微博、SNS微博等博客网站也应运而生,就连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也分别在各类电视节目和短信服务平台中开辟了微博服务通道。由于博客这个新媒体所具有的快速高效的传播特点,使我国现有的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加入了微博这支强心剂,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目前,微博网站还在成长和扩张之中,将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微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我国微博将向工具化、细分化、移动化和开放化等方向发展。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微博的私人化、个性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便捷性、原创性、即时性的特点更突出。与社交网站相比,微博更像是新闻媒体。
微博的媒体特征分析
微博具有自媒体特性。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有别,它是由普通百姓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把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理念。微博的自媒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平民化、个性化、圈群化、自主传播、即时分享的特性上。
第一,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互动交流、内容共享,同时可以提供“最新资讯”的信息个性化服务,也基本满足了人们媒体个性化的需求。微博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发布简短、快捷的即时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速度加快。
第二,微博的发布带有自媒体的性质。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是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用户将微博作为一个及时信息的交流平台,除了发布自身信息以外,还会转发和评论他人的信息。在内容的选择上,用户倾向于关注即时信息、热门信息,并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实际上形成了以微博用户为中心的自媒体。微博的自媒体性使得其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具备便利性。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备受人们关注,而且在短时间内准确消息无法快速传播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大量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所以微博既是突发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绝佳工具,同时又因其公开性,又是辟谣的好平台。
微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现在是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主流地位不可替代,但其受冲击最大的是外在形式,主要包括介质、传播手段和内容的呈现节奏。作为社会性媒体,微博具有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深入等特点,其裂变式传播的特性使其影响力剧增。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闽籍船长冲绳获释回国等热门消息,都是在微博首发之后传播开来的。微博迅速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就是这样的优越性,使得突发事件在发生时能够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快速得以解决。
微博易制造新闻热点和形成舆论环境。微博在信息发布、评论、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和建设。由于传播的快速便捷和错综复杂的粉丝网,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舆论环境也快速形成。当发生影响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围观,在大家的讨论围观下,微博能够快速建立信息库,起到搜集信息、整理观点、寻找有价值意见的作用。微博发布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从大家讨论话题的密集度、转载度、热门度等方面我们却可以发现新闻点,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聚合多个微博信息之后,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名人和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形成微博舆论热点。新浪微博“郭美美炫富”事件,网络舆论更是引发了一场公共道德的大讨论,一度成为新闻热点。这也表明微博不仅在新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微博的新闻价值特征及新闻性拓展
以前沉默的大众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拿起自己手中的手机参与其中,也可以坐在电脑前敲击手中的键盘参与进来,这样使得微博传播个体既可以是现场新闻发布者,也可以是新闻参与者或评论者。微博传播的新特点是:互动深化的受众参与,充实细化的新闻内容,即时泛化的新闻传播。这样的特点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和传播路径,“内容为王”的理念得到了张扬,大众传播的价值在分享中得以全面体现。2009年9月,新浪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以名人微博抢占先机。随后各级传媒在当年全国两会前夕也纷纷推出微博,新闻人的敏锐显露无遗。
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非随时随地发生,有价值的观点却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所谓有价值,就是公众的广泛关注度,就是具备5W新闻要素。微博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发布和评论,提高新闻事件的价值,即提高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难能可贵的是,微博的观点表达,在其人际关系网和因共同兴趣形成的粉丝群的传播网络中,观点产生交锋,信息产生裂变,影响巨大。虽然微博作者不是政府新闻发言人,也不一定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但在“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的网络互动中,微博可以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1]
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有助于为传统媒体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社会性媒体流行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信息源明显扩大,从社会性媒体获取的信息时常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过去,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报道相对被动和滞后。微博有其天然优势:微博用户人人都是信息源。所以,微博只需要用户下载一个程序,获得一个用户号,就可以在朋友之间传递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线索,显然微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快捷、安全、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
从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来看,最先知道这个新闻线索的人不一定是新闻媒体,可能是参与其中的人,也可能是现场的观望者。现场的观望者或者参与其中的人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将这一新闻事件播报出来,这有效降低了新闻事件的播报门槛,人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或线人,而且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这种新闻方式是公民参与最大化的最好诠释。名人微博也是新闻媒体获取相关最新资讯的宠儿,传统媒体恰恰利用了名人微博的资源信息的隐藏性,深入发掘其隐藏的有价值的新闻进行相关的后续深度追踪报道。
微博有助于传统媒体创新采编方法。传统的采编方式是在一个精心准备的采访地点对被采访对象的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并离开采访对象后写作成稿。写作的过程完全凭借采访记录和大脑记忆,写作成稿发布后不能及时调整或改变。微博用户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现场写作、现场编辑、现场发布,而且在微博内容发布上网后,可以及时查阅,不会担心内容被篡改。若发现失误,作者可以删除或转发更正,事件当事人也可以转发或发表不同意见,而且微博采访的对象也不会紧张,他可以在没有录音笔等传统录音设备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微博用户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微博新闻发布的要求,要强化新闻信息发布者的自律行为,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公正和公平;其次,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强化新闻写作能力,保证在140字之内能够把意思表达清楚;再次,要加强对技术和信息编排的驾驭能力,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信息分享和互动。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传统媒体开设微博。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微博联姻是明智的选择。选择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微博网络平台,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政府新闻网站、媒体网站等纷纷入驻新浪微博。例如,《新周刊》原是一本比较普通的平面媒体,现在却是新浪微博里最火的杂志,开博一年来,已有近百万名粉丝,其品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另外还有《东莞时报》,它本是一家地方性报纸,自开通微博之后,由于数次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视角新锐、版面新颖,引起全球各地微博客的关注,大大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发行量。[2]
传统媒体改变传播方式。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人际传播活动,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方式。微博通过用户对信息的关注、转发或回复功能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3]其不受人为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具有自发性和非强制性,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和主动接收的传播活动,充分体现了双方在传播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新周刊》、《创业家》等杂志就是利用微博与读者、观众良好互动的特点,把微博互动结果和观点呈现在杂志上。这种与观众互动的方式既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也宣传了媒体。
综上所述,微博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应用,革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社会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微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当然,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应该利用好自身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自己的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在坚持媒体专业性和继承发扬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利用微博这个信息平台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在传播策略和传播手段上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海鹏.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微博初探[J].商情,2010(15).
[2]封新城.微博让《新周刊》核裂变[EB/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89534.
[3]万丽萍.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