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情感·质感
2012-04-29承明欣
承明欣
【摘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采编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投入炽热的情感,最终实现让评论立起来、活起来的质感。质感,也正是追求卓越、塑造品牌的底气和底蕴所在。
【关键词】新闻评论;敏感;情感;质感
随着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新闻评论已逐渐成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传播学者李彩英认为,“媒体的竞争正从独家报道之争转向独家评论之争。评论竞争将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谁能及时对新闻进行独特、深入的解读,谁就能占领新闻竞争的制高点。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编辑记者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投入炽热的情感,最终实现让评论立起来、活起来的质感。
敏感,捕捉听点和评点的利器
新闻敏感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敏锐的发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要从围绕在周围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关注度高、时效性强、有说头、有嚼头的新闻,敏锐的嗅觉是第一位的。
要做到对新闻的敏感,编辑记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一是对国计民生、社会影响的预见能力,交通拥堵、油价上涨、医疗改革、教育不公……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是新闻敏感的前提;二是见微知著的新闻角度抢抓能力,“春江水暖鸭先知”,编辑记者一定要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梳理、发现新生事物和新苗头,观人之未观,言人所未言;三是迅速推断社会反响的洞察能力,要想方设法拓展节目的社会影响。此外,还要有对新闻事实的多角度判断能力,那么,具体来说,编辑记者该怎样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除了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外,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和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是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11年7月,郑州一处拆迁安置房建设中,出现墙体用手一砸一个洞的丑闻,在全国大力开展保障房建设的背景下,这一新闻备受关注。笔者和同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迅速跟进,深入采访,最终创作出《别让“问题砖”成为“问题人”的替罪羊》这样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报道,并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以人为本,培养受众意识。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必须要有人本意识,心系民众,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近年来,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出卖的事件屡屡发生,让不少群众苦不堪言。编辑记者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深入采访,精心采制成录音述评《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作品以强烈的人本意识获得河南省新闻奖。
迅速反应,从突发事件中发掘好素材。突发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猛料多,要善于从中发掘评论素材。2010年冬,郑州市自来水管五天两次爆管,200万市民没水喝。记者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突发事件来报道,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新闻,最终发出《爆裂的不仅是水管》这样的质疑,大大提升了评论的深度和张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敏感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新闻记者勤学好问、多看善思,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情感,触动人心的决定性力量
如果说报纸杂志的评论以理论和深度见长,而广播电视由于线性传播的特性,其评论突出“短、浅、软”的特点,即短小精悍,浅显明快,硬话软说。简单的东西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除了独特的角度和立意外,情感就成了为数不多的“杀手锏”。以声留人、以情动人,是广播电视评论成功的王道。
新闻评论要做到以情动人,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对新闻工作的热爱。真正有冲击力的评论,不是演绎出来的,更不是信口开河的脱口秀。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编辑记者保持丰沛的情感,而情感,正是开启新闻评论的情感密码。
以情动人,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仅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不可能创作出好评论的。2010年发生在郑州的开胸验肺事件举国震惊。这一事件不仅是张海超一个人的悲剧,更体现出制度的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在采制这期节目时,编辑记者重点突出对体制的忧患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创作出《开胸验肺拷问制度之殇》这样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取得较大反响。
培养对新闻事件的情感,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新闻事件和当事人亲密接触。单纯坐在办公室,随意抓几条大事小情,说些不痛不痒、无关宏旨的空泛议论,不仅难以打动听众,甚至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推行“走、转、改”,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发掘、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
情感,还体现在与受众的真诚互动。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午间新闻节目《新闻657》每天留出20分钟时间,由主持人、热线听众和在线嘉宾就某一新闻热点发表评论,真诚互动。互动效果不仅与话题密切相关,主持人的状态也是互动成败的关键。主持人如果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十足的情感,不仅点评起来妙语连珠,也能激发和点燃互动对象的热情,交流互动热烈,热线电话多到发烫,反之则可能节目冷落电话稀。
质感,品牌的底气与底蕴
质感是指一件事物和商品的材质,外观上的美学设计,以及展现出来的精致度。质感,是品牌的底气和底蕴所在。新闻评论的质感,首先在一个“质”字,作品或栏目的质地、内涵,要有超越庸常的品质。其次是整体上的精致美观,具体表现在语言的生动清丽,各部分比例和谐,设置精当。古人写文章,追求“文质彬彬”。文是文采,质是内容,文质相谐才是好文章。有“质感”的评论,就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另外,优秀的作品还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200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评论作品《三问中部》,在不长的篇幅中接连提出“中部的优劣何在”、“中部崛起的结点在哪里”、“中部崛起的发动机在哪儿”三个极富真知灼见的问题,每一问都直指中部崛起的核心问题,高屋见瓴、立意高远。几年过去了,现在读起来仍掷地有声、荡气回肠。要成就新闻评论的质感,打造品牌节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角度要独特。新闻重在一个“新”字,作为对新闻重新审视和思考的评论,要切实成为新闻的深化和延伸,成为新闻事实之外的又一个兴奋点。辽宁电台知名评论节目《新闻麻辣烫》,风格“麻辣”,选题上坚持“第一思维否定法”。对一个热点问题大家本能的第一想法、第一思维,要先否定掉,而要用第二思维、另类的方式去思考、去解读,从而使节目保持持久的活力。
主持要个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最终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评论能力和个性化表达。能否培养、发掘与栏目特色和定位相适应的个性化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成败的关键。央视《新闻1+1》的白岩松、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北京电视台《第七日》原主持人元元,都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了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浙江卫视钱江频道节目《九点半》主持人钟山,点评起新闻来常常热血沸腾、言语犀利,甚至拍案而起,被人称为“荧屏怒汉”,主持人鲜明的特色,与节目相得益彰,实现了叠加效应,增强了传播效果。
观点要立体,要富有层次感,而不是单一、片面的。这不仅要求主持人有自己的观点,更要借外脑,用外力,尽量避免一个人的武断和偏颇。不少广电媒体都在打造和建立自己的优秀评论员队伍。《中国之声》就建立起了以马光远、曹景行为代表的评论员队伍,他们精准的点评、独特的视角为节目增色不少。河南电台《657新闻眼》还创造性地从热心听众中“海选”了一批百姓观察员,在评论中引入平民百姓的智慧,既能丰富节目的观点,又真正贴近了受众,效果良好。
此外,形式要新颖,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山东电台的《热点评说》,打破新闻节目常规制作原则,在评论一些时事、经济、文化主题时,尝试将电影小品经典对白、歌曲等用作插曲和片花,与评论主题相映成趣,有别开生面、画龙点睛的效果。辽宁卫视的《说天下》甚至成了脱口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被不少网友调侃,非常活泼,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王刚.论党报评论的立体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0下).
[2]郭家健,康乐群.新闻立台,评论强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3]杨晓.探析《九点半》的成功之道[J].新闻爱好者,2010(1下).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