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都市: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转变与差异
2012-04-29徐肖楠
徐肖楠
都市之风已经扑面而来,都市文学也已经在文学中遍地生根。我们身在都市繁华之中,看到都市日日崛起、听到都市夜夜变化却不承认都市,是把自己先从都市中撇清的自以为是:实际上,那似乎是在看别人生活;我们占据都市、享受都市却认为人们在反对都市、怀疑都市的传统中,是不顾事实的似是而非:实际上,几乎人人都在赶不及地向往都市。
文学不得不伴随生活。至2010年前后,都市文学开始具有对于其他城市文学的引领作用,都市化的城市文学写作开始影响当代中国文学某些倾向。由于都市一般居于中心城市的地位,而都市文学一般作为精粹的城市文学出现,在都市文学与城市文学相到包含的情况下,谈论都市文学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对整体性城市文学的谈论。
从城市题材、城市过程到都市意识
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从最早的题材变换到城市化过程中的欲望描写。再到都市化的时尚生活意识描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体现了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城市差异和文学差异。
从1949年到1989年是第一阶段,在这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意识和生活风格没有太大差异,写作乡村与写作城市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意義,只是写作题材、生活背景和描写景观的不同。
1990年代以后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突飞猛进。城市文学作为城市化过程的伴随物出现,主要表达人们对城市化的渴望和对城市生活的欲望向往,并对应于城市化过程,但随着这个从题材到欲望的变化,在1990年代以后,城市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整体的影响开始增大。
进入2010年前后开始了第三阶段,在这个时期,大批地区性都市已经产生,以穗、沪、京为代表的大型都市也更加成熟完备,这个时期的城市开始转向对都市生活意识的集中靠拢,都市时尚的普遍发生使城市文学开始成为某些生存方式和生存风格的表现,城市文学并不像此前那样完全被动地追随生活过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影响并改变着人与城市。
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城市生活场景的差异,就是文学想象意向的差异。1990年代以前,车间、办公室、集体会议是主要的场景,它们对应于一种神圣化的政治主题意向;1990年代以后,别墅、酒吧、商城、聚会是主要的场景,它们对应于一种充满享受和欲望的优越感与自足感的个人化主题,并且以此去吸引那些欣羡城市生活的人:2010年前后,1990年代城市生活中属于少数人的生活场景已变成城市生活的普遍场景,并形成了这些场景中的日常生活状态,它们对应于一种都市生活风格和生活形式的主题,这些都市人物通常都迷茫无根地游荡于都市中。
但无论如何,都市生活风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生活风格的主流性和方向性标志,都市文学自然也成为对当代中国生活和文学都有影响的一种标志:都市文学怎么样,就意味着都市生活怎么样。都市生活风格既是都市文学的描写对象和内容,也是都市文学的审美表现和主题方向。人们随着都市生活风格而形成的感受、经验和审美方式逐渐形成一些新的生活标准和生存意识,也变成新的都市文学表现,从而反过来推动新的生活表现发生。
当代都市生活对都市文学产生的,已经不仅是题材、对象、内容的影响,而且是与生活相连的审美体验和方式的改变。一些都市文学作品,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于都市生活内容,而是透过都市生活观察当代中国生活的问题、寻找人类生活的某些品质,这样的都市文学与乡村文学相比,不但有题材、对象、内容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有主题意向、精神立场和审美方式的区别。
这种区别在都市文学中比一般城市文学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1990年代以后至2010年代以前城市文学的最大变化,是城市文学所占比重的扩大,而2010年前后城市文学的变化,是更加集中地表现都市化生活风格和生存意识。
都市文学必然要进行的立场和价值选择
都市生活与当代中国生活在相互深刻影响,如果都市文学必然要去意识和体现生活与都市的关系以及带有都市特质的生命表现,那么都市文学必然要从某些方面进行立场选择:1、从自然生活转向人为生活的角度看,人建造了都市,都市构建了人。2、从城市改变生命看、都市影响人并给人重塑的机会。3、从城市体现人的多元化生存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城市生活规则或意识。4、从文学的多样性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都市和不同的都市文学。5、从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看,都市文学更为集中地体现着城市生活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受现代传媒的制造与控制。
这几方面是从城市特质以及城市文学发展中自然延伸出来的,而从中进行立场选择是包含价值判断的。城市从诞生之时起,就凝聚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成为人类生存与价值选择的一个中心表现,从18世纪起,城市的力量转化到文学中,19世纪对人类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城市文学作品。至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已经变成以一个个以都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们也同时成为对生活价值产生影响的核心。现代传媒放大了城市力量,同时也进一步使种种社会力量向城市集结。当这种现代传媒影响下的城市力量转化到文学中时,文学的力量一方面被现代传媒所压制,一方面被现代传媒所扩张,传统文学变成了一个无法呼唤自身力量的神喻或者魔咒,传统文学所包含的人类价值也无法释放。
似乎当代中国的都市文学还能在时尚中部分地自己解放自己,因为都市是各种时尚社会力量的集散地,都市文学可以依托于都市力量而展开自己;也因为都市文学是介入现代传媒与城市生活间的另一种生活想象,而文学关于生活的想象本来可以比现代传媒更生动也更深刻。
于是,在都市文学中,城市价值有可能被重设和重估,这可能改变我们被都市控制的焦虑,导致我们对未来社会和文学的一切想象,而这一切想象都可能由都市文学所支配,因为,都市文学本来也由城市所支配,城市文学的种类、形式、内容、品味、格调等支配着文学想象,而城市的生活意向和生活愿望则构成了文学的主题系统。
都市文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要选择某种立场并且对自身加以改变。与都市文学对应的都市生活表面状态是:我们不是从城市中凸显了,而是消失了,在都市现实中,我们的都市身份和都市生命从现实化为虚无,城市生活群体被细化到每个个体,但个体都被细胞化了,人与人具有细胞的相似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市形象是隐形的,我们的形象是虚无的。我们看不到城市,看到的只是建筑、灯光、车流、人群、立交桥,并且,很多城市活动都转移到了网络中,文学也在实行这种转移,在网络和网络文学中人们更加虚无了。都市文学的可能性在于:把城市形象从汽车、道路、建筑、人群、网络的虚无中挖出来,把看不见的城市形象还原为看得见的城市形象。这样,无根基、无个性的都市人就可能转化为生动可见的都市生活形象。
这样看时,都市文学已经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和空间概念所支配的文学,也不再是单
纯的题材概念和主题概念所形成的类别空间,都市文学也不再仅仅是文学,而就是一种生活想象、生活意识、生活风格,这样的文学生活就像城市生活本身一样:对有的人它是远方的生活,对另一些人它是身边的生活,不论人们对其向往还是对其淡漠,都市文学都代表了他们的形象。
都市形象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和审美对象,一方面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剩化,一方面体现了人认识都市和改变都市的某种方式。就前者而言,都市既是个人生命价值的凝聚,又是文学价值的凝聚;就后者而言,都市文学不断推动都市和人趋向更高层面的都市审美建构,跳出实用功利性而构建都市形象与都市文学形象。当都市文学与其所表现的都市一起成为本质力量的对剩化时,就会从中折射出人的自我认知,由此确认人的也就是个体的自我价值。
都市文学的写作对象如此,都市文学的写作主体也是这样,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对都市生活的态度。也代表了不同的生存意向。都市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主体都是分层分类的。新的写作主体和对象主体实际上是由对都市生活的不同感受和理解形成的。
都市中的不同差异与乡村传统
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今天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都市化,二是时尚化,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同时这两个特征也合并演变为一种迷惑与反思的都市特质,这个特质明确地与2010年以前的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产生差异。
这种差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当代中国城市已经多样化,在大都市的比照下,城市已经显出不同规模、不同风格、不同理想、不同形象的区别,这决定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文学。另一方面,在都市生活系统中,在都市文学的具体表现中,也有不同的都市生活,这些生活显出高雅与粗俗、权贵与平民、宏大与日常、公众与个人的种种差异,这些差异不但会作为描写对象进入都市文学的内容,而且会作为主题思考进人都市文学的风格与形式。
都市文学突出而强烈的城市特征既体现了其中与一般城市的差异性,也体现了与一般城市文学的差异性。城市文学与都市文学不同,区别之一来自城市规模的不同:城市泛指各个层次规模不同的全部城市,都市是在一个地域内具有核心位置、规模较大的一些城市;区别之二来自文学内容的不同:城市文学中包含都市文学,但不能像都市文学那样集中而精粹地表现城市生活的倾向与趋势,都市文学更加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城市生活的重要特征,同时也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城市文学的核心行为。并由此影响其他城市文学。
都市不是地缘的概念,往往大都市代表世界整体,小城市代表个体生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城市特色,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生活主题和生活风格,但仅从现实出发而不考虑文学因素时,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小城市中,大都市与大都市一般相似相像,描写都市生活的文学如果仅仅再现都市现实,就很难有独特性。
文学的独特性在于表现生活,而不仅仅是再现生活。它要表达的是同一都市生活形式中不同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同一生活状态中人的差异。由于都市生活具有一致性,从表面状态很难捕捉到都市生活与都市生活、都市个体与都市个体的差异性。
当代中国都市文学与乡村文学的差异不是生活景观的差异,而是人的生活意识的差异。与乡村生活的区别是所有都市生活都具有的一致性,而都市生活自身的相互差异是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如果文学要表现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就必须表现人的差异性和意识的差异性。
人有差异在于其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人在乡村中的社会行为与自然行为相亲近,而自然行为具有一致性,所以人们的生活内容、生活形式和价值取向都没有大的差异,大致相似。作为人造的生活,都市生活破坏了这种人的行为的相似性,放大了人的差异性,既放大了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性,又放大了都市中不同的人与生活的差异性。
因此,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是当代中国人离自然形态越来越远的生活。乡村生活是上帝之手缔造的生活,都市生活是人为之手控制的生活。都市生活形态是人脱离自然、进人人为生活的形态,由此都市文学也必然体现人为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区别、体现人的差异性。
乡村生活形态是原始生活形态的延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男耕女织的单一生活内容构成其基本形态,其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结为一体,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地人三位一体,这与西方所说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与西方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传统,而这两种不同的文明传统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活形态,现代都市主要来源于西方城市的发展。
当代中国都市其实在两种文明传统交织中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形态、生活风格、生活主题,并由此形成不同的都市形象。因此,都市文学作品除了体现人和生活的差异,还体现文明的差异与碰撞。都市生活主要是一种来源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形态,但在当代中国都市的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国乡村文明意识,尽管这样,当代中国都市生活形态仍然与原始生活、乡村生活的自然生活形态有质的不同,这种质的不同突出了都市生活。
可以肯定的是,被很多人携带进都市里的中国乡村文明意识至今仍然游荡在都市生活中,这种生活意识游离于较为纯粹的都市生活意识。这就影响到当代中国都市文学所反映的都市情景常常流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纯粹的都市生活意识,因为写作者以及被描写的人都在两种文明传统的交汇中无法选择彻底的立场,难以取舍造成徘徊不前,因而缺乏鲜明强烈的都市生活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不但无法单纯地去描写纯粹的都市生活形态,即使描写两种人、两种文明、两种意识之间的碰撞也会不知所云、流于肤浅。
都市文学与一般城市文学、乡村文学的差异、甚至都市文学自身的差异,都不是题材和内容的差异,而是人的差异,即人的生存意向、生活趣味、生活形式、生活风格的差异性。一方面,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差异,差异来自在都市中生活的人与在乡村中生活的人有差异,所有的城市生活都因城市生活的一致性而与自然生活有差异:另一方面,都市生活相互间也有差异,差异来自不同都市之间有生活差异,在同一都市中的生活也有差异。生活中的个人会表现出与其他都市个人的个体差异。
都市文学首先是人之差异性的体现,然后是这种人之差异性的美学体现,这样,都市文学的美学趣味和美学风格是被都市中人之差异性所影响以至控制的,当我们的生活不体现差异性时,美学的、文学的差异自然也很难体现。
被不同生存意识所影响的人。会去写作和阅读不同的文学。相对而言,关注都市文学和都市生活的人,就是那种对生活和文学的都市感要求更强烈的人,其都市品味的要求也就更纯粹、更远离乡村生活意识,也与自然形态的人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
都市中的的迷惑和困思
都市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自身的美学主动性,但已经由都市化生活的主动性而显示引领当代中国文学的意味。都市的
时尚引领着城镇生活,乡村生活因这些小城镇而与都市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相似品味甚至一致性,人们的文学品位也因都市文学而可能具有越来越多的一致性。
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城市文学从题材文学演变成主题文学,再演变成今天时尚化的都市文学,这个过程虽还没有充分地美学风格化,但这个过程已经让人们意识到:都市的优越感越来越强大,都市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那么,都市文学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有戏剧性。
这样,城市文学从题材区别到主题区别,从不同题材盛装同一生活风格和内容到同一题材盛装不同生活风格和内容,文学中的城市完成了从不太具备城市生活特征到较大程度具备城市生活特征的过程,城市生活视野变成了一种普遍化的生活视野,有时尚的地方,就有都市的趣味。
在这个过程生长出一个差异:从城市追逐到城市迷思。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景观和人物是此前当代中国文学前所未有的,2010年前后的城市文学景观和人物虽与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有所相像,但其主题意味发生了变化,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表达占有的放纵和享受的快乐,2010年前后的城市文学则出现了一些对放纵和享乐的迷惑与反思,这种追随城市和反思城市的区别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区训。
都市文学对都市生活的表现一直受到现实生活意识和状态的控制,缺乏独立于现实的审美意识和表现内容,从题材性到主题性再到时尚性,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一直无法脱离与城市现实相连的直接对应关系,一般只表现都市人的内心欲望和生活经验,对于都市生活中的人类意味较少表现。2010年前后,都市文学从都市角度看当代中国的整体生活时另有一番眼光,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具体的城市生活限制,有了城市与人类联系的广泛意味。
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体现,或者说是一个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被动产品,它主要提供了太多对城市的欲望想象,这种欲望化的生活想象是人们仵城市中偏于物欲生活的表现。而2010年前后的都市文学已经明显地呈现出:满足物质享受和内心欲望仍然很重要,但人们已对精神失落普遍感到悲哀。因此,都市文学巾一些在精神普遍颓唐中不甘沉沦的形象也就随之产生,其展示的正是现实中人们的迷惑和困思。
虽然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状态中必然包含时尚的现实关系,但随着都市生活的充分实现,不仅自然生活状态的经验无以依附,即使昨日的城市生活经验也可能被置疑或颠覆,这时就需要新的都市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的补充。
从这一意義上讲,都市文学与时尚紧密结合,正在展示一种新的生活想象、生活风格、生活经验、生活理想、同时,一部分都市文学正在表明:未必所有人都沉没于极为现实化的城市生活状态中,这种都市文学表明一种新的城市文学正在成长:这种都市文学对现实以怀疑和困惑的态度介入,说明它们既面对极为现实的生活,又试图展开超越现实的文学回响。
这种文学想象与沉浸其中的现实世界未必是脱钩的。但是,都市文学的想象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分离,因为这种生活想象和文学想象主要来源于时尚变化,而乡村生活想象却有几千年庞大古老的传统文化作根基去展开,因此,乡村文学想象在当代中国文学中仍然占有优势
责任编辑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