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成本管理的探讨

2012-04-29

会计之友 2012年2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高职院校

祁 琼

【摘 要】 成本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机制,应该更好地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文章依据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在充分借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状况,并在高职成本管理的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成本管理理论框架。希望通过对高职成本管理具体内容的研究,能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成本意识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成本补偿不足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达到优化高职院校的各种投入要素、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迫切需求、使高职院校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 高职院校

一、 高职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40多万人,学成归国者仅约33%。留学生是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流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以百万计,并正以每年10万人的数量递增,很显然,发展中国家面临技术人才被争夺的压力,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二)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突显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我国的生产要素中,物质资源短缺,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3.4%;技术落后,国际专利批准数不足世界的1%;自然资源紧缺,占世界的10.54%;劳动力资源丰富,占世界的26%。

(三)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而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可能一下子为如此众多的人才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有可能造成新的人才浪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从业人员中技术应用型人才长期短缺,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严重不足,真正能适应加入WTO需要的财政、金融、法律、贸易和管理人才还相当缺乏。

(四)积极发展我国高职教育

积极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是我国加快实现高职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政策由“适度发展”转向“积极发展”。在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支持下,高职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及招生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事实上,高职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缺陷

(一)成本计量确认不真实与成本项目设置不规范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于购建的资产设备支出都是一次性列入当年教育成本,造成当年教育成本高,人为原因造成年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增加,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投资水平不一致,这样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二)成本内容归集不合理

高职院校教育总成本引用的数据往往是教育事业支出数,这其中一直包含着与学校教学工作无关的离退休人员支出、己经实行产业、后勤社会化服务人员支出以及部分科研项目支出。由于各校办学历史不同、办学规模不同、科研能力不同,离退休人员支出、产业后勤服务支出和科研项目支出数量差异很大,不便于高校间接成本比较分析,对于这部分支出不应归集到教育成本中去。

(三) 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与记账方法的局限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其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是关键。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核算体系仍使用高校预算会计的核算体系,己经不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其收支不配比,成本计量不真实。高职院校缺乏具有会计制度保证的核算基础数据。

(四)会计期间不一致

现行的教育事业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而现在的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学组织和学生的学习周期都是按学年完成的,这就出现了会计期间上的不一致。

三、 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体系

(一)我国实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动因

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里,衡量办学效益的标准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培养出尽量多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研究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取得更高的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并存,造成办学效益低下。要想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唯有改革才是出路,

2.建立合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依据成本分担理论制定学生收费标准是国内外的共识和通用做法。1986年,经济学家约翰斯顿提出了“成本分担”理论,高职教育成本的支付应由国家、社会(在美国主要是企业)和个人(学生)三者分别负担。这是我国高职教育政府拨款和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财政部门改革了编制方法,以在校生数乘以一个定额标准,得出某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数,显然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如何科学地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的拨款定额,目前还没有非常精确的计算方法。只有各高职院校按统一的标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财政部门制定拨款定额标准时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行高职教育成本管理的现实基础

1.相关会计制度的保障

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记账方式、资金平衡方式、会计核算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有着向企业会计制度靠拢的趋势。因此,为高职院校借鉴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来实行教育成本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高职教育成本管理理念的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是一个产业”观念的深入,我国的高职教育界对教育成本管理的理念已经接受,不少学校开始了认真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逐步理顺校、院、系几级关系,分清职责、落实责任,实现治事用人相结合,权责利相统一等等。这为推行高职教育成本管理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教育成本管理的应用提供了手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在会计电算化硬件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挖掘内部潜力,以现有的人员和设备,就能完成教育成本的核算工作。

4.高职院校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人员能为教育成本管理的推广提供人员保障。高职院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他们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一类专职管理人员,大部分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只需接受短期专业培训,他们便有能力通过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订学校的实施细则和标准定额,承担起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责任。

(三)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理论方法的构建

1.教育成本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不论是教育行政管理还是学校管理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实行教育成本管理,一方面减少单位产出的投入量,另一方面增加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前者表现为节约,后者表现为增产,二者相辅相成,都是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不可缺少的手段。要实现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把成本管理工作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实行教育成本管理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搞好教育工作的有力杠杆

教育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是衡量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只有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高质量高产出才能认为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实行教育成本管理,运用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分析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使用、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思想工作、课外活动、规章制度等等,必将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使每个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办学效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以较少的消耗(或既定的消耗)取得更多的产出,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3.实行教育成本管理是上级教育机关评价下级机关和学校的重要手段

要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工作的好坏是不容易的,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而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从投入的人、财、物的数量、构成、使用到产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其它同类机构进行比较,才能为正确评价一所学校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就需要实行教育成本管理。

四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意义

(一) 建立教育成本核算运行的保障机制,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1.建立健全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的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构建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将是必然所趋。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规范行为,促进高职院校纳入教育成本核算轨道,增强成本意识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2. 建立一个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应包括教育成本核算中心和教育成本监督管理中心。教育成本核算中心的职责主要做好教育成本的预测、计划编制、核算模式,并要求把以货币资金为中心的传统核算模式,转移到以资产为中心的核算模式上来,实现立体管理。

3. 编制成本预算,确定目标成本

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支出并非都属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范畴。按教育成本的含义,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必须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服务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厘清哪些办学成本内容是与教育有关的开支、哪些是与教育无关的费用,然后确定总成本。只有分系分专业核算,才能正确确定出各专业每年成本及人才培养总成本。

五、 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但大都投入到了本科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重点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最为直接相关的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不争的实事。高职院校现在办学普遍都有资金困难,有不少高职院校实际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学院的生源也受到影响,完不成招生计划,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二) 加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

应加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加强成本核算,避免浪费和低效率。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经济运行和成本管理的民主建设,实行由院长每年向全院作包括学院运行与财务状况在内的年度报告制度,满足师生和社会的知情权,并接受师生和社会对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民主监督与评议。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将有限的经费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提高高职学院投资效益的目的。

(三) 制定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法规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它反映了提供一定质量教育服务所消耗的各类资源。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教育成本低说明办学效益高,教育成本高说明办学效益低;但高职院校生产的产品——教育服务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教育服务的质量不像企业的产品质量那样可以准确计量,并且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并非越低越好。因为成本过低难以保证教育服务的质量,但过高则反映办学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应该适度,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也并非越高越好,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社会需要确定质量与成本的水平。

(四)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信息中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信息中心是监督高职院校行为的中介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计量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按学年度)公布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及时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为政府和受教育者等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信息,为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成本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信息中心收集并定期发布的各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信息,不仅对宏观管理非常重要,就是对具体的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要。因为从宏观管理角度,只有掌握各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信息,政府才能正确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及时制定各类经济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高职院校搞好成本管理工作;从微观角度,各具体高职院校能了解同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信息,找到标杆,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改进自己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五) 改善高职院校的成本结构

受高职院校内部行政与干部人事制度的影响,高职院校内部讲究政府机关的一套干部级别与待遇,也造成行政后勤人员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成本结构中,也存在投资“重物不重人”、“重官不重学”的失调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开支标准中,在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支出上往往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有时甚至宁可购建超出实际需要的设施设备,也不肯投资于人。与不断现代化的物质条件相比,教师的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有不够之处。高职院校中学生因为学费问题而退学并不是极个别现象。在高职院校内部,一线教师的工资、待遇与行政后勤人员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出现倒挂。这种情况与迅速发展的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教师人力资本的贬值浪费。导致我国高职院校成本结构不良的原因固然有学院自身管理水平的因素,但究其根本,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单位体制”的制度安排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把高职院校当成所谓“事业单位”,使高职院校应具有的独特社会功能的独立办学法人品质,逐渐萎缩于僵化的“单位体制”之中,而“单位体制”中的“官本位”、“大锅饭”和“办社会”的制度缺陷必然造成上述成本的较大浪费,这个问题也只能通过加大改革的力度进行解决,对于高职院校人员过多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来解决,高职院校用人制度的改革也是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结论:

教育成本管理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增强高职教育成本意识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益,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高职院校运作效率和办学水平。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并非越低越好,因为成本过低难以保证教育服务的质量,但过高则反映办学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应该适度,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也并非越高越好,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社会需要确定质量与成本的水平。因此无论是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还是从外界对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来看,政府应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法规体系,明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开支范围,以及各类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方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使国家和受教育者能比较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要总结国内外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或在高职院校应用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加以综合运用,集成本企划、作业成本、责任成本等多种管理方法优点之大成,相互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4-40.

[2] 杨德广,李同明.高等学校投资效益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4(3):21-24.

[3] 吴润.陕西省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3(2):22-23.

[4] 魏云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实践与探索,2004(12):26-27.

[5] 刘文丽.财务会计实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20-376.

[6] 李玉香.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职业特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4):33-35.

[7] 胡明星.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市场货运作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4(6):21-22.

[8] 刘云.全球科技人才争夺的总体格局及各国的举措[J].科技导报,2002(5):45 .

[9] 马树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走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7).

[10] 姚贵平.人才战打遍全球[N].北京晚报,2000-08-27.

[11] 曹立村,张蕾. 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4):22-24.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高职院校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