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

2012-04-29尹蓉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尹蓉

摘 要: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及“原型范畴”理论的介绍,探讨了“家族相似性”的“反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家族相似性;反本质主义;原型范畴;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13—02

前言

维特根斯坦为了批判曾经深深影响了他早期思想的本质主义的哲学传统,在代表其后期哲学思想的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的“语言游戏”观。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概念影响深远,被封为对形而上学教条的重大理论突破,但是同时也收到颇多的争议。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具有重要的哲学史意义和思想魅力,它不仅成为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还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美学、文学、翻译学等等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家族相似性”对语言学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认知语义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本文试图在介绍“家族相似性”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谈谈对两者的粗浅认识。

一、家族相似性

为了解释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之间的复杂关系,维特根斯坦引入了“家族相似性”概念。综观他的后期著述,我们看到,他不仅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游戏、语言游戏概念,而且也将它应用到其他一般概念之上,并由此得出了如下一般结论:并不存在一般概念所刻画的诸多事物所共同具有的什么本质特征或属性,在它们之间仅存在着这样那样互相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家族相似性。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他是如何解释这一概念的。设想有一个具有下述谱系的家族:该家族的祖先是A和B,他们的儿女是AB1和AB2;而AB1和AB2又分别和C、D结合,他们又有了儿女AB1C1、AB1C2和AB2D1、AB2D2;如此类推。AB1和A可能是体格上相似,而AB2和A则可能是面部特征上相似,AB1C1和AB1则是气质上相似,而AB2D1和AB2则是步态上相似;另外,AB1C2F2虽和AB1C2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与B便无什么相似之处了,AB1C1E1虽和AB1C1还有相似之处,但和A却无明显的相似之处了。也就是说,虽在直接相邻的两个成员间(即父子或母子和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而在只具间接的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间则不存在着什么明显的相似了(当然,不排除“返祖现象”)。由此看来,并不存在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所共具的特征。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我们称为“游戏”的诸多活动便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族。“我认为‘家族相似性这个词绝好地刻画了存在于众游戏之间的相似性。因为存在于一个家族的诸成员间的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体格上的,面部特征上的,眼睛颜色上的,步态上的,气质上的,也是以这样的方式重叠交叉在一起的。——我要说:‘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认为,各种不同地语言游戏就像一个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员,它们不存在一般或概括的可能性,即不存在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他还特别强调,“对本质东西的追求是一种‘哲学幻想,真实的东西只有语言中的所谓‘家族相似性。”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包含四层基本含义:(1)在各种语言现象中,不存在一种“共同的”特征,而只有以种种不同方式相关的“语言游戏”,因此不存在语言的本质;(2)在一个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也不存在某种“共同的”东西,而只有各种“交叉重叠”的“相似性”关联,因此也不存在所谓事物的本质;(3)某些事物之所以被我们用同一个概念来指称,缘于它们以类似于一个家族中各成员间的相似关系相互勾连而形成一个整体,而并不是由于它们拥有“共同的”本质;(4)在以概念所指称的一类事物中,其边界是模糊的。维氏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取代并否定传统哲学所认为的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联系,即事物的“本质”。

二、原型范畴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提出后,在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语言学界,语言学家 Labov 和 Rosch 先后发表了他们对于自然范畴的试验研究结果,以此证明维氏的“家族相似性”原理适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许多范畴,即许多自然范畴都具有维氏所说的“家族相似性”。Labov和 Rosch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即具有原型(范畴的典型成员)的范畴。

认知语言学家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

认知语言学家目前对“原型”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指范畴内典型代表,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

第二,指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几种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

第三,另一种是“原型加转换”的观点,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操作的规则,这似乎是对以上两者的综合。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原型范畴由原型(尽管对原型有不同的解释)和边缘构成,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则由非典型成员构成。原型范畴理论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它认为二分法是不全面的,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内所有成员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此理论还认为,范畴的属性不具有普遍性,例如,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会因语言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三、对“家族相似性”的质疑

“家族相似性”的提出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但是,今天看来,维特根斯坦对“家族相似性”的论述似乎也有不严密之处。

首先,他认为一个家族中的成员其外部特征有相似性,而无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他是以外部特征(如相貌、体态等等)来认定某几个人是否属于同一家族的。这种划分标准很显然并不正确。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表面上看上去很像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家族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的“相似性”与是否是同一家族的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规律。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家已经绘制出人类的基因组草图,基因是一个家族的遗传密码,所以,它才是区分家族的内部的特征。因为这一理论的“反本质主义”倾向,所以维特根斯坦只可能从外部特征上找划分标准。对其划分标准的质疑也就是对其“反本质主义”的质疑。

其次,如果我们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方法推演下去,那么全世界就是一个家族,不可能有一个家族区别于另一个家族意义上的任何家族的存在。世界上的人、物之间都是因为“相似性”网络连在一起而构成了一个世界统一体。如果所有事物都成为一个家族,那么家族也就无所谓家族了。

最后,维特根斯坦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性。尽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提出来的,但是他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维氏看来,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存在一片片形状各不相同的特定的树叶,而不存在各种树叶形状所共有的东西。另外,综观其后期著述,他只是从某一家族内部来考察这个概念,并未能在不同家族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这种方法上的局限性同其“反本质主义”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尽管直到今天“家族相似性”概念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但是这一概念由于表面上符合人们的认知经验,从而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对“原型范畴”理论的思考

启发于“家族相似性”的“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对整个人类的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极大地得益于范畴问题的探讨。“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符合人们的认知特性。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结果,是人类概念范畴在语言上的反应,而概念范畴又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因素。客观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概念范畴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似性,特别是家族相似性,这样就使得客观事物和概念范畴之间保持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性质的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使得人类得以用范畴来概括各种相似的但却是不同的事物和概念,并进而以范畴作为研究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的基本工具。应该说“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在词典编纂、句法分析等领域都应用到其理论。另外,它对于外语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正像上面所分析的那样,范畴是同人类的心理相关的,是依赖于人的经验的。我们可以说语义范畴的原型其实是一种心理表征,会随着人们的心理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同认知的文化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对于鸟类范畴的典型成员在中国人与美国人看来是不同的。这种基于人的心理经验的认知理论能否成为真正的科学,至今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结语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确实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和其他类型的概念之间划出界限?什么特征使某个概念成为家族相似性概念?家族相似性概念的范围如何?什么概念可属此类?维特根斯坦对此确实语焉不详,而后世学者的研究相当丰富。即便如此,此思想在当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还是越来越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注意正确的应用此概念,避免走向极端化。“原型范畴”理论固然有用,但是它不是解决语言研究领域一切问题的万能工具,并不能就此而抛弃经典范畴理论,合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董志强.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3,(11).

[5]吴世雄,纪玉华.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6]吴世雄,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2004,(4).

[7]张家龙.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J].哲学研究,2001,(7).

[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
隐喻认知的双维理论整合研究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特征和发展研究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