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2012-04-29杨国蕾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工业化

杨国蕾

摘 要: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一定程度的赶超式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但为支持这一违背自身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内生一系列具体的、扭曲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困难的原因, 可能不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工业内部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衡, 而是在工农业之间比例的过度失调及内生于这一政策的一系列扭曲的具体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不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工业化;价格剪刀差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04—02

一、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发展战略的内在机理

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实现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迫切愿望。发展差距带来的后发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同发达国家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职责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大多数的产业已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端,对国民经济中将会出现的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大部分微观企业的看法会各不相同,政府也不会比企业拥有更多的信息来引导企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最好的做法就是:充分扮演好市场“守夜人”的角色,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保证市场机制的顺畅运行。对于面临产业升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所要投资的前瞻性行业却是技术已经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的产业。对经济具有较强控制力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一般会结合具体的国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二)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来的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附属国相继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实现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工业化路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很多经济理论,其中有以纳科斯、罗森斯坦·罗丹为代表人物的“平衡增长”理论和以艾伯特·赫希曼为代表人物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战略又称为“大推进”战略,是指通过宏观经济的计划,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使各部门经济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得到全面均衡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则主张优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二、工业化路径的选择—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工业化路径的分类及选择

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依据工业化发动主角的不同(政府还是个人)可以将工业化分为三种类型:(1)个人或者私人发动的;(2)政府发动的;(3)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在世界工业化发展史上,第一类国家实现工业化大都采取了平衡发展战略,其特点是:工业化起步的发动主导产业是与农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像纺织业和食品行业,这种模式运行的结果是,不仅工业化成功起飞,同时传统农业完成了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采取第二类和第三类特别是第二类国家的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都采取了赶超战略,其特点是:大部分工业化的发动产业是与农业没有很大关联的,以钢铁和机械为主的重化工业,这种不平衡发展模式运行的结果是,农业的现代化严重受到抑制,工业化虽然得以实现,但内部却存在各种扭曲机制,影响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化。

采用平衡发展战略的国家如英、法两国在进入工业化发展前, 土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集中, 农场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例也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1750年,英国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45%;法国在开始工业化时, 差不多有一半的耕地是集中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业化经营的农场主手中的。平衡发展战略下,农场规模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同步扩大,为农业的机械化做了准备。工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产生的拉力与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劳动力产生的推力的合力共同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的下降同步产生, 没有出现二元经济的问题。

(二)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均衡

无论一个国家已经高度工业化到何种程度,若不能使本国国内的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维持一种相对均衡的水平,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行贸易来维持这种均衡,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一定不能长久持续。采取不平衡的赶超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不平衡赶超战略的国家大都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与70年代初的韩国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在工业化初期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城乡两元分化的现象不仅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被放大,而且在1978年中国工业化体系基本确立之后依然存在。

三、农业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的贡献

(一)工农业之间的比例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在工业化启动阶段,政府进对农业部门行了有计划、有系统、强制性地提取农业剩余,以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薄弱的工业基础及帝国主义的封锁,更重要的是,我们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并受到苏联巨大成功的鼓舞,因此,我们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于光远,1996)。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源积聚到最紧迫发展的行业,使得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的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的不到改善,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被彻底否定(林毅夫,1994)。姚洋、郑东雅(2008)认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方针是正确的。在《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一文中,两人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对重工业的补贴期限和补贴率问题,并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比较平衡战略、最优赶超战略及实际实行的过度赶超战略的优劣,得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方针是正确的,对重工业的补贴率也并不比最优补贴率高多少,问题在于持续的时间过长了的结论。如果重工业发展战略无误, 那么造成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困难的关键, 可能不是在工业内部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上, 而是在工农业之间比例的过度失调及内生于这一政策的一系列扭曲的具体的制度安排上。

(二)农业制度与工农业“剪刀差”

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需要巨额资本的投入,并且建设周期一般都很长。而作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资本短缺是实情,另外,由于政治需求,国家领导人又强调以自力更生来筹集资本, 这就斩断了通过利用外资的方式启动工业化的渠道,唯一可选的就是通过压低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同时提高卖给农民的工业品的价格来获取农业剩余, 为重化工业积累资本。在这个前提下,产生了农产品低价统购统销这样一种福利方式和积累机制。作为福利,低价统销农产品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温饱;作为积累,低价统购产品降低了工业的平均成本,提高了工业的利润水平。农产品低价统购统销,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柱。

发展战略以及相应而生的政策环境和分配体系共同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制度。中国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加速工业化,积累更多资金,从1953年11月开始,在中央集中计划体制下,实行了粮油的“统购统销”制度。同时,在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的带动下,为了适应迅速工业化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需要,农村中很快出现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形成了农村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便利了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迅速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

萨和斯蒂格利茨(Sah—Stiglitz)将“价格剪刀差”发展成严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指出,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可用工农业产品间的相对价格比率来衡量。在没有政府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工农业间产品的相对价格将由市场决定,即(Pa/PI)0。为了获取农业剩余,以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政府一般会压低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Pa),或者提高卖给农民的工业产品的价格(PI),来压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Pa/PI)1。这就会产生对农产品过度需求的现象,计划经时期由于价格不能自发调整,就不可能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自发的消除这部分超额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用了对城市工人的农产品消费实行配额的制度,农产品的需求曲线被控制成一条垂线。通过农产品配额制度,不但可以解决由于压低农产品价格带来的超额需求,而且可以出口部分农产品来赚取外汇,进一步为工业化提供积累资金。

四、不平衡增长的期限性

农村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工业化初期有其必要性,也为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①但是后来则暴露出极其严重的缺陷和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无情束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增长的赶超式发展战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为支持这一违背自身比较优势战略的实行,必然会内生一系列具体的扭曲制度安排。起初不平衡增长发展战略的收益会大于扭曲制度安排带来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平衡增长发展战略的收益会小于扭曲制度安排带来的损失。在短期, 一个国家有必要实行一定程度的赶超, 以缩小与世界技术前沿的差距; 而在长期, 一个国家将收敛于比较优势条件下的贸易格局。经济体各部门之间只有保持相对的平衡增长才能得到持续地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只能是在一定时期采取的策略,不能长期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88.

[2]林毅夫.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验.[M]//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00.

[4]姚洋,郑东雅.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思考[J].经济研究,2008,(4).

[5]孙圣民.工农业关系与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计量学再考察——兼与姚洋、郑东雅商榷[J].经济研究, 2009,(8).

[6]林毅夫,余淼杰.中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J].经济研究,2009,(1).

[责任编辑 王 莉]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