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2-04-29张东风
张东风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学习内容接近生活,丰富多彩并且充满趣味性与人文性,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 全面发展 ; 存在问题;建议
一、语文学习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意义
语文,不仅是社会精神的产物,更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更需要学好语文来与人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从小方面讲,在做各种学科的题时,特别是分析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语文功底,要不然学生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从大的方面讲, 语文是在二十一世纪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充满机遇与挑战,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脱颖而出呢?如果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他在面临竞争的时候才能抓住机遇。学好语文,在说话时就能旁征博引,字字珠玑,令人刮目相看。他将会在工作岗位上充满自信,而不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更好地全面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一定要学习语文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初中语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感受到语文艺术魅力的所在,锻炼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具有现实性意义。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进而推动改革的进行。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依然有很多教师,可能因为各种考试的压力,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讲课的时候,不去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一味的让学生死背课本内容,这样,不仅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而且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2. 教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部分教师还是喜欢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显然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定好的教学目标——讲述教学内容——课堂测试,就这样单向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很少去研究,并且,教学内容严重依赖于教材,一切都以教材的标准为主,教师依然畏首畏尾。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定式。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上述问题,他们也想改革教学,有所创新,但是,又担心会影响学生考试的成绩,可谓进退维谷。
三、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建议
1. 教师要从“单纯的课本教育”到“理性教育”的转变
就初中语文学科特点来讲,初中语文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繁琐,为此,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有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要想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倡学生的“质疑”,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总之,教师要从“单纯的课本教育”到“理性教育”转变,让学生可以在文学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
2. 转变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教学更多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让自己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实现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以改变传统教学那种沉闷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充分实现合作、民主、开放,在师生之间开展多维互动,只有这样,理想的教学目标才能落实。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开展专题讨论的形式,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把学生分组,分别从旁观者、我、父亲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探讨,教学效果较好。
3. 适当进行课外教学,讲授课本没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避免死板教条与照本宣读,只是让学生记住课本文章上的内容,忽视学生对外在知识的渴求。教师也不能有讲解课外知识只会浪费教学时间的想法。课外知识的讲解虽然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但会激起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欲望,从长远看是非常有利于学习的。例如,在讲《最后一课》的时候,课文十分感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写作背景,我在讲课的时候将有关普法战的背景穿插进去,讲了很多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三世的故事,这样学生被惊心动魄的故事所吸引,对课文的了解更深刻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自己所在学校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丽丽.对中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江苏省邳州市占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