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精神与教学期待
2012-04-29杨九俊
杨九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取向和主要变化,涵盖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需要认真落实。增加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吻合度,则需要加强对课标的整体理解,按照课改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以基于标准的评价促进教学。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基本精神;教学期待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03-07
一、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取向
课程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变与不变,小变与大变,都是由修订的主要取向决定的,包括:
(一)坚持课改的基本方向
结合课标制订和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次修订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关注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合理吸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突出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充分关注国际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全面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国际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学习并合理借鉴有关经验,使“三个面向”的精神得到更好地体现。
2.坚持“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价值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一直是一种“钟摆”现象,前者强调其工具性,后者强调其本体性。长期以来,更多时候都是社会本位为主流的,这是由整个社会发展质态进步程度决定的。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现代化征程,教育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有可能其实也有必要高度融合,在一定意义上,“每位学生”发展了,国家就能强盛,民族就会振兴。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举起了“以人为本”的旗帜,并在实践层面得到热烈响应。本次课标修订努力贯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更加突出“育人为本”,彰显儿童立场,进一步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提倡课程的选择性,使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体现。
3.坚持关注“新人”培养的改革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根本目的都应该是“新人”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素质全面的思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又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以课程功能转变为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考量。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初步表明,“新人”正在涌现。课标修订坚持以“三维目标”设计所有课程,在“新人”的关键素养方面给予了进一步的强化。
4.坚持超越学科中心的开发、实践理念
为了达成培养目标,真正体现以每位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非常强调课程开发和实践要坚持超越学科中心,为此,课改从各个方面做了努力,如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改进学科课程,丰富、激活地方和学校课程,构建选修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推进多元化评价,等等。在本次课标修订时,这些思想都得到进一步体现,因为课标主要就学科课程而言,在充分肯定学科课程价值的同时,课标修订努力更加抵达学科本质,加强综合性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进一步推进评价改革。
(二)汲取课改的基本经验
本次课标修订是在课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改推进过程中,2003年教育部组织对42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调研,2007年又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为课标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改的基本经验在各个方面被吸纳进来。
1.充分肯定实验稿的基本思想
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身就是课程改革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基本框架、基本思想经过十年课改大都得到广泛认同。大规模调研表明:广大教师理解并高度认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认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课程目标是合理的;基层学校普遍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与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繁、难、偏、旧”问题;广大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指导教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据统计,课程标准修订量在5—15%之间,广大教师的基本肯定是其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基本思想已经在实践中生根、生长。
2.对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
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对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有一些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本次课标修订没有回避这些问题,无论改与不改都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有很多问题引起争议,课标修订时仍然加以坚持,或者加以进一步阐发,这不仅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同,也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表述代表了学界当下的研究水平。关注哪些争议的问题课标修订时仍然坚持,明晓其中缘由,对于我们准确理解课标精神是很重要的。比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坚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概念,坚持不单独设内容标准,坚持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列化、细化,坚持不强化训练,知其所以然,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特质就会有进一步认识。
3.从课改实践中提炼新鲜思想
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的创造提供了充分的积极可能性,一线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由下而上呼应着课改的基本理念,又校本化、个性化地创造出许多丰富的新鲜经验,课程标准修订的许多闪光点正是源于课改实践的生动创造。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以《注意“过程”中的教育》为题的文章中说:“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绝对是在中国这样课改实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在各学科课标修订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三)回应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十年来,改革启动之初颁布的课程标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社会变化巨大;我国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为深化改革着力点的新的阶段,这些都是课标修订必须正面回应的重要问题。
1.有效解决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这主要体现:第一,课程容量、难度要进一步精选,同时要兼顾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第二,要恰当处理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以及不同经验背景的教师对某些特定知识内容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第四,要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给教师留下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这些建议得到了各课标组的高度重视。
2.改进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前后矛盾、言之不详等等,在修订过程中,在结构内容上,各个部分作为有机要素,包括目标与内容标准、教学与评价要求以及附录等,都一以贯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在文字表述方面,更为准确简练,尽量避免误解,注意到文字与其背后观念的一致性,使课标的整体形态有了较大改进。
3.努力体现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
课程标准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回应时代对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落实德育为先,突出能力为重;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恰当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新成果,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
二、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
课程标准之“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本次课标修订,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落实德育为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学科课标在综合评审时,第一条就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否体现,是否恰当,现在总体来看,在这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1.根据学科特点提出要求
有些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直接写进课程标准。以历史为例,在“前言”涉及课程总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学科,则是将其作为课程指导思想阐明,如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2.突出渗透为主要的方式
以语文为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3.在本质意义上理解并体现
在课程标准综合评审时,专家组针对有可能贴标签的做法,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是尊重、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精神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二)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设计中,已经做了较好的尝试,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则结合现代公民素养的新要求,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进一步落实。
1.结合学科特点阐述具体内涵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列为核心概念,对应用意识的内容作了如下阐释: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学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了如下阐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在整体上贯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之一,而不是某一具体板块的任务,如语文强调实践性的特点,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要求,要求语文学习要多读书,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性阅读,提出表达要有个性,要有新意。可以说通篇都体现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3.进一步强化了实验与实践方面的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科学内容”中对具体实验项目要求有30项,大多数以“通过实验……”来表述,很多是学生“看”实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列出20个物理实验的项目清单,作为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化学则明确规定学生至少完成八类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要求都丰富了、具体了。
(三)进一步彰显了学科特点
一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除了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应该给予学生认识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思维的方法和特有的逻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彰显学科性质特点,这是确定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基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总体上更好地彰显了学科性质特点。
1.对学科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性质表述上加了一段限定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为特征”,使美术学科独有的性质、特征得到充分肯定和强调,可以说还原了美术课程应有的面貌。语文课程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明确它是实践性课程,不像有些学科是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性体系,具有比较明晰的学科边界。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时序性和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等等,都体现了对学科性质认识的深化。
2.对学科性质有了更为准确的表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而修订的标准将其修改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个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课程标准修订稿将这样的思想准确地表述出来了。
(四)更为合理地设计目标内容
1.突出按照“三维目标”整体设计的思想
实验稿制订时,各学科课标组就努力按照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在修订中,这种思想更加明确,比如物理课标组提出的思路就是,落实三维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再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提出,就是体现三维目标的闪光之处。
2.依据对学科教学规律的新理解调整内容
有些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对学科特征有了新的表述,体现对学科特征和教学规律的新认识,因而课程内容的调整幅度就比较大。历史课标组明确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此次修订工作的重点。原有的实验稿在课程内容的体例上,采用的是主题的方式,而本次修订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强调历史过程的时序性,在内容设计上就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内容。
3.更好地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各课标组都努力根据儿童认识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的特点。以语文课程说,课程标准修订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晰。识字、阅读、写作的学段目标内容都很明确。如阅读,在第一学段强调主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第二学段在阅读目标中突出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则对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分别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第四学段则根据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文学作品、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古代诗词等)提出针对性的阅读目标要求,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为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依据。
4.提炼学科的重要概念
部分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炼出学科的重要概念,将对学科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10个核心概念。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生物采用重要概念构建课程框架,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表述,这些重要概念会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起到支撑作用,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5.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
基于对学科发展和现代公民素养新要求的回应,课程标准修订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生物学修订“生物学多样性”主题时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是根据公民素养的要求作出的调整。当然,也有些内容看上去新,其实是基于整合而呈现的新貌。如物理“新材料”这个条目,是由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条目整合而来。如体育,将原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6.落实减轻负担要求
通过删减内容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条重要原则。各课标组都在修订过程中加以努力贯彻,如语文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英语对小学、初中词汇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化学对开放性较大的某些内容加以限制,化学用语、物质的微观知识和定量计算控制在较低水平的要求上,删去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降低了一些实验活动的要求。
(五)进一步优化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的“一致性”方面有不少差距,课标本身某些教学要求不具体,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是其原因之一,在修订过程中,各课标组就教学建议的优化作出了认真努力。
1.努力贴近学科特质
教学要求不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当贴近学科特质,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思想与品德课程就明确指出,情感体验的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并提出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数学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各个场合强调数学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的积累必须靠感悟。他提出,要提供“讲理”的数学,而不是什么都是“规定的”。“讲理”,数学的特质也就会得到体现。
2.教学要求更加具体
具体才会增强操作性。语文写字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生物在修订时进一步完善对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例如,通过五个重要概念完善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出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建议,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等,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3.增加案例提供借鉴
物理企图用实例消除实践中的困惑,设计了两个科学探究的实例,一个是“探究电磁感应的条件”,另一个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介绍了一个要课外进行的完整的科学探究实例。数学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大量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为教学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4.明确纠正实践偏差
有些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课标修订时针对这些情况,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如语文提出阅读教学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六)改进充实评价建议
针对科学评价意识缺失,或简单地以纸笔考试代替全部评价的做法,课标修订时普遍将评价建议的充实修改作为重点内容。
1.评价关注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过去的评价,往往是关注知识的达成,修订后的课标呼应“三维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即使是知识目标也注意体现能力为重。以生物课程说,除知识目标的评价建议外,在评价内容方面还提出“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和“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提出“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等,实际上是对检测知识目标达成作出了新的诠释。地理课程在评价过程中,明确提出:“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提倡评价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全面性的评价目标,必须有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普遍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评价方法大致有: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等。
3.落实评价实施的操作性
在这方面,各课标组根据学科特质,做出了成效明显的努力。美术课程修订时适当增强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规定性,在评价要点中,运用量化和具有量化意味的限定词,让学生学习目标具体化。比如要求学生“知道中国美术史中的5位以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特质,写出300字以上的评价文章”,等等,都非常具体。体育与健康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每一条学习目标下都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帮助教师明晰如何评价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三、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调研结果表明,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吻合度只有百分之五十,个中原因是各方面的,但总体上看,大都是因为学习、理解、实践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是完全到位的。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理解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一)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整体理解
掌握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能只就“教学建议”讨论,而应着眼整体,把握特质。
1.在整体上理解课程标准精神
历史课程标准组提出,希望老师们在三个方面予以关注,一是建立时序意识,二是全面理解“点——线”呈现方式,三是理解并实践教学建议。历史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时适当弱化每个板块中心的学习主题,按照历史发展时序,以“点——线”结合为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以学习主题编排内容标准,针对基层的批评意见,课标修订作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包含了课标组对历史学科特质的新认识,对初中生历史学习规律的新理解,只有超越教学看教学,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新精神,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建议。
2.关注重视教学建议的方向性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新增的教学建议,有些是一种方向性表述,如:“深刻理解本次课改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法的基础”,“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抓住了这些要点,就理解了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3.关注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所有课程都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三维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呈现形态是遵循学科特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目标,强化整体实现的意识,才可能使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如数学课标组的专家们提出,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教育价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的“基本思想”以及可能积累的“基本经验”,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思想在各科教学中都应强调。
(二)按照课改精神组织教学
课改十年,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得到坚持和发展。这里仅是列举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所有课程都按照“三维目标”设计、“三维目标”的精神也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但是三维目标并不是教学的具体目标,有些老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模板,这是不对的。我们首先要把握“三维目标”在目标系统的定位:教育目的,这是指向所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指向具体学段的;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指向某个学段所有课程的;学科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总体目标在学科的体现;教学目标,这是指向具体教学要求,以至具体课堂的。可见“三维目标”是课程的总体目标,但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不同学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应有生动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而不是绝对地对应、生硬地去“套”。在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彼此的关联性,认识、情感与价值体系互为基础性。真正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寓于活动之中,教学多重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活动和经验为载体。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三维目标”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2.培育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源自于课程哲学,又引导并制约着课程行为。课程意识强调的是:①关注人的发展。课程意识首先关心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仅仅关心人学习的知识,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②注重整体思考。只有教学意识常常是以学科为中心,课程意识则把教学提升到课程体系的高度认识,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问题,课程意识也要求从学科课程的整体思考问题。③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学习结果和目标源自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其实,这也是在强化课程意识。④具有课堂反应的敏感性、自觉性。能够敏锐地关注课程变化,敏感地作出合理性的教学反应,这是具有课程意识的一种表现。⑤教师(学生)即课程。要强调教师、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生者,是课程的一部分。⑥有效进行课程整合。具有课程意识,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各种资源可以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3.提倡生成性教学
按照杜威的观点,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所以,教学本质上应该是生成性的。首先要提倡生成性预设,即预设就要有生成性教学的意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验背景,教学目标要有开放性,关注预习达成的可能性,学生知识、情感的差异性、教学的重点、难点、兴趣点、亮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等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生成性关注,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提倡对话性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要素,让师生都成为教学的活生生的主体力量,等等。再次,也要关注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生成大都是预设形成的,但也总有一些是未曾预设的,面对未曾预设的生成,要重视个体发展和共享的关系,对生成内容要有准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也要培育教学机智,创造未曾预设的精彩。
4.正确认识有效教学
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讨论有效教学,首先要跳出教学看教学,要建立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视角。今天的基础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这就需要从学校选择学生转向适应学生。终身教育是贯注所有教育的核心理念,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从“现在式”向“未来式”转型,着力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从关注部分转向关注全体,从对学生片面的要求转向全面素养的要求,从对学生统一要求转向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在这样的理论视角的观照下,学生的学习应当具备如下特点:主动的参与;明确的目标;挑战性活动;深刻的体验;适切的方式;有效的知识建构;清晰的反馈;迁移、创造的愿望和能力。从教学组织实施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一节课的效率是由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决定的,学生学习的快乐主要是享受酣畅淋漓的思维活动的快乐。有些老师认为讨论学生思维问题有些空,感到难以捉摸,笔者建议借鉴杜威的“思维五步”,杜威提出情境、问题、假设、推断、检验,我们可以应此转化为思维五步,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步。斯腾豪斯说:“教育通过将人引入作为人类思维系统的文化知识,增进了人的自由,知识形式最主要的特色是人们可以用它来思维。”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组织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维,包括学会创造性思维。
四、以基于标准的评价促进教学
基于标准的教学需要有基于标准的评价来促进,否则,教学就会走形,课堂教学实践与课标就难以有较高的吻合度。
1.理解教学与评价的整体性
如图示,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学习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由图可见,源自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评价内容的依据,教学设计包含了预设与教学目标的一致的教学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行为。
2.基于课标落实评价要求
本次课标修订,评价建议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关键在落实。如语文“字表”,是内容要求,也是识字、写字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有感情的朗读”,在评价建议上提出“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落实到位,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也就能得到较好的贯彻。
3.以科学评价促进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具体的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结果的测量来判断。比如,教学目标强调问题解决策略,教学中,我们就会教学生怎样应用问题解决策略,学生就会练习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我们就应当测评学生在解决新问题中应用问题解决策略的技能。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则应当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人的发展的意识,科学性的意识。如编制一份课堂教学评价材料(即教学中使用的练习卷或课后作业),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期望学生学会什么?二是什么样的学生表现表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要求?三是什么样的测评工具能够有效地测评学生的表现?这里第一个问题关注课程目标。第二个问题则力求使评价与内容标准相一致,使得教学目标既能指导日常教学又能作为命制评价教学用题的依据。第三个问题则关注教学目标与测评方法的一致性。这样,评价就有利于促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