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新中国文化建设战略思路

2012-04-29王建军

理论探索 2012年3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

王建军

〔摘要〕毛泽东文化建设战略思路对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提高全体人民文化水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发展自然科学,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立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全体人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科学,工人阶级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40-04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1 〕 (P345 )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文化建设思想对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

1949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在回顾中国的百年历史时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2 〕 (P1516 ) 新中国建立后,“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 〔3 〕 (P82 ) 如何逐步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毛泽东认为,一是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4 〕 (P71 ) 既要反对拖延时间不愿改革的思想,也要反对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二是进行“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5 〕 (P184 ) 知识分子要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方法,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通过思想改造,大多数知识分子抛弃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的轻视劳动人民的旧思想,进一步站到人民的立场,开始学习掌握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的主流。” 〔5 〕 (P158 ) 三是清除历史研究领域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和解释历史。1951年,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社论稿《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时,批评“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武训),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像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 〔4 〕 (P167 ) 号召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把武训这样的具体历史人物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考察,帮助人们从中分清什么是人民革命,什么是改良主义,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是有必要的,也是当时正在重新学习的思想文化界所十分需要的。” 〔5 〕 (P149 ) 1954年,毛泽东支持两位青年知识分子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批判,并扩展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4 〕 (P352 ) “这次批判提出的问题,不仅是如何评价和研究《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而且是要从哲学、文学、史学、社会政治思想各个方面,对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一派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进行一番清理和批判。” 〔6 〕 (P312 )“这两次批判,对学习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起了好的作用,有其积极的方面。” 〔6 〕 (P313 ) 但是,当时的具体做法有明显缺点,用运动的办法解决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把学术文化问题当做政治斗争并加以尖锐化的倾向,有其消极方面。特别是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完全混淆了敌我、敌友的界限,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造成了建国以后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大冤案。

二、提高全体人民文化水平

列宁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 〔7 〕 (P309 )1949年7月1日,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中就指出:“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 〔8 〕 (P129-130 )1949年10月15日在给周士钊的信中说,恢复人民经济,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提高人民政治觉悟水平,这些任务均有待于文教工作的协助。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为了适应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必须提高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1950年8月1日,毛泽东发布了《军委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组织广大指挥员和战斗员,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干部,参加文化学习。” 〔4 〕 (P89 ) 这个指示,虽然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完全实施,但它对军队掀起学文化的热潮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提高全体人民文化水平,更多体现在扫盲运动的开展上。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55年10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农业合作社的全面规划中,“还有文化教育规划,包括识字扫盲,办小学,办适合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面增加一点农业课程,出版适合农民需要的通俗读物和书籍,发展农村广播网、电影放映队,组织文化娱乐等等。” 〔4 〕 (P475 )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谈到,要在合作化中間把文盲扫掉,不是把扫盲运动扫掉,不是扫扫盲,而是扫盲。之后,毛泽东还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9 〕 (P481 ) 1964年,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三、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基础上演进而来的。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成为我们的方针。” 〔10 〕 (P54 ) 当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是针对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因此,毛泽东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10 〕 (P55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又说,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是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毛泽东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展开论述,主要体现在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0 〕 (P229 ) 他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即使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扩展为进行一切工作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 〔10 〕 (P279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法通过各种不同意见辩论的结果,能够使真理发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主要是解决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成果的问题。1964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上作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这也是他一贯思想的高度概括与凝炼。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11 〕 (P192 ) 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的同时,毛泽东提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材料”。〔12 〕 (P706 ) 但对待外国文化,“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11 〕 (P192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论述。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10 〕 (P41 ) 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外国学习。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保守主义,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样道理才能讲通,也才不会丧失民族信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在后来实践中,无论作为理论原则、指导思想,还是作为方针、政策,其适用的范围、外延早已不仅限于文化艺术领域。

四、要发展自然科学,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毛泽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1940年2月5日,他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13 〕 (P269 ) 在这个讲话中,他还提出,社会改造是改造自然、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因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就号召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在党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了“技术革命”的概念,他说:“现在我们革什么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所以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 〔14 〕 (P507 ) 1958年,毛泽东号召 “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10 〕(P350-351 )“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 〔10 〕(P350 )1963年,毛泽东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5 〕 (P351 )

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强调,一是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的。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10 〕 (P42 ) 但向外国学习,毛泽东历来反对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和盲目排外两种错误倾向。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加写道:“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建设,都是依靠发挥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为主,以争取外国援助为辅,这一点也要弄清楚。那种丧失信心,以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决定中国人命运的不是中国人自己,因而一切依赖外国的援助,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 〔16 〕 (P148 )1958年6月17日,毛泽东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10 〕 (P380 ) 二是要重视科学家的作用。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0 〕 (P1 ) 科学技术专家,不仅要自己培养,毛泽东还主张派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学技术,不论英国、法国、瑞士、挪威,只要他要我们的学生,我们就去。甚至可以把外国人请进来,毛泽东在一次接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代表团时说,中国是世界和人类的组成部分,中国不自私自利。中国是一张白纸,各国人民都可以在这张纸上写字,各国的科学和文化都可以驰骋在这张纸上。三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科学、学技术。1958年初,毛泽东在要求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时说:“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过去我们有本领,会打仗,会搞土改,现在仅仅有这些本领就不够了,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 〔10 〕 (P350 ) 毛泽东甚至曾提出建立“科学中央”的设想。1956年9月,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他提出:“现在的中央委员会,我看还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还不是科学中央委员会。” 〔10 〕 (P102 )“计划在三个五年计划之内造就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那时党的中央委员会的成分也会改变,中央委员会应该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10 〕 (P102 )

五、建立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文化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估量和看法,有成功有正确,也有重大的失误。但他“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 〔17 〕 (P53 ) 今天看来,仍然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

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在1956年1月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就指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革愚昧无知的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1957年6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当时,反右派斗争已经开始,但毛泽东在讲话中,仍然充分估计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 〔10 〕 (P225 ) 并批评了当时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生硬的态度对待知识分子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要求必须克服这种现象。1957年10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仍然强调,“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 〔10 〕 (P309 )

知识分子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什么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18 〕 (P92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分析道,知识分子经历着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大变动,这样的大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的家庭,但是在解放以前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有一个世界观向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转变的问题。知识分子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10 〕 (P227 ) 知识分子还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末,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语言。” 〔10 〕 (P273 )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仍然是知识分子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7〕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杨在平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体会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四)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关于本刊纪念“五四”社论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