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明取向

2012-04-29陈家付

理论探索 2012年3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表达

陈家付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上,毛泽东从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在基本立场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理论形态上,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在功能作用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要用中国人民熟悉的话语方式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品质上,要用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吸引人民群众;在理想信仰上,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31-05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武器,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毛泽东从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等六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

一、在基本立场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其实质在于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没有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就无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在谈到文艺工作的大众化时曾经鲜明地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1 〕(P851 )这里,毛泽东尽管是就文艺工作者而言,但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重要揭示。只有同人民群众在思想感情上实现融合,才能使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

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人民性特点。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和谋利益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 〕 (P283 )假如马克思主义是凌驾于人民、高踞于群众之上的理论,就不可能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去,也更不可能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去。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点出发,特别强调,做理论工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必须要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他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1 〕 (P864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时时刻刻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而只能在其大众化和不断被人民所掌握的过程中获得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要耐心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1 〕 (P1094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毛泽东始终高度关注对党员的教育、对士兵的教育和对农民的教育,强调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毛泽东强调要首先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修养。为此,他向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 〔3 〕 (P533 )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把全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方面,毛泽东还特别注意干部与群众之间、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强调在普及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在提高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普及。他指出:“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起来。” 〔3 〕 (P708 )只有区分层次,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使之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二、在理论形态上,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

只有具备民族特点的理论,才能够成为大众的理论。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转换,赋予这一理论以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从而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接受,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用西方的思维习惯、西方的话语方式构筑的理论,具有鲜明的西方特点,要使这一理论适应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革命斗争,就必须根据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使其带上应有的民族特点。

毛泽东深深地懂得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的接受心理,坚信不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转换,就无法使这一理论真正地普及于中国人民,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4 〕 (P658-659 )在这里,毛泽东明确地把“带着中国的特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西方形态向中国形态的转换,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了中国化,带着中国的民族特点,才能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接受,也才能在中国实现其大众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转换,赋予其中国的民族特点,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用马克思主义去提升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去诠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文化载体和思维方式中。1943年5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5 〕 (P41 )毛泽东本人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能够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国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完美的结合起来。他一方面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把中国文化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又善于运用中国文化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毛泽东的这种努力,成就了为中国人民所深深喜爱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不断深入展开。

三、在功能作用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只有能够适应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才能普及于中国人民之中。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适应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理论主题就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分析,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趋势,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找到实现这种代替的道路和力量。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就必然地要在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转换。毛泽东鲜明地提出 “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 〔1 〕 (P802 )。这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发挥指导作用的主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转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开始,毛泽东已实际开始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转换的探索。随后,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6 〕 (P111-112 )其后,经过遵义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主题逐步被牢固地确立了起来。这一理论主题的确立,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但这是就它的普遍指导意义而言的,不能因此而教条式地用它来硬套和剪裁中国革命。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政治民主化程度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巨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到工业经济阶段,成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而中国仍然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不具备资本主义发展所造就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由此造成了普遍的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这种差异,并指出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3 〕 (P542 )也正是从中国国情所具有的特殊性出发,毛泽东具体论证了中国革命所要经历的基本过程和发展阶段,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样,在马克思主义被灵活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的过程中,实现了同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中国人民中去,实现其大众化的过程。

四、在语言表达上,要用中国人民熟悉的话语方式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要用通俗、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这一理论。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语言上用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话语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就必须使用中国人民所熟悉和习惯的本民族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作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理论,首先要使中國人民能够看得懂、听得懂。否则,人民群众不理解、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毛泽东强调只有用中国的话语方式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通俗易懂,才能为中国人民所喜爱。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也有着本民族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毛泽东不仅重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料,也强调要善于运用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反对“言必称希腊”的洋教条,大力倡导“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3 〕 (P534 )。中国人民长期生活于缺乏民主和极端贫困的条件下,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不高,只有用简明易懂的民族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用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语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俯下身子,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熟悉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学会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来表述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理论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人民大众,向人民大众学习,先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再做人民群众的先生。毛泽东强调:“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1 〕 (P841 )从毛泽东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生动活泼、富于民族特色、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精彩语言表达,确实成就了一种通俗易懂、带有鲜明中国语言特色的理论形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理论。

五、在理论品质上,要用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吸引人民群众

理论要充满活力,要有对人民群众的强大吸引力,就必须不断实现创新。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吸引人民群众,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它要随着时代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实现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争取和掌握了更多的人民群众。

中国处于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革命有着不同于西方和俄国的特点和规律,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7 〕 (P374 )。也即要不断把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上升为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6 〕 (P296 )为此,他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7 〕 (P408 )这就是说,要扎根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过程中,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吸引人民群众,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毛泽东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人民大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中,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创建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但也先后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三次“左”的错误。中国革命胜利和挫折的经验教训,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材料。毛泽东曾经回顾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革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 〔8 〕 (P825 )没有对中国革命丰富经验教训的总结,就没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就会脱离人民群众的斗争实际,就不会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六、在理想信仰上,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确立起科学的理想信仰,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毛泽东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从依靠力量的基础来说,由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它所依靠的力量主体主要是当时已经工业化和正在工业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无产阶级。中国是一个无产阶级只占人口少数、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农业大国。毛泽东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9 〕 (P305 )这就是说,在中国,革命力量的主体和西方是完全不同。中国革命必须依靠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各革命阶级的大联合,即依靠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没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参加,中国革命将失去其力量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才能找到其深厚的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因为中国人民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探求国家出路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找到满足自己愿望的理想方案,对于理论存在着迫切的需要。人民群众对理论的需要,归根到底是希望自己所关注的现实问题能从理论上得到解答,自己的利益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得以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包括资产阶级学说,但这些理论和学说都没能正确回答中国人民的种种的困惑,也没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帮助中国人民实现其利益和愿望。毛泽东曾经透彻地总结和分析了中国近代史,指出中国人民在苦苦求索中屡屡碰壁和失败,最后“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10 〕 (P1514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规律、所指引的道路和目标,给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10 〕 (P1318 )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大众化、被中国人民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立起了自己的理想信仰,由此赢得了精神上的主动。正如毛泽东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10 〕 (P1516 )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体现着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也体现着中国人民觉悟程度的提高,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历史主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高度统一。这种选择,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那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10 〕 (P1515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基本标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王建军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表达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音响技术在舞台上的功能和作用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浅析计算机网络在无线电台通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