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2012-04-29曹凌,杨玉麟,林强
曹凌,杨玉麟,林强
摘 要: 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应理清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应用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等问题。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即从社会需求出发,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创新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成为既适应政府部门,又适应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类本科; 应用创新; 再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059-06
The Re-positioning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Demand-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for Example
CAO Ling , YANG Yu-lin , LIN Qia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finds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cannot fully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becaus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divorced with the social demand. After discriminating division of academic tal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alent level and university type,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alent level and university typ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roposes innovative public management clas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 must be demand-oriented, re-positioning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namely,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demand, let the current single academic “h”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innova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H”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re-positioning of train specific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capacity compatible structur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ure with the social demand-oriented make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alent creative talents that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to adapting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but also to non-governmental sectors, enterprises and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social demand;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creation; re-position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the repositioning
在我国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就业现状分析,一个明确的信号是现有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完全适应市场,市场需要的人才又无法完全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人才主体角度探究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是什么?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培养目标:矛盾与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模式。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一)国家人才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需求也不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其主要举措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1]
(二)陕西人才需求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目前陕西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其他需要快速发展的领域,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企业,应用型人才方面。[2]
(三)教育部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和能力需求变化已属世界最快的行列,中国需要跟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4]
2011年7月27日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目前,中国专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所紧缺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交叉结构人才发展非常缓慢,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更是处于紧缺状态。从总体来看,专业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同质化,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5]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是“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企业与本科生的调查反馈
2011年,课题组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招聘人员的调查访谈显示,要求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占到64%,显示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视。明确需求公共管理类人才为应用型人才的约占82.2%,需求创新型开拓人才的企业约占26.7%,既需要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占19%。课题组对2011年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的一致性处于一般水平。毕业生认为,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很大问题是与用人单位接触较少,交流不多,没有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
(五)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精英型培养目标与大众教育背景的错位。本科培养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的提法源于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制定各学科具体培养目标时,往往强调高级专门人才,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多考虑基于学科的培养目标,忽略了基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以陕西省公共管理类本科为例,每年考取硕士生的只占极少数,以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录用政策,使大多数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不可能直接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而是进入企业工作,即便考入公务员系列,大部分工作岗位也是在基层。
在当前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状况下,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显然脱离了社会需要,造成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的双向困难。
2. 学术型培养目标与就业指标形成错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深入市场调研,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教育部门将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将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6]另外,2010年,教育部向社会上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对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专业亮红牌。[7]用就业指标对专业招生进行考核,实际是在专业发展中引入了社会需求因素,用社会需求决定专业的生存。但是如果对培养人才的需求评价是应用型的,而培养人才目标依然是学术型的,最终还会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与评价模式的不一致,形成学术型培养目标与评价指标的错位。
3. 通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的错位。“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大多数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中与社会需求会形成一定的偏离。
(1)培养复合型人才,对地方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的教学、师资而言,一部分条件欠缺,另一部分虽然教学师资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条件,但培养对象也难以达到。从目前的教学体制看,在大学四年时间里,学习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知识比较困难,或仅仅是比较肤浅的学习,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复合”;而专业知识的弱化,又造成就业困难,就业前学生不得不按照社会需求再次花时间、精力重新进行学习和培训。[8]
(2)宽口径的培养目标,若从本科人才个人和社会需求角度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职业发展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专业学习主要赋予学生掌握学科实用知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是企业,希望本科专业基本对口,需要不进行培训或稍加培训就能立即上岗并为企业贡献的本科人才。口径太宽,会影响本科人才在就业时难以定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这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需求的又一个错位。
4. 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的错位。本科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其就业与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就业角度可以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对能力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数量达70万-80万人,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200万-300万人。而未来3年,中国有1100万-1200万名本科生毕业,然而其中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9]
2011年就业蓝皮书针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其中判断与决策的满足度最低。[10]另外,从职业能力角度,超过四分之一的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主动参加自费培训,其中多为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水平、增强工作竞争力。2011年课题组对陕西省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程内容的满意度仅仅是一般,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实践能力效果不明显,学生满意度较低。可见加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中,对本科生职业发展能力重视不足,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忽略了基本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011年就业蓝皮书的结论与课题组对西安地区公共管理类本科大学毕业生关于能力方面的调查结论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受计划经济供给型模式的惯性影响,还未充分转向市场经济的需求型,从而造成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与矛盾。因此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精英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需求,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
二、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所谓定位,实质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的问题。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再定位,涉及人才培养类型的再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两个方面。针对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本课题认为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是将精英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是指依据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重新审视修正学术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规格框架,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从单一学术的“h”转向应用创新并重的双线“H”型,即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均衡。
将“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辨析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需要辨析的问题
1. 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划分问题。兰州大学对培养人才的划分是:学术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宽厚的基础,在系统、完整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某类或某几类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认识、发现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各种客观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应用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坚实的基础,在掌握系统专业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高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这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研究或实际操作,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复合型精英人才应至少掌握两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此类人才的培养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以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11]
当前的认识误区是,将应用型人才等同于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将学术型人才等同于知识型、理论型人才,造成对两者属性和功能的认知混乱。
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仅仅是社会需求对人才工作职能的属性的划分,需要正确理解人才工作职能的属性划分与培养要求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从大学人才培养角度看,三者之间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并无很大差异,仅仅是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学术型人才也要考虑应用,应用型人才也要考虑研究,相互交叉,不可能严格划分。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斯坦福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并能为该职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又是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能够带领世界人民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带领人们走向更美好明天的领军型人才,[12]其人才培养目标既强调了职业特性又突出学术特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第84条指出:“第一个要考虑的标准是,区分理论型的/为研究作准备的(历史、哲学、数学等)/或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例如医学、牙科学、建筑学等)计划与那些实用的/技术的/适应具体职业的计划。为了便于说明,第一类型将称为5A,第二类型为5B。”第87条指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5A教学计划属于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和从事高技术所要求的专业”。[13]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说明,学科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属于5A类阶段的普通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应属于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例如医学、牙科学、建筑学等)计划的应用型人才;与5B有明显区别。这种分类划分强调了学科特点和学科区别,以此为逻辑起点推理,人才培养的定位,需要考虑并以学科特征为依据,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不是非层次上的区别而是学科特征的区别,这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再定位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2. 应用创新型人才层次与高校类型问题。当前的认识误区是,研究型大学对应学术型人才,是高层次;研究教学型或教学型对应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其实,高校类型,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的划分,与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人才并无逻辑上的直接关系,类型并不简单对应人才培养的层次。学术型与应用型大学仅仅是类型的区别,是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同,而非高低区别。因而高层次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低层次学校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个认识误区。即便像斯坦福这样的世界著名大学,也秉承“实用教育”理念,培养经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有文化修养、有道德,又对某个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的高素质领军型人才。
3. 应用创新型人才与就业、学术发展问题。当前的认识误区是,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是两条平行线,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前景只能是就业,学术型的发展可以继续深造。其实,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本科阶段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及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只要注意培养方案的基础设计足够宽、足够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者是可以兼容、交叉、互补,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可以互通。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人才的学术发展如考研有支持和帮助,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术型人才的学术突破、学术创新同样具有支持力。事实上,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也是一些国际名校所遵循的培养原则。以斯坦福为例,斯坦福坚持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是既有高水平的文化修养、有道德,又在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并为其职业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军人才。这就是说,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可以为进入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可以通过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帮助。所以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并不影响其在学术方面的发展,而是在职业发展方面增加了双向选择。
(二)再定位逻辑起点
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依据,已有许多文献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本课题是在认同上述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对再定位的探讨,这就需要回答将“精英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的问题。
1. 社会需求与再定位的关系。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社会需求的主体既包括国家又包括社会和个人。因此,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依据这三个主体的实际需求进行定位,并依据社会需求反馈不断调整。忽略了社会需求,或供与需不对应、不均衡,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14]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在现实层面的反映,表现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就业问题。从本课题的调查可知,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就业存在专业定位不准、面向定位不准、自我价值实现适应能力较欠缺等问题。针对脱节现象的再定位,是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目标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反馈进行调整的过程。
在国家、社会、个人的供需关系中,高校是通过培养方案调整来适应社会的。高校本科生就业的过程,是社会与个体双向选择过程,在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但个体选择权在人才培养或教育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社会需求问题的出现。因此,本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培养目标的再定位应注重个人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基本思路是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的自适应、自调节能力,以解决社会供需矛盾,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属性。
2. 社会需求与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15]高等教育的专业属性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体现,学科专业的划分,回应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专业性的重心已经出现逐渐上移的趋势,本科阶段所承担的专业性比重正在下降。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未完全成为基础教育,社会经济对本科专业人才需求也超过对本科以上的人才需求,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超过对学术型、精英型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弱化应用类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会导致个人无法直接面对就业市场,造成个人价值实现的挫败感。
对应用型人才而言,国家、社会、个人需求在培养目标上的结合点是其专业性:社会因其专业的特点产生需求,而学生也因其专业性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可见,专业性和通用性是一个层级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对应用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具有体现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和从事高技术所要求的专业性特征。
3. 社会需求与创新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因而创新性既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标志,又是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人才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与管理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对本科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人才。另外,创新能力也是就业形势对本科人才的新要求。市场经济对本科人才的选择,是以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创精神,是否具有支持创新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方法,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效益为标准,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性显得更为重要。同样,创新也是自我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面对就业形势,创新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调整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社会需求对培养结果检验、评价的反馈,是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再定位的依据,也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依据。
三、人才培养规格再定位
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决定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围绕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展开,即从社会需求角度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创新。基本的思路是将当前一长一短的“h”型转为双长的“H”型。
H型人才是2008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中对人才培养体系的一种新构想。本意是基于人才培养由并行的两条“体系”线组成:一条线是“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此范式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同样适用。当前培养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应用能力不足,是“h”型人才。希望通过实践教学的补充,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h”转变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H”型人才。另外,单纯应用型人才可能创新不足,也是“h”型人才,不能适应社会较高层次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通过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使“h”应用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创新并重的“H”型人才。因此,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创新。
1. 知识结构的转变。知识结构是培养规格的基础,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原则,应建立在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共同点上,以支持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这就要求知识结构在强调基础知识博厚的同时,强调专业知识的专和精。2011年课题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所学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不足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知识结构尚有缺陷。分析其原因,当前培养偏重于通才性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是短项,是“h”型结构;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创业、创新需要的理论知识是短项,是“h”型结构;希望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强化,转变为通才性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并重的“H”型结构,通过实践教学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转变为综合学科与创业、创新理论知识并重的“H”型结构。
2. 能力结构转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三要素中,能力要素是核心要素。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及国家政策导向,也都集中在“能力”问题方面。特别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虽然也强调理论知识,但更强调基本能力,即从事实际工作的各种应用能力。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提升基本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模式中,重点进行能力培养,强化能力训练,完善能力结构,为人才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公共管理教育缺乏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就业准备阶段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2011年课题组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自我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自我评价均不是很高,应聘能力较差,在自信心与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分析其原因,当前能力结构中,存在学习能力强,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短的问题,是“h”型。希望通过应用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使“h”型的能力结构转变为学习能力与基本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并重的“H”型结构。这样才能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社会需求与个人职业发展中,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目的。
3. 素质结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自适应能力,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针对公共管理类本科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有两大部分,一是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二是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应能反映对此类人才的核心特性和要求。
调查数据还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定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意识,愿意服务于公共事业(尤其是基层工作)。但公共管理类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从企业反馈的问题看,当前的素质结构是专业素质弱于基本素质,是“h”型,希望通过应用创新型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加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补充专业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使“h”型的素质结构转变为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的“H”型结构。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培养目标的再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必定要求建立培养目标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创新模式,应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为起点,将当前单一学术的“h”型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创新的“H”型,并通过对培养规格的再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创新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确立与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成为既适应政府部门,又适应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12-04-26].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
[2]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EB/OL].(2010-07-26)[2012-05-12].http://www.shaanxi.gov.cn/0/1/9/39/85854.htm.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0-07-29)[2012-06-2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11-09-08)[2012-04-0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
[5]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启动[N/OL].(2011-07-28)[2012-05-09].中国教育报,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10728/t20.
[6]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2009-11-24)[2012-05-24].http://www.gov.cn/gzdt/2009-11/24/content_147219.
[7]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EB/OL].(2010-10-26)[2012-04-23].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
[8]潘晨光,何强.人才培养体系:从“h”型到“H”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9,(9):69-75.
[9]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43.
[10]麦可思研究研究院. 2011年就业蓝皮书[EB/OL]. (2011-09-26)[2012-04-27].http://gzyj.myvtc.edu.cn/zj-wenjian/zjdongtai/zjdongtai-2011-9.htm.
[11]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1-04-27)[2012-04-16].http://jwc.lzu.edu.cn/2005/jwcupl-oad/bls20114271.
[12]高宗泽,蔡亭亭.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1-65.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EB/OL].(2011-07-28)[2012-02-12].http://netpsy.iblog.cn/post/1255/51138.
[14]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6):4-16.
[1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