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等学校财务内控机制的完善

2012-04-29张静刘晗

会计之友 2012年32期
关键词:控制环境内控机制控制程序

张静 刘晗

【摘 要】 高等学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障资金安全,使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文章就如何完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提出了设计思路。

【关键词】 内控机制; 控制环境; 控制程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传统的“重核算”,逐步向“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并重”的模式转变。2011年,随着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的推行,以及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对高等学校财务的内部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保障高校的资金安全,使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本文概括为:高校为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制度、措施及程序。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经费来源多元化

教育经费的来源在过去单一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的基础上,转变为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格局,增加了国内外银行贷款、校区置换和资产处置收入、校办产业上缴利润、服务性收入、社会捐赠及各种专项资金、科研项目经费等等。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经费数额的不断增长,给学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果高校控制不力,监管不到位,极易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给学校造成损失。

(二)财务核算日益复杂

目前,高等学校在事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会计、基建会计等等,使高校会计核算的内容日趋复杂。主要表现在: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后勤管理部门与学校财务之间的业务核算口径难以统一;事业会计核算的框架下,如何正确反映基建财务核算的内容及科研项目经费在会计核算中的比例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三)经费监管难度增加

近几年,高等学校中央和地方的各类专项资金、基建与维修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等持续增长,对其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发生挪用、冒领、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如:2009年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基建腐败案;2011年南昌大学基建处原处长周光文受贿案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经费监管的缺失。在各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经费的责任部门与财务管理之间,存在着职责与权限界限不清晰等现象,若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在最后的支出环节去控制,难以对项目经费的整体运行实施有效的监管。

(四)技术风险不断增大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系统中的深入运用,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会计核算电子化、校区之间的财务联网、学费收入系统、学校与电子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等,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会计核算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在享受信息技术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学校资金和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所以,传统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必须向风险控制方向转变。

二、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内控机制只能依附于具体的单位、组织而发挥作用和效果,其形式和内容因单位、组织的差异而不同。对于高校来说,其财务内控机制主要是为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而设置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一)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

高校涉及财务工作的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权限的划分,应当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其内容包括: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钱、账、物分管;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等。因此,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的内容,要在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业务程序的清晰、有序、流畅、安全的基点上去确定。

(二)制度的完善与监督

高校财务内控机制是否有效、可行,取决于相关制度的完善。高校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组织结构、岗位责任、业务处理程序、内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制定科学的制度规范,做到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有序运行,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的目的。

(三)科学的经费分配与管理

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预算控制,而预算的核心就是经费分配。首先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经费分配体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其次,做到预算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最后,建立有效的预算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深入运用,高校传统的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来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内控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更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在系统的组织与管理、程序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资料储存与备份、网络设置与安全等方面不断作出更新及升级,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

(五)人员素质与培训

不管是在传统环境还是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运行始终无法脱离人这个关键要素。所以,高校应注重从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到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地方、高校的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执行规范办法等,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另一方面,进行道德、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理念,增强执行自觉性。

三、完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设计思路

借鉴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的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精神,参考国外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设计经验,按照合法性、全面性、严密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将高校财务内控机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部分。

(一)完善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内部控制环节。

1.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

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构建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研究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各种校内财务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报销制度、票据使用制度、财务审批制度、预算执行评价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形成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2.不相容机构、岗位的设置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围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保证在各项经济业务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岗位,且部门、岗位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领导及利益关系。另外,对关键部门的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考核、岗位轮换,避免舞弊行为的存在。

3.总会计师制度的落实

总会计师制度是高校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2011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一年多以来,教育部直属部分高校、陕西省等相继落实。虽然其他省份正在推进此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组织级别难以到位、权责范围定位不准、入选条件相争不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总会计师制度的推行。要发挥总会计师的优势,避免政策流于形式,就要从政策、思想上充分认识总会计师的必要性,将总会计师制度作为优化高校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来落实。

4.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越来越快,作为掌握财务内控工作的人员,除了不断学习、培训,保持业务素质过硬外,职业道德建设也尤为重要,要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保证财务内控机制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按章执行。

(二)准确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对高校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及其他因违法违规操作产生的风险。为实现对风险的及时有效预警和控制,应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运行机制。首先,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综合考虑高校收支状况和偿债能力等因素,评估确定债务规模及债务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科学合理使用资金。其次,成立独立的风险评估部门,明确职责范围,减少外界对其作出独立评估的影响。再次,建立风险分析机制,通过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系统,对资料、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并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将结果及时传递给相关负责人,采取预防和降低风险的措施。最后,建立风险责任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使风险预警出现时能够责任到人。

(三)严密的控制程序

严密的控制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各类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避免风险和损失的产生。主要包括:授权控制、预算控制、技术手段控制等方面。

1.授权控制

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岗位职责、授权审批范围及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确保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纳入授权审批范围,杜绝超越职权、违规办事。

2.预算控制

第一,将学校全部收支活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确保预算全面、准确,同时按照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第二,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制度,保证入库项目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论证周密充分,切实可行。第三,实行校院二级分配,测算公用经费生均综合定额基础标准,对不同学院按专业性质确定不同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现不同专业办学成本的差异。第四,严格预算执行,预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第五,建立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机制,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影响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申请。

3.技术手段控制

在财务软件中按照预算的部门、项目进行指标分配,实行指标控制,一旦超出指标,则系统自动报警,不予通过。同时,通过软件设定操作人员权限,各自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操作,无法超权限操作或修改后台数据。

(四)良好的信息与沟通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不仅能够协调学校内部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而且能够处理与外界主管部门、银行、学生等方面的有效沟通。

当前,高校会计核算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为财务信息的流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条件下,建立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安全准确的网络化传输,是财务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步,实现高校各校区财务信息联网。通过财务软件的开发、利用和更新,使各校区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执行统一的标准,借助专用光纤技术,使各校区财务系统并行连接到主服务器,形成独立的财务专网。第二步,根据岗位职责与管理权限开放信息沟通渠道。一方面查询个人财务信息,使个人及时了解学校财务政策与个人收入、借款等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查询部门财务信息,使管理层及时了解经费收支情况及项目执行进度,以满足各类财务管理的信息需要。第三步,实现网络一体化办公。逐步转变传统的会计数据传递方式,形成与经济业务并行的动态核算方式。

(五)有效的监督

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独立、权威性的监督。高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积极开展事前审计,对财务内控系统内各环节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评估,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制定审计计划,根据设定的审计目标,确定采取日常审计或连续审计、重点审计或全面审计、单独审计或合并审计等形式,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内控措施。第三,通过事后审计,对财务系统进行全面评价,调整、更新控制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广成.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06(8).

[2] 赵晖.强化高等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

[3] 郭宏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J].财会通讯,2005(5).

[4] 宁宏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系统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5] 苏佳萍,刘海燕.探析高校总会计师的责权[J].黑龙江金融,2011(1).

猜你喜欢

控制环境内控机制控制程序
基于PLC的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控制程序的研究
论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企业会计控制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内控环境对完善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探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如何建立及完善政策性银行的内控机制
基于PLC数值处理模块的PID控制程序研究
纸机传动控制程序的复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