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共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创新

2012-04-29温静王树荫

教学与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

温静 王树荫

[关键词]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

[摘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明确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指导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掘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力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长效机制;开辟新媒体宣传阵地,探索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新兴载体,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成效。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4-0088-07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汲取力量,用制度保障长效,以新媒体为重要载体,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成效。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明确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指导原则

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没有明确的原则做指导,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就会缺失应有的准则和规范。推动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首先应当确立起科学的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时刻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在方法创新的结果上展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们的主体属性,充分考虑人们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将人本理念融入方法设计、方法实施、方法评估等各个环节之中,创造出更具人情味、更加人性化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从而提高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

1民族精神教育方法设计的针对性。

正确选择并灵活运用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是民族精神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增强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的契合性,认真研究教育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方法设计。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编写中华民族精神宣传教育读本,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民族精神及相关理论;成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各类宣讲团,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宣讲,为群众解疑释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评选模范人物、学习先进典型等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人们在直观鲜活的事例中领悟民族精神的内涵;推出一批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台剧、电视剧、电影、小说、诗歌等优秀文艺作品,激励人们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青少年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教育部于2005年4月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在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想状况,设计创造出一系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体现出生动性和趣味性,包括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学习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传唱新儿歌、新童谣等,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做到了让中学生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如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引导中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展现出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主要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实践活动等,坚定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信念等。

2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实施的互动性。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推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的全面互动,以你来我往的交流互动来增强民族精神教育效果。在认知互动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物质和精神激励等途径,为人们接收民族精神教育信息提供有利条件,鼓励人们主动获取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并积极反馈认知结果,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在思维互动方面,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座谈讨论、征文征稿、演讲辩论等多种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思维积极性,在思想碰撞中集思广益,启发人们对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思考,努力使人们理解并认同党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各项具体措施。在情感互动方面,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民族情感的巨大力量,大量运用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中国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民族精神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等教育素材,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自尊、自信、自强、自豪的爱国情感。在行为互动方面,中国共产党注重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语言和行动交流,引导人们支持和配合教育活动,使人们通过直接而真实的实践体验将认知、思维、情感互动的成果转化为继承与发展民族精神的能力,转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行为互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深化了认知、思维和情感的互动,使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入和持久。

3民族精神教育方法评估的接受性。

民族精神教育方法的接受性是其取得实效的前提,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是评估民族精神教育方法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尺度,充分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新手段和新形式,增强人们对民族精神教育的接受性,提高人们对民族精神教育的接受度。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动教育基地免费向全社会开放,使人们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资源的有效结合,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善于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灵感,集中宣传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人物,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悟民族精神;结合重大

节庆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学习革命历史、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爱国歌曲、观赏爱国影片等主题教育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

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掘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力量

民族精神教育是一种群众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做到“谋划精神文明建设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精神文明建设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任务靠人民群众参与,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新的营养,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民群众这一根本力量,推动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度,扩大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力。

中共中央明确要求:“要吸引群众参与,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使教育活动渗透到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城乡基层,贯穿于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人们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s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和电视进万家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便利条件,民族精神教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让民族精神教育变得更有吸引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2009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全国各地根据文件精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上亿人次参加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3.63亿人次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掀起了民族精神教育的高潮。在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的原则,开通了报纸、网络、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方便群众的推荐和监督,累计吸引2.87亿人次参与评选投票。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群众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参与度得到有效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和重点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蓬勃开展起来,民族精神教育成为涉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职业、各年龄段的全民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真正变成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2激发人民群众竞争性,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活力。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精神教育设置开展了多种竞争性活动,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让人民群众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传承民族精神、培养优秀品德,逐步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有效增强了民族精神教育的生机和活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均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达标的人选,不达标的淘汰,先进的予以表彰奖励,落后的予以批评惩戒,避免出现“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高度评价创建活动在提高公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中的显著作用,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要求,将群众性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2009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调动起广大党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积极性,让党员们在竞争和比较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了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环境,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示范、典型引路,鼓励比学赶帮,注重先进典型在人民群众中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引导民族精神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中共十六大以来,已成功评选出“双百”人物、162位全国道德模范、近百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表彰了4300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和1600余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民族精神教育的丰硕成果,也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情。

3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保持民族精神教育的动力。

民族精神教育要不断向前迈进,就需要以改革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积极吸纳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及时发现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有益做法和新鲜经验,并将之转化为适宜推广的民族精神教育方针政策,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的发展。同时,注重保护群众的创造热情,引领群众的创新方向,提倡、鼓励和支持群众的创造活动,探索自下而上的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模式,帮助人们在创造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中,新疆哈巴河县的各族干部群众创造出“阿肯弹唱”、“马背宣传队”、“毡房夜校”等方式,广泛开展“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展示出人民群众积极创造新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长效机制

建立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长效机制,就是要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可持续的强大动力源,促进方法创新向常态化、经常化方向发展,提高方法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形式多样、时代性强。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将民族精神教育的各项制度建设带到了新的起点。

1完善理论教育制度建设,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科学性。

理论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教育对象系统传授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理论教育形式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各类学生以及中共党员和干部等特殊群体。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份纲领性文件中,都提出要改革课程设置、教材方法,更好地发挥理论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精神风貌方面的作用。2004年3月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明确规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要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2004年11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和2005年2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005年4月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提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不同设置要求和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促使大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民族精神教育形成由浅入深、有机统一的体系。在中共党员和干部的理论教育制度方面,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2009-2010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意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育规划》、《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2推进实践教育制度建设,确保民族精神教育的规范性。

健全与规范实践教育制度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先后颁布了《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强调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带动作用,让人们在学先进、当先进的评选表彰实践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创新举措,更是弘扬民族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战略工程。2004年12月,国家制定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2008年9月,国家14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引导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2011年3月,《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突出强调红色旅游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加快传播教育制度建设,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将传播教育方法引入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完善传播制度,创新传播载体,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保证民族精神教育信息优质地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爱国主义基地是“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2004年9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实展出内容、创新展示手段,增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功能,更好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服务。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2005年6月,国家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家先后发出《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了加快文化资源的传播步伐,提高民族精神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国家发布《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充分发挥数字信息的技术优势,大力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四、开辟新媒体宣传阵地,探索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新兴载体

胡锦涛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新媒体给民族精神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延伸教育阵地、扩展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建立起民族精神教育网站、论坛、博客、手机报及手机短信等新型传播平台,使新媒体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载体。

1充分利用传播技术,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时效性。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互联网、局域网、有线网、卫星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全天候、不间断地将民族精神教育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打破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旦面临重大事件或关键时刻,新媒体的即时性特点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抓住最佳的民族精神教育时机,及时发布权威资讯,把握舆论导向,引导舆论热点,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如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新华网在十多分钟后就发布了消息,众多网络媒体全天24小时滚动更新相关消息,不间断地向人们提供灾情信息,全方位呈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场景,凝聚起中华民族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伟大力量;新华社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抗震救灾快讯”和“抗震救灾手机报”,分别向四川省4000多万手机用户免费发送,利用手机的独特优势第一时间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和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鼓舞灾区人民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士气。新媒体在经历了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的锤炼后,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运用于民族精神教育,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继续向及时、高效的方向发展。

2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吸引力。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用各类新媒体工具对民族精神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吸引力。中国共产党注重清理和撤换陈旧过时

的教育资源,代之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教育信息;将孤立零散的教育资源连接成有机统一的新媒体资源,实现民族精神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吸纳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资源,以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多角度展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如以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的“血铸中华”及“民族魂”网站,集中展现了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整合的成果。网站建立起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雷锋、五四运动等系列网上纪念馆数百个,利用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多媒体资料,记录下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为人们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依托新媒体资源丰富、容量巨大的优势,人们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极大增强,不再被动地面对无差别的民族精神教育信息,而是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人物、事件或场馆,自行决定想要接收的信息形态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

3积极运用虚拟空间,加大民族精神教育的开放性。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虚拟空间的共享性和交互性特点,加快建设民族精神教育的新媒体平台,扩大民族精神教育的对象,使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加大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开放性。虚拟空间面向所有人群,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进入网络接收民族精神教育信息,一些不愿参与现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人常常在无意间接受了虚拟世界的民族精神教育。2008年8月8日,全球五大洲超过40亿观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和移动电视等各类直播媒体收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此之前,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场面也借助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了互联网全程直播,极大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有效地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在聊天室、论坛、留言板、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平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求他人的回应和帮助,而不用理会现实世界的顾虑和压力。针对某些重要事件,每个上网者都能够通过在线问答、聊天等方式进行实时交流。虚拟空间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控制者,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都会影响他人或被他人影响。人们在浏览网页、获取信息、下载资源的过程中属于受他人影响的一方,而在发布消息、发表评论、上传信息的过程中则成为影响他人的一方。如“人民网”先后建立起强国论坛、强国博客、人民微博,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这些虚拟平台中发布突出强国、爱国主题的大量信息,既为网民提供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窗口,也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广阔空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强国博客”推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客联展专题,吸引了许多网民留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对祖国未来的祝福。

中共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推动民族精神教育广泛、深入、有效地展开,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加强和改进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既要扎实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创新,也要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定位与方法创新
思政课方法创新:雷锋精神概论“专题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论培智学生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