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

2012-04-29樊晓,段长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樊晓,段长波

摘 要: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内容日趋完善并在实践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收集与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提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是身体训练,而当前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仍需不断改进。

关键词:运动训练;逻辑起点;身体训练;理论体系;逻辑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4—0100—04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unceasing development,the content of sports training is more consummate and plays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reality.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logic reasoning and so on,itproposed that the sports training's logical beginning is the bodily exercise, but the current system is still imperfect, still needs us to study and to improve it unceasingly.

Key words:sports training;logical beginning;bodily exercise;theoretical system;logical organization

任何一门严谨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是建立在一个逻辑起点之上的。所谓逻辑起点,就是一门理论或者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它是理论研究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 是理论体系或学科的核心问题,它能演绎出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和结构,是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初始概念,是理论或学科研究中思维的起点[1]。运动训练作为一门体育学中较为成熟的学科,直接被众多教练、体育教师运用于各级训练实践之中,找出逻辑起点,理清其中的脉络对整个训练学的构建和指导运动员和学生进行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严谨的逻辑体系也有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

1 运动训练学逻辑起点的确定

黑格尔指出:“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同样任何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都要经过不断凝练、筛选。人们常说科学源于哲学终于艺术,因此合理的研究方法是探求真理的基本保障。关于如何确定逻辑起点的问题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总结出三条原则: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必须揭示对象最本质的规定,以此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基础,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萌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反应的对象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那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2]。

1.1 运动训练学逻辑起点归纳过程中的几点问题

对运动训练逻辑起点的归纳受以下几点的影响:首先考虑上位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体育竞技学与运动训练学存在着种属关系,即训练是竞赛学的子学科。他们之间存在层次关系,逻辑起点在这些层次中是共同享有的。一般而言,体育竞赛学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竞赛管理与竞赛四部分组成,作为体育竞赛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尚无人进行归纳,因此缺乏现成的理论可以借用。其次,考虑运动训练学本身的成熟度问题。“一般说来, 一门科学只有到了相对发达和成熟的阶段, 才便于发现它的逻辑起点, 作为起点的范畴也能为自己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找到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对于一门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开始时往往是不清楚的,只有经过认真的研究之后才能逐步明确起来[3]。运动训练早在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就有萌芽,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是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训练原理》(格里涅夫斯基,1922)的诞生而逐步形成的,到今天发展历程已经接近一个世纪,可以说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对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进行考究。

尽管对运动训练学逻辑起点问题少有人论述,但别的学科尤其是教育学、政治学中对于起点问题研究较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临近学科研究之中借鉴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当前对逻辑起点问题的探索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观点认为本质即起点,这种观点的学者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在对相近概念进行阐述时偏重于对事物“本质”的追问而偏离了逻辑起点的原址。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有学者归纳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时认为“理解体育课程,就是把体育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或者‘对话来解读其意义,通过层层剥离‘体育课程存在这个实体,揭示其真实的面目。这种范式强调理解的多元性和学生中心,更加注重体育课程‘为人的属性,即通过体育课程培育人始终是体育课程理解范式的核心。理解范式研究的实质,就是以‘育人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体育课程。[4]”如果按“育人”这一教育本质作为体育的逻辑起点的话,明显存在问题,因为所有教育的本质都在于“育人”,不是体育课程独有的,甚至可以宽泛地认为人类创造的文明都是“为人”和“育人”的,那体育将其作为逻辑起点的意义何在?由此,将本质作为逻辑起点的方法明显欠妥,马克思将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而非价值就基于此种考虑。

第二种看法认为应该将逻辑起点定位于事物发展的过程或者规律。以体育教学为例,认为 “教与学”即逻辑起点的学说,认为体育知识教与学是体育教育活动最普遍、最基本的现实存在,因此,体育知识的教与学与体育教育历史起点相一致,因此体育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体育教学过程。然而这种观点也难以自圆其说,诚如马克思将“商品”而非“交换”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一样(尽管交换是商品实现的前提)过程并非一切“矛盾的萌芽”。同理将教学过程作为逻辑起点同样有失偏颇。另外还有“知识说”、“课程说”、“教育主体说”等等,这些观点均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逻辑起点的设想,这些观点为逐步接近最后的逻辑起点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也为运动训练逻辑起点问题的确定提供了方法上的帮助。

1.2 运动训练学逻辑起点确认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5]。从中可以看出运动训练的落脚点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既是最终成绩展示的载体也是训练的基本形式,具备逻辑起点确定原则中“应与它反应的对象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2]”的基本要求。然而,通俗意义上的体育活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运动员身体动作,也包括训练过程中组织、管理、科研、技术教学以及比赛中运动员参赛行为、观众的消费与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很难说是“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2]。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体育活动中更为具体的、范围更小的“身体训练”(或者训练身体)符合训练学的逻辑起点的基本原则。首先,它是所有运动训练的“原子”构成,无论是教练员技战术行为的实施,科研人员的研究,还是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落脚点都是基于“身体训练”这一载体;另外,一切赛事观赏行为也是对运动员身体训练表现结果的欣赏。身体训练这一元素蕴含了所有运动训练学的所有矛盾的“萌芽”,即一切矛盾的落脚点都围绕着如何训练身体得到良好的技战术表现。最后,任何一个时代训练都是对身体的训练,也就是任何一个时代这个前提不会变,所以说完全符合 “与反应的对象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这一原则。

2 当前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几点论述

“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6]”确定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的目的在于理论体系的构建,没有体系的知识积累很难说是科学的东西,多数只能成为主观看法,涉及的训练内容只有作为整体的环节才得到其正确性的证明。当前我们常用的教材中也涉及了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客观地说该部分是教材框架体系的精简介绍。因此在阐述理论体系之前对当前运动训练学体系进行一下简单分析。以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为例:“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就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首要课题。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地归结为……。与其相对应的理论范畴分别是:研究‘训练内容回答练什么的问题;研究‘训练负荷回答‘练多少的问题;研究‘训练负荷、‘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安排回答‘怎样练的问题。另外,人们进而研究相应的基本行为准则,即‘运动训练原则,为训练活动做出原则性的规范。可以说,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含着‘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方法及‘运动训练安排这样5个板块。[5]”

从该段论述中不难看出,《运动训练学》思路是遵循了通常采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与表述方式,而与之对应的应该是“练什么,为什么(这么练),怎样练”三部分组成,而不是如教材中所言 “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三个基本问题。而且从教材论述中也反映出逻辑上的错误——研究“训练负荷”回答“练多少”的问题;研究“训练负荷”、“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安排回答“怎样练”的问题。按该逻辑“练多少”本就是训练负荷问题,而训练负荷是“怎样练”的一个子结构或者说组成部分。显然在整个体系中只有“练什么,怎样练”两部分组成,而“练多少”明显与前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由此可见,缺少了“为什么”这一环节对整个体系构建的影响是巨大的,未能解决“为什么(这么练)”就丧失了“怎样练”的理论基础。由此使得训练原则成为空中楼阁,进而整个学科体系经不起严格推敲而陷入空谈。整个体系构建中只能用大量实践素材来论证“怎样练”,而不是从身体训练的生理学、心理学上寻求理论支撑。所有论证的材料都是用正面素材来叙述该原则的合理性,而缺少反面素材,简单地说,很多项目同样也遵守了这些原则,但是并未取得成功,甚至成为“习得性无助”项目,如我国的足球。如果同样遵循了某项原则而效果迥异,我们能说该原则是科学的吗?由此可见,由此演绎而出的 “‘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方法及‘运动训练安排这样5个板块。”就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了。

由《运动训练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严格的逻辑体系而导致的表达不畅(见图1)。

图1中除了上述“练多少”这一板块的归属问题,还因为缺少“为什么(这么练)”这部分论述,而使得训练原则这一板块在整个体系中处于无所适从的地位——既不是整个训练的最终目标所在,又没有合适的对应内容,因此只能“孤零零”地列于“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之上,成为独立于体系之外的一部分。

由于学科建设问题,《运动训练学》中融入了不少本应隶属于上位学科——竞技体育学的内容,如选材、竞赛以及管理的部分内容,属于狭义运动训练学内容,可以看作该教材的核心内容,即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训练;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如何提高体能、技术、战术能力是运动训练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从内容组织来看也基本囊括了定义、特征、原理、方法、要求等,简单地理解也就是做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基本步骤。“是什么”对应定义部分,“为什么”对应原理部分,而“怎么做”对应训练要求与方法;但是对“为什么”即原理解释显然不够充分,造成训练要求与原理衔接不明显。

3 运动训练逻辑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它既是整个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又是准确反映该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逻辑起点如构筑学科大厦的砖块,如果欠缺或模糊,那它的结构或体系肯定是松散的无序的,其理论也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是失之严密且缺乏科学的。[7]”我们将身体训练作为整个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为如何构建运动训练这一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整个的理论体系就是围绕着身体训练构建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与之对应的是“练什么、为什么(这么练)、怎样练”,“练什么”对应训练内容,“为什么(这么练)”对应的是训练的理论根据,进而可以推演出训练原则,而“怎么练”就是负荷量、训练方法与负荷安排。其中“为什么”的问题是整个训练学的理论基础所在,即为何训练的问题。为何采用这些训练手段而不是其他的方式予以代替呢?也就是想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要经过身体训练吗?其机理是什么?通过生理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机体适应规律(即刺激—反应原理)是训练学之所以存在的前提基础,另外超量恢复原理也是机体在训练后形态机能不断提高的原因所在,这就是运动训练中“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所在。了解了训练的机理,也就容易推导出训练原则的渊源,进而构建出整个训练学体系,即训练内容→训练原则→训练负荷与安排。不能否认,运动训练学最终实施的主体与训练过程中针对的客体都是运动员这一“生物体”,这决定了这门学科尽管融入社会学的部分内容但总体而言仍隶属于自然科学的事实,因此整个训练过程必然要遵守身体、心理的自然规律。训练学诞生之初人们缺乏基本生理与心理相关知识,因而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也一度试图用主观的“三从一大”的革命精神代替自然发展规律,事实证明并不能有效、持续提高训练效果。而运动训练中一些著名的训练理论的提出“都是由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教练员运用科学理论原理所创造的。[5]”诚如《运动训练学》中列举的盖什勒创造间歇训练法、扎托皮克及其医生创造的加大训练量方法、R摩根等设计的循环训练法等等。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运动训练的突破必定是首先理清生理或心理的基本规律,然后遵照规律制定出适宜的训练方法,最终经过训练实践的检验而成为学科理论中必须遵循的“公理”。因此当代训练学的构建应该是基于对“为什么”即事物发展内在的基本规律的不断考究,进而推动训练理论的不断突破,仅仅纠结于思辨的考究和定义的追问对训练学的科学化进程并无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理解,理论框架的基本体系应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确定出影响竞技能力的各构成因素;其次,各构成因素的生理、心理学机制;最后,各构成因素负荷控制安排与注意事项。

4 结语与展望

逻辑起点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而又不可回避的过程,就连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逻辑起点问题也是几易其稿,经历了劳动→价值→商品三个过程。最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才得以解决解决。对运动训练学而言,绝对权威的、唯一静止的逻辑起点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在每一个具体的“理论的后继范畴形成之后,找到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起始范畴即出发点”[8]。人们常说一切学科起于哲学终于艺术,只有立足于相对正确的出发点,并采用经得起思辨的哲学方法才能让科学经得起推敲,这也是一切科学进步的动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商圣虎.高职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抉择[J].职教论坛,2006,(7):32.

[2]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M]. 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3]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 1996,(4):56—58.

[4]张建华.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

[5]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瞿葆奎,喻立森.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1986,(11):37.

[7]蒋关军.逻辑起点之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8]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8):23—24.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