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 实现高效课堂

2012-04-29王婧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合数猴王质数

王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来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良好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大家先来看个动画片。”学生们一听要看动画片,可高兴了。于是我就播放课件《猴王分饼》: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猴王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第一个小猴1块。第二个小猴见到说:“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第二个小猴2块;第三个小猴见到说:“太少啦,太少啦,我要3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第三个小猴3块。动画片一放完我就紧接着问:“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吗?”这样既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直观教学

由于小学生对形象鲜明、生动的事物非常敏感,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小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我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是这样演示的: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16份),然后把它剪开,交叉拼起来,拼成的图形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很容易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对长方形的面积非常熟悉,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大约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圆的面积公式:S=πr2,并且很快记住。“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公式的推导,我也都是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牢固掌握的。

三、精心设疑解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究竟该怎样设疑解疑呢?教师应抓住新课中的难点,或者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错误设疑解疑。如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零除外”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在此设疑:“是不是所有的数都行呢?”我随手写出一个“0 ”,让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就会迎刃而解了。

四、组织简单游戏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爱说、爱动、爱玩的特点,在教学中妥善安排一些教学游戏,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的“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一知识点时,我对学生们说:“现在咱们来做个简单的游戏好吗?”大家一听做游戏,就来劲儿了。我先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报一下自己的座号,接着让座号是质数的学生和座号是合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然后再坐下。我对大家说:“咱们班每人都站起来过一次,对吗?”这时第一个报数的学生就急忙站起来说:“老师,不对,我没站起来。”我又说:“那你为什么没站起来呀?”生回答:“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那你是几呢?”生说:“我是1。”这样在轻松愉快的简单游戏中,学生便掌握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一知识点。

五、加强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活动,它具有形象具体、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动手又动口,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相关内容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人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各自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起,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就会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确信无疑。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所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途径、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责 编 涵 冰)

猜你喜欢

合数猴王质数
挑选新猴王
奇妙的质数约定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挑选新猴王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巧记质数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
同循合数
猴王闹天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