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2012-04-29万丽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菜叶责任感义务

万丽萍

据调查,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居多,参加家务劳动的甚少,这些孩子被父母等长辈呵护着、娇惯着,有求必应,对父母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却不懂得父母劳动的辛苦,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长远看,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事实上,有时也不是孩子不愿意参加劳动,而是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人少,家庭生活又是电气化,家务劳动负担越来越轻,用不着孩子干,让他多玩玩,享受享受。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不会做;做不好,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虽累一点儿,但省心。家长片面理解对孩子的爱,总以为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自然也不让孩子承担任何劳动和责任。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足以表明家长对孩子劳动的道德价值缺乏认识。殊不知,这种家长的爱往往会把孩子推到无知无用的境地,孩子不仅丧失劳动技能,而且也会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爱”成了对孩子的最大伤害。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说,家长朋友,请您重视让孩子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首先,让孩子在劳动中磨砺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与克服困难的意志。

在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里,生存需要面对挫折、伤害及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家长一味地庇护孩子,这个替孩子做了,那个替孩子解决了,这大大削弱了孩子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受宠爱的孩子,一旦步出家门,连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劳动技能都不会,又如何去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及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不仅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这种良好的思想品质,还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有好处的。一位教育家曾说:“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生命的“刀”更锋利些,我们应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孩子受一点失败或挫折,从而磨炼孩子的意志。

其次,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智力发展。

手是人类特有的工具,俗话说得好,“心灵手巧”,动作与智力密切相关,适量的劳动只会使孩子聪明,绝不会影响学习和“碍事儿”。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想把自己未圆的梦让孩子接着去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家庭里的劳动自己就“承包”下来,孩子从小就被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试想,在温室里成长的幼苗能抵抗室外的暴风骤雨吗?高智商的“低能儿”能担当起社会的重任吗?

对孩子而言,劳动也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比如让孩子帮家长择菜,在择菜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指导孩子仔细观察菜的特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菜叶的正面与反面颜色不同?”“为什么有的菜叶厚,而有的菜叶薄?”“这种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同时又增添了几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最后,通过劳动,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从小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对家庭尽义务,家庭成员从家庭里获得了生存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他就应对家庭尽义务,成年人如此,有了一定劳动能力的孩子也应当如此。让孩子承担一些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家庭的义务感都没有,又怎么谈得上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而义务感和责任感的产生有赖于亲身实践。现在的家务劳动是比过去要轻松多了,但从事任何劳动都是要付出体力和精力的,都是要吃苦受累的,而从来就没有从事过劳动的孩子,没有这种亲身体验,就不可能知道为他们生活得舒适和幸福,为他们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穿得好,家长究竟付出了多少辛劳,他们也就不会感激、尊敬、爱戴、体贴父母。我们翻看一些名人传记,发现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优秀品质都来源于强烈的责任感。

事实上,劳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成人后相比,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可见,劳动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对孩子来说,家庭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爱劳动的好习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一定不会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菜叶责任感义务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小仓鼠真有趣
菜叶上的蓝色颗粒,你也遇到过吗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菜叶上的蜗牛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