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互动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2012-04-29赵凤菊
赵凤菊
【摘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课堂变为学堂,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参与意识强,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师生互动 学生为主体 能力 提高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09-01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教学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及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师生互动中进行动态信息交流,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一直以来是教师们比较困惑的,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建立师生互动关系的基础
1.利用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途径有很多种,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课题引入,要设计出新意,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往往来源于问题,实践证明良好课题的引入常常关系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我在讲《在流体中运动》一课时,利用飞机表演引入课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讲《平面镜》一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自录了一段视频,当学生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突然停止,引入课题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这节课的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展示趣味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利用小游戏和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与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讲《在流体中运动》一课时,设计了:跳高比赛的游戏:在离桌边2-3cm处放一铝质的硬币,在硬币前10cm左右放一高约为2cm的直尺支起一个栏杆,不借助其他任何器材,问学生能不能让硬币跨过直尺。还有把一团纸放在饮料瓶口,让学生把纸团吹进去。结果学生吹了半天也没吹进去,这两个实验即增强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对伯努利原理有了新的理解,一举两得。
3.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4.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我在讲《在流体中运动》一课时,因为用伯努利原理来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很多,例如:步行在雨中,我们会打一把伞,一阵大风吹来,雨伞为什么被向上吸起来?跑车尾部为什么安装有气流偏导器?汽车经过长途行驶后为什么车身很脏?窗外刮过一阵风窗帘为什么向外飘?等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尝试着用伯努利原理来解释,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学习兴趣特别高。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里获得知识技能。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景,通过问题引出物理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全过程,达到掌握、巩固、检查、深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目的。
2.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参与
新时代的中学生自尊心特强,教师应对学生的爱融入到教学中,肯定他们的成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某些学生的失误不要过分的指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
3.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师生角色互换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权威,学生不是教师活动的附庸,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未来的物理教育,是师生共同学习前人积累的物理知识,共同探索前人未知的物理世界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在未来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教师应该遵循“为人师表”的训导,既教书育人,又不断向社会学习,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学生应该向教师学习,特别是学习“治学之道”和“为人之道”。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敢于思考问题,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在教学中的合作”将是未来物理教育中的新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4.教师点拨设疑,让师生互动教学向外延伸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运用,需要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对于阻碍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对其要点给予恰当的点拨、疏导,开阔学生视野,尤其是对那些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在课后还有“物理问题”的思考、探索。使师生互动教学向外延伸。
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师生互动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且有较好的观察力、较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大胆想象的习惯,能够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独立思考,能举一反三,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喜欢标新立异;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强;有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力,学习的信心足,积极向上,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式改变,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方式改变。
2.情感和态度方面: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且有自己的努力目标,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向不同意见挑战,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自信心强,乐观开朗,喜欢幻想甚至意想天开。
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彰显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