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

2012-04-29金润锦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陈列以人为本

摘要:“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注重社会服务和人文精神的宗旨和姿态显示出勃勃生机;“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人情化设计上,更注重文物的人文内涵的发掘。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理念;陈列

一、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以马斯洛(A. H. MasLow)和罗杰斯(c. R. Rogers)为代表,近年来迅速发展,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种力量。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它的学习与教育观曾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其重视教学的过程而不是内容,重视方法而不是结果的思想,对我们当今有着教育大众这一社会功能的博物馆来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实践证明,以“物”为中心的陈列模式停留在器物本身,它要么从“物”出发,过于强调器物本身的实事性考证、结构性能分析而失去了审美意义和人文精神;要么从陈列人角度出发,一厢情愿地办展览,过于强调其本身的逻辑性、条理性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因素。它们的共同点是脱离观众以自我为中心,使陈列展览这种“空间传播途径”变得单调乏味,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很难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二、人本陈列设计理念的优势

1.陈列者和观众平等对话。以“物”为中心的陈列理念把陈列者和观众看成施教与被教的关系,观众完全置身于一种被动状态,机械地接受说教,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甚至逆反心理,对博物馆望而却步,而“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强调关怀人、尊重人、塑造人,它一改传统的教科书的形式和好为人师的学术风格,运用启迪、诱导等陈列手段吸引观众,调动观众的情感思维,与观众平等对话,使人们自发地产生兴趣和关注心情,引起观众对实物的质地、美感及其背后的人类关系和历史的关心,启发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头脑和理论能力去解读文物的内涵。

2.陈列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观众。“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是以观众为出发点,并以观众的参观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它强调根据观众的心理、生理需求进行陈列设计。陈列者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看得见,摸得着,最具感染力和最易见教育效果等特点.设计出适合观众接受的视觉结构和知识结构,用动态化、生活化、戏剧化等手法激发观众能动的理解、联想和审美,让观众走进展览自己感受历史、品味文化、欣赏艺术、增长知识、认识社会,而不仅仅是把文物的价值告知观众。

3.挖掘文物的人文内涵。文物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具有证明人类所处环境及其状况与变迁,证明人类各种文明史发展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以人为本”的陈列理念,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人情化设计上,它也要注重文物的人文内涵的发掘,引导观众对陈列内容进行提问、思考,让文物的人文内涵真正发挥出来。

三、人本陈列设计的特点

1.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一个陈列首先要选题,它决定陈列材料的取舍范围和方向,也决定陈列展览的社会价值。选题要与人文内容相关,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有关,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比如:南阳市博物馆的《东汉南阳历史蜡像馆》,就是以南阳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东汉时期为切入点,以“帝乡”、“南都”为历史文化背景,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优势和历史文献资料,配以“刘秀骑牛战新野”,“召父杜母”、“张仲景民间行医”、“张衡夜观天象”等几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组合,烘托内容,生动地展现了东汉时期南阳的灿烂辉煌,把观众的视觉从一个文化视点引向另一个文化视点,从而使南阳汉文化的地方特色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也赢得了社会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

2.定位准确,设计合理。从整个陈列的谋篇布局到结构层次的划分,再到器物的取舍、组合、摆放的位置,陈列者都要有明确的主题意识,一切为表现主题而服务。比如,为了展示南阳东汉时期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创作的《东汉南阳历史蜡像馆》,虽然用实物、板面、数字、图表甚至蜡像等多种手法来表现,但我们仍觉得没有客观、具体、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后来就考虑到让观众参与这种形式,《汉代文化苑》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我们在汉苑中复原了汉代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汉代科学家发明的水运浑相、计里鼓车、浑天仪、水排等,把深奥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置身子这样一个环境中,观众自然就读懂了陈列者要表达的主题内客。

3.明确传递的连径。所谓陈列,就是运用有效的知觉传递手段一“让人看”的艺术吸引观众的视觉,唤引注意,使之更深入地观察的手段(1)就象音乐用旋律节奏,美术用色彩、线条,文学用文字表达感情一样,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陈列者用文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是陈列者向观众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途径。

陈列者应明白和掌握用什么样的方法更便于观众接受,用这种方法使文物处于易于解读的境遇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激发观众思考,并与陈列者的意图和情感不断发生碰撞、交流、共鸣,产生互动效应,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陈列。

陈列设计在经历了从“物”到“人”的转变后,更注重“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工作中的实践,强调一切为人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这就要求陈列者们要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努力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陈列奉献给观众。

(作者简介:金润锦(1974-),女,馆员,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博管理。)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陈列以人为本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当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