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胡道静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类书》

2012-04-29敖玲玲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类书目录学胡先生

摘要:通过对胡道静先生的生平及其著作《中国古代的类书》的介绍,总结先生在类书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胡道静先生的学术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工具书性质的图书,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了解和掌握古代类书的知识,对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对此类古籍有所了解,胡道静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类书》向来被视为最重要的读物。

一、生平及著作

胡道静(1913~2003),安徽泾县人,生于上海,其父胡怀琛、伯父胡朴安均为民国期间知名学者,都是南社成员, 参加了同盟会革命报纸的编辑工作。在其伯父创办的“中国学会”集会时饱聆名师宿儒们的高论;又替其父完成了《万有文库》编辑工作中《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选题处理和发稿工作。从顾实先生习《汉志》,从陈乃乾习版本学、目录学及古籍整理的专门知识,从周予同先生习经学,从吕思勉先生习中国通史,从姜亮夫先生习音韵学、敦煌学,从顾颉刚先生习古史,从闻宥先生习语言文字之学。道静先生18岁即著《校雠学》、后又成《公孙龙子考》;1932年参加了柳亚子主持的上海通志馆工作,著有《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新闻史上的新时代》;1956年后著有《梦溪笔谈校证》、《中国古代的类书》、《农书与农史论集》及《种艺必用论集》等,参与主持编著了《中国丛书综录》、《中国科学技术史探索》、《道藏》、《藏外道书》、《道藏精华》及《国学大师论国学》等丛书,可谓著作等身。

二、对类书的研究贡献

胡先生一生多涉猎辑佚之学,故常与类书打交道,对类书也有过专门的研究。其辑佚著作有《熙宁字说钩沉》、《宋人笔记钩沉》、《沈存中逸著钩沈》等数种,钩沉辑佚之功可谓甚著。但历史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胡先生一生虽致力于辑佚古书,却没想到自己一生的大部分著述包括其辑佚成果,或亡于日军战火,或亡于文革浩劫,数百万字书稿悉皆荡然无存。这本《中国古代的类书》也因文革之难而仅存其半。

胡道静先生编著的 《中国古代的类书》,简明系统地介绍我国类书的性质、起源、类型和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从魏晋南北朝至北宋以来的二十种类书,并分别从编纂经过、编者、成书年代、蓝本、部类、谬误、作用、体制、版本、流传情况以及各书的价值和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不乏独到见解。

此书成于1966年,原书共十二章,首先进行宏观论述,其次则对历代重要类书分章论述,勾勒其主旨,考辨其源流。书成之后,胡先生先将前六章书稿誊清寄京就正于陈乃乾先生,此部分书稿后送至中华书局,得能保存。不久之后,胡先生家中即惨遭抄没,各类书稿逾数百万字尚未及出版即散失一尽,实为学界一大憾事,此书的后六章同样未能幸免。

(一) 类书的地位

我国古代类书是“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的综合体,它们的形式是区分门类的,所以称之为“类书”,简单而言类书即“起索引作用而内容辑有资料”。宋王应麟《玉海》说“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当然也有其它说法,如清代学者汪中和马国翰都认为类书的起源还可以推至战国季年的杂家著作,如《华林遍略》和《修文御览》。类书和丛书一样,虽然把它放在了子部“杂家”里, 实际它不隶属于四部中的任何一类, 后类书由晋以来,经历了从附处杂家类到独立成类,再到郑樵主张由类升部的过程,所以姚名达说:“……类书包含一切, 更不宜屈居子末。今郑寅能拔艺、技、类与四部抗颜行,真可谓目光如炬矣。”所以在胡老看来,“谈谈类书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是借此明确类书的性质,同时也说明它们在古典目录学中的部位及其变革。”

(二) 类书的作用

胡道静先生认为类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点:(1)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说;(2)临事取给用便检索;(3)储材待用备文章之助。他还特别指出类书的两个特殊作用,即:(1)古类书可以用来校勘古籍和辑录已佚的古籍遗文;(2)古类书不仅是唐、宋编者多存先秦、两汉及六朝遗文,其后编撰的也同样多存唐宋以下的逸书。

(三) 类书的版本

本书特别重视对类书版本情况的考述。胡先生尤其重视类书的版本和校勘问题,对《编珠》、《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类赋》等现存类书的版本情况均加以梳理。此外,还对《修文殿御览》、《兔园策府》、《类林》等书的敦煌残本加以论述。

(四) 对后世的影响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疑难考辨为主,以知识陈述为辅。作者对每本书的论述,大到存亡得失,小到卷数作者,都没有停留在介绍知识本身,而是摆明材料来源,汲取前人成果,逐一进行考辨,把人们对这部书的认识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对于疑难问题能够加以澄清,对前人误说又能够有所是正。而这种考辨往往是不论巨细的,对最细小的问题也并不放过,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查考较新的学术成果。胡先生此书完成时间较早,不可能看到后来的新成果,特别是对敦煌文献的研究远较当时深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当针对一些疑难问题随时查考较新的看法,往往可以弥补此书的缺失。

参考文献:

[l]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3]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敖玲玲,女,蒙古族,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类书目录学胡先生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方案问题中的分析小妙招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三则
胡先生
胡先生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花呗明明已还清,芝麻信用却变差?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目录学思想探究
《孟子》在我国目录学中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魏晋南北朝类书发展史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