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举一反三”的感悟

2012-04-29谢建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谢建辉

【摘要】“举一反三”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研教艺,认真了解学情,因材施教,以多种形式来加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获取新的知识。

【关键词】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4-01

“举一反三”是孔子的教学法,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的这个说法成了两千多年来人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思想之一。

所谓“举一反三”,指的是通过一个例子能推知其他,意思是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反”是类推的意思。教学中的“举一反三”,指从一事类推而知其他事,由某事物而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显然,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举一反三”有时还可解为由此知彼,由旧知新,由已知导出未知。孔子的学生子贡能“闻一以知二”,颜渊能“闻一以知十”,都因符合探赜索隐的本意而受到赞赏。当代教学艺术中有一种提法,叫“为正迁移而教”,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因而受到肯定。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论》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事实上,教师授课满堂灌,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照念课件内容的做法,并不鲜见。

“举一反三”的“一”是学生从老师那里接受到的知识、经验,“三”是指学生在已知条件下推出的未知,此乃孔夫子“告知往而知来者”之谓也。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就是一,三只能是三,应说只有教师作了一定的开导、点拨,学生思维有所激发、有所驱动方是。如果死板地理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学生一时反响不强,反馈不多,甚至一时缄默,教师便不复施教,那怎么可以呢?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由“一”而“三”,首先得让学生有“一”,即一定的知识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就很难有“反三”这个结果。在大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是在中学阶段基础打得不好的,因为扩招而进入大学,学习中时时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举一反三”实际上是启“一”发“三”。按孔子的说法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意图是举而有反,启而有发。倘若以“举一反三”为幌子,甫一开课,便坐视学生能复述、能演题,能遇难而解,能侃侃而谈,能落笔千字,岂非痴人说梦?“举”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求教师多方炼就学生“攻书莫畏难”的意志,不断地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庶几可望学生的远想遐思,反映敏捷,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但同时,我们要“彻底摒除教师知识话语霸权之观念及行为,将学习真正还原于学生”。

形成这样的理念,再去考察教学,就不致拘限于僵死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不致把学生的求知仅仅局限于教室一隅。“世事洞明皆学问。”大自然、图书馆、社区、家庭等等,无一不是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之场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源于苹果坠落之触发,伽利略提出守恒定律因受教堂摆钟之启示,普希金写成瑰伟诗章得益于乳母之发蒙,莎士比亚写出四大悲剧溯源于中世纪口头史诗之促引……在实施新课程,贯彻新课标之际,教师应当解放思想,挣脱冲突观念的束缚,大胆改革教学,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义上着力。在网络时代,居于一室可纵览宇宙,遍观世界。如何适应这种形势来搞好教育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举一反三”也有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同一年龄阶段,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各自身心发展的差异。对优生一石确可激起千层浪,对差生往往闷鼓还得耐性敲。因人而异,量才而教,对一时尚未领悟和开窍者,还得一看二帮,巧妙诱导为好。既笑脸迎优生,又青眼视弱苗,对差生充满期待,创造条件,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切忌一刀切,不能对他们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因材施教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进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精神层面的契合,价值层面的统一。”这固然是很高的要求,却又是我们务必追求的。

要能“举一反三”,可从触类旁通之类去做文章。类比和类推是我们习见且常用的学习、做事方法。各科教材都有系统,其知识都分门别类,各有归类,此与彼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教师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众横捭阖,略无阻碍。对学生则要教之以方法,开启其思路,诱导其联想,去发现此类知识与彼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样,教师举其一,学生便易于反其三了。

一般说,凡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设问、反问、设悬念、创情境、隐喻、反语等都能启发学生思维,有计划地运用都算做“举一”。语文课作文训练的命题、数学课几何题从已知条件去求证,英语课单词的辨析,乃至教师演释例题,学生作一定的练习,布置学生实验、实习、操作、操练等的教学活动,无一不具有举一反三的意思。当然,不考虑水平,不认真设计,不注意讲课艺术的教学,就不能启智、醒愚,促人奇想,发人深省。比如英语写作的命题就很有讲究。有些命题学生引得起兴味,牵得动思绪,掘得出涌泉;有些命题却不行,令学生叫苦不迭,竟有怕写几句话的英语短文的怪事。看来,要举好这个“一”也绝非易事。

这自然就牵涉到教师素质、教学功底和教学艺术了。吃透教材,发觉教材可资启发的因素;广读博涉,利用他人之所长;精心备课,谋定而后动,教师执教,边讲边观察,了解学生心态,因情制宜,因势利导;则举一或能举到点子上,反三或可反出新见来。画家画花,独画一枝,留下天地令人思;演员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音乐家演奏,有时“无声胜有声”;诗人写诗重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艺术家们足以启人深思的举一。教师们讲课当然有必要言简意赅,让学生去体会绵绵不尽的余味,从你举的“一”,反馈出更多的“三”来。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62

[2]范景兰.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转型新论[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3):135-138

[3]黄欣.教学何以相长:一个社会学的视角[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4):99-101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