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美育思想述评
2012-04-29范玲
摘要:蔡元培在十九世纪初开拓性的提出了审美教育的理念,本文将通过对其美育的思想形成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梳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并且对他美育思想的中西融合以及全人教育和启蒙性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美育;中西融合;现代;启蒙性;朗读
1912年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在其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首次提出美感教育应作为国家教育宗旨,并将其列入1912年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教育方针中:“民国元年九月四日部令公布之教育宗旨民国元年七月间,教育部组织临时教育会议,征集全国教育家于北京,讨论民国教育事业。”①教育宗旨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及武勇两主义济之;又以世界观及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道德。”②蔡元培先生一生对美育教育理念的推行,对中国后来的教育和美学发展史开创了新的一页。
一、蔡氏对美育思想的推行
蔡元培先生为近代中国提倡推进美育的第一人。他著写诗文、演说和组织美育事业。他说:“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的Sthetische Erziehung中翻译的,为从前所没有。”③
在论著中,蔡元培先生也为美育思想写下了理论的积淀。蔡元培从四十岁开始专治美学 ,到七十岁时还希望“假我数年” ,为贯彻“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而努力了一生。蔡元培先生之功如教育家杜威的如下评论:“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其时,蔡元培面对苦难的中国他没有犹豫,而是始终乐观向上。1939年3月13日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四次会议在昆明举行,他写信道:“元培因体弱多病,不胜航空之劳,不能前来参加,无任愧歉!”撰写开会词寄交大会并勉励后人继续对教育和人才的鼓励培养。
二、全人人格美育理念
由蔡先生所颁布的教育法案可知其教育理念,美感教育成为了其“全人教育”之重要向度。蔡先生所述之美育不仅仅是考虑形而上之美感,不单是突出某一种单独的教育,而是在更完善的角度追求更高境界的人格审美和人格完善。
蔡元培先生认为各门学科的教育都称为科学教育,这就是“五四”以来科学精神的体现,相对于蒙昧主义的教育理念。他说:“现世之幸福,临死而消灭,人而仅仅以临死消灭之幸福为鹄的,则所谓人生者有何等价值乎?”他将美术与科学并举 ,认为是新教育之要纲。他说: “科学者 ,所以祛现象世界之障碍 ,而引致于光明。美术者 ,所以写本体世界之现象 ,而提醒其觉性。”
三、中西互补美育融合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影响来源。蔡先生说:“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纪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该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后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殆无不在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
蔡元培留学欧洲多年,对康德哲学作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于康德的美学理论,蔡元培更是十分推崇和赞赏。他接受了康德的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的论点,并以之作为他倡导美育的理论依据。
四、美育的现代启蒙性
在整个现代性文化场域中一条重要的学术之路就是美育的现代性和现代化,它伴随西方的现代主义精神对逻辑学、美学和伦理学的划分而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命题,美育的现代性是凭借着现代的美学精神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类的异化而做出的批判和思想力量的实践。审美教育的现代性的批判是针对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人的心灵的异化而走向的人类的危机。
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之时,美育作为中国现代启蒙的感性启蒙之地。这种教育的哲学理念实际上是基于现代现象世界的政治和实体世界的观念差异和分裂。他还说美感是“介乎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而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代宗教” ,在他分析宗教产生的根源时指出,人类的三种精神作用:第一种是知识的要求,第二种事意志的愿望,第三种是感情的需要。而他所认为的美感教育实际上在中国当时的教育状况之下,是需要这种新的功能来代替宗教的可行性的。
五、结语
刘小枫在分析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思想特征时说道,提出美育代宗教的论点的出点是在政治文化层面反宗教,宗教的审美主义意涵因而主要不是关乎人生论而是关乎社会变革论的。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在内容上是超功利的感性培育,但是在当时所处之社会环境之下,不免沾染上了政治色彩,在这种思维的范式下,通过美育来完成对普通劳动大众的思想启蒙和对传统文化的改造,这条道路虽是异常艰难的,却也是充满光明的。
注释:
①《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79页。
②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668页。
③上海蔡元培故居:《人世楷模蔡元培》,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作者简介:范玲,女,四川省眉山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