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兴演讲设计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2-04-29侯素馨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讨论资料课堂

摘要:教师口语是师范类院校学生踏上讲台上必须要完成的一门重要训练课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即兴演讲环节,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保证即兴演讲的效果,在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针为即将开展的即兴演讲开列书目、布置调查等。做好即兴演讲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即兴演讲;资料;讨论

教师口语是师范类院校学生踏上讲台上必须要完成的一门重要训练课程,通过教师口语课程的训练,让学生懂得怎样讲话,怎样讲课。为提高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质量,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即兴演讲,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即兴演讲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和主体的诱发下,自发或被要求立即进行的当众说话,是一种没有文字依据的口语交际活动。演讲者事先并没有做任何准备,而是随想随说,有感而发。即兴演讲对学生来说,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学生由于所学知识有限,人生阅历较少,在谈吐修养上缺乏锻炼,因此贸然进行即兴演讲训练很难达到效果。为提高即兴演讲的质量,要提前做好铺垫工作。

首先,在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即将开展的即兴演讲布置作业。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大学生这一特点,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外作业,如开列书目,查找资料,做社会调查等。

开列的书目可以不必多,但要精当,对学生认知有一定好处。教师口语虽然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的一门课程,但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句空话。好的语言表达,不仅仅是语音的标准,语句的通畅,还要有深刻的语言内容,精彩的表达技巧,这些绝不是通过读字词句就可以解决的难题。必须要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健康的思想,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达到语言表达有组织有内容,才能够精彩出色。为了保证即兴演讲的质量,在书目开列上要全面,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还要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所助益。

做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克服固有的胆怯心理,积极走出校园,加强和外界的联系。躲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也要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也有责任为社会出一份力,通过做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当这种责任感深深嵌入大学生的内心时,他们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才;也只有大学生意识到这种责任感时,他们才能够学会珍惜当前拥有的一切。通过做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多与校园之外的“社会人”接触,懂得与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交流,才能够真正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从而避免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其次,在课堂进行分组讨论。当学生对某一题目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研究,得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结论。

讨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经过讨论这一环节,可以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而得出最接近真理的结论。而且讨论过程本身也是语言交流的过程,只有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够说服他人,这一过程必然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锤炼,对掌握的资料作深入研究,认真论证其科学性,为下一步做即兴演讲打好基础。

第三,即兴演讲题目的选择。题目的选择要科学,要有深广度,它可以是社会现象的评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的交流。但是题目的选择要与之前所做工作相互联系,让学生明白到自己所做得努力没有白费,它并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做的简单堆砌,知识很快就会被运用到实践中。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论据,论述才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即兴演讲才能有深度有信度而且有效率。学生的即兴演讲常常是流于表面,三言两语,不痛不痒。有时因为不知该说些什么而使得语言表达拖沓,或是断续,甚至连说话者自己都不知所云。只有在即兴演讲中让学生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语言表达中,才能使语言表达内容充实,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而且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更具有说服力,这样的即兴演讲才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即兴演讲,似乎已然变成了命题演讲,其实不然。命题演讲是提前给定题目,是根据题目找材料。而在课堂上的即兴演讲,是通过材料论证题目,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有话可讲且讲得有理。而且当学生对演讲题目有深刻理解有详实的资料时,才能有意愿有信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切地说,这样的即兴演讲,是根据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演讲,与命题演讲有着本质的不同。

当这一切环节做好,再进行即兴演讲练习,会收到极好的效果。因此,即兴演讲练习不能盲目冒进,有时一个月也未必能做一次成熟的即兴演讲训练。我们追求的不是肤浅的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点的传声筒,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好即兴演讲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设计过程,不是停留在语言表达训练的基础上。语言只是人类表达思想的物质外壳,真正精辟的语言表达还是要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实现,因此,教师口语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使用有着严密逻辑的语言形式,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实现语言表达的流畅与精彩。

(作者简介:侯素馨(1975-),女,辽宁绥中人,内蒙古集宁师院学院中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歌史。)

猜你喜欢

讨论资料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水库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维护与管理